<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ou的成語 (233個)

    61

    斗媚爭妍

    成語拼音:
    dòu mèi zhēng yán
    成語解釋:
    競相比賽嫵媚艷麗。
    成語出處:
    清·王韜《淞濱瑣話·畫船紀艷》:“[魚軒]中有二女,裝束艷冶……斗媚爭妍,堪稱雙絕。”
    62

    斗南一人

    成語拼音:
    dǒu nán yī rén
    成語解釋: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內。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
    成語出處:
    《新唐書·狄仁杰傳》:“狄公之賢,北斗之南,一人而已。”
    63

    豆剖瓜分

    成語拼音:
    dòu pōu guā fēn
    成語解釋:
    豆出莢;瓜切開。比喻被分割;被侵占。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鮑照《蕪城賦》:“出入三代,五百余載,竟瓜剖而豆分。”
    64

    豆萁燃豆

    成語拼音:
    dòu qí rán dòu
    成語解釋:
    比喻兄弟相殘。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65

    豆萁相煎

    成語拼音:
    dòu qí xiāng jiān
    成語解釋:
    同“豆萁燃豆”。
    成語出處:
    林基路《囚徒歌》:“豆萁相煎,便宜了民族仇敵。”
    66

    膽如斗大

    成語拼音:
    dǎn rú dǒu dà
    成語解釋:
    膽:膽量;斗:舊時的一種量器,容量為十升。膽子像斗一樣大。形容膽量極大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裴松之注引《世語》:“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
    67

    戴日戴斗

    成語拼音:
    dài rì dài dòu
    成語解釋:
    猶言普天之下。
    成語出處:
    南朝·梁簡文帝《序》:“戴日戴斗,靡不來王。”
    68

    斗粟尺布

    成語拼音:
    dǒu sù chǐ bù
    成語解釋:
    比喻兄弟間因利害沖突而不和。
    成語出處:
    《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兼容。”
    69

    斗筲穿窬

    成語拼音:
    dòu shāo chuān yú
    成語解釋:
    筲:竹器,容十二升。斗筲:喻人氣度狹小,見識淺陋。穿:穿墻。窬:翻墻。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70

    簞食豆羹

    成語拼音:
    dān shí dòu gēng
    成語解釋:
    簞:盛飯的竹器;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一簞飯食,一豆羹湯。指少量飲食。比喻小利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上》:“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71

    斗水活鱗

    成語拼音:
    dòu shuǐ huó lín
    成語解釋: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成語出處:
    語出《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72

    抖擻精神

    成語拼音:
    dǒu sǒu jīng shén
    成語解釋:
    振作起精神。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杭州光慶寺遇安禪師》:“(僧)問:'光吞萬象從師道,心月孤圓意若何?'師曰:'抖擻精神著。'”
    73

    斗筲小器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xiǎo qì
    成語解釋: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成語出處:
    《宋書·沈攸之傳》:“況乎行陳凡才,斗筲小器,而懷問鼎之志,敢構無君之逆哉?”
    74

    斗筲小人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xiǎo rén
    成語解釋: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成語出處:
    《剪燈余話·秋夕訪琵琶亭記》:“委任臣僚,非才者眾,如陳平章、姚平章,皆斗筲小人,而使之秉鈞軸,握兵符。”
    75

    斗筲之輩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zhī bèi
    成語解釋: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76回:“囊瓦乃斗筲之輩,貪功僥幸,今史皇小挫,未有虧損,今夜必來掩襲大寨,不可不備。”
    76

    斗筲之才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zhī cái
    成語解釋: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成語出處:
    宋·蘇軾《商鞅論》:“至于桑弘羊,斗筲之才,穿窬之智,無足言者。”
    77

    斗筲之材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zhī cái
    成語解釋: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谷永傳》:“永斗筲之材,質薄學朽,無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78

    斗升之祿

    成語拼音:
    dǒu shēng zhī lù
    成語解釋:
    斗升:古代容量單位,1斛=10斗,1斗=10升;祿:官員的俸給。微薄的薪俸
    成語出處:
    宋·蘇軾《上樞密韓太尉書》:“向之來,非有取于斗升之祿。”
    79

    斗筲之器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zhī qì
    成語解釋:
    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兩升。比喻氣量狹窄、見識短淺的人
    成語出處:
    宋 曾慥《類說》引《使遼錄 南朝峭漢》:“弼曰:‘臣斗筲之器,不足道;本朝人材勝如臣者,車載斗量,安可數計!”
    80

    斗筲之人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zhī rén
    成語解釋:
    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像斗筲那樣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亦用為自謙之詞。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 dou成語,dou的成語,帶do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