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ou的成語 (233個)

    201

    一燈如豆

    成語拼音:
    yī dēng rú dòu
    成語解釋:
    一盞燈只有豆粒大小的火苗。形容燈光昏暗
    成語出處:
    清·沈復《浮生六記》第一卷:“一燈如豆,羅帳低垂,弓影杯蛇,驚神未定。”
    202

    由竇尚書

    成語拼音:
    yóu dòu shàng shū
    成語解釋:
    竇:墻洞。尚書從墻洞里鉆進去。指沒有真才實學靠鉆營升官的人
    成語出處:
    《宋史·許及之傳》:“居亡何,同知樞密院事。當時有由竇尚書屈膝執政之語,傳以為笑。”
    203

    蟻斗蝸爭

    成語拼音:
    yǐ dòu wō z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微末的爭斗。
    成語出處:
    宋 劉克莊《和仲弟》之四:“蟻斗蝸爭求予沒,老夫身世自難裁。”
    204

    一斗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

    成語拼音:
    yī dǒu mǐ yǎng gè ēn rén,yī dàn mǐ yǎng gè chóu rén
    成語解釋:
    送一斗米救人,人會懷感恩。送一石米給人會使人貪得無厭而反目成仇。指對人幫助要看時機與對象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郭先生,自古‘一斗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這是我們養他的不是了!”
    205

    挹斗揚箕

    成語拼音:
    yì dòu yáng jī
    成語解釋:
    《詩·小雅·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孔穎達疏:“言維此天上,其南則有箕星,不可以簸揚米粟;維此天上,其北則有斗星,不可以挹U其酒漿。”因以“挹斗揚箕”謂徒有虛名。
    成語出處:
    《詩·小雅·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孔穎達疏:“言維此天上,其南則有箕星,不可以簸揚米粟;維此天上,其北則有斗星,不可以挹■(奭斗)其酒漿。”
    206

    吁咈都俞

    成語拼音:
    yù fú dōu yú
    成語解釋:
    見“都俞吁咈”。
    成語出處:
    語本《書經·堯典》:“帝曰:‘吁!咈哉!’”語本《書經·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207

    眼光如豆

    成語拼音:
    yǎn guāng rú dòu
    成語解釋:
    指目光短淺,缺乏深遠的見解
    成語出處: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一卷:“昔人謂東坡詞非正聲,此特拘于音調言之,而不究本原所在;眼光如豆,不足與之辯也。”
    208

    研京練都

    成語拼音:
    yán jīng liàn dōu
    成語解釋:
    語本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張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練都以一紀,雖有巨文,亦思之緩也。”言張衡作《二京賦》構思十年乃成,左思作《三都賦》構思十二年(《晉書·左思傳》作“十年”)乃成,后因以“研京練都”謂文思縝密而遲緩。
    成語出處:
    語出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張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練都以一紀,雖有巨文,亦思之緩也。”言張衡作《二京賦》構思十年乃成,左思作《三都賦》構思十二年(《晉書·左思傳》作“十年”)乃成。
    209

    榆瞑豆重

    成語拼音:
    yú míng dòu zhòng
    成語解釋:
    用以指身懶神昏。
    成語出處:
    語出《文選 嵇康》:“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李善注:“《博物志》云:‘食豆三年,則身重,行止難。’又曰:‘啖榆,則瞑不欲覺也。’”
    210

    一身都是膽

    成語拼音:
    yī shēn dōu shì dǎn
    成語解釋:
    極言膽大勇敢。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趙云傳》裴松之注引《云別傳》:“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211

    一天星斗

    成語拼音:
    yī tiān xīng dǒu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多而雜亂。
    成語出處:
    唐 杜牧《華清宮三十韻》:“雷霆馳號令,星斗煥文章。”
    212

    移星換斗

    成語拼音:
    yí xīng huàn dǒu
    成語解釋:
    形容法術神妙或手段高超。
    成語出處:
    明 葉憲祖《團花鳳》第四折:“你道是移星換斗少人知,又誰知藏鸚隱鷺須見。”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七回:“縛怪擒魔稱第一,移星換斗鬼神愁。”
    213

    浴血戰斗

    成語拼音:
    yù xuè zhàn dòu
    成語解釋:
    浴血:渾身是血。形容頑強地拼死戰斗
    成語出處:
    茅盾《向魯迅學習》:“不但鼓舞了當時在共產黨領導下浴血戰斗的革命群眾的士氣,也使廣大讀者從書本聯系到自己國家的現實,堅定了對革命的信仰。”
    214

    志沖斗牛

    成語拼音:
    zhì chōng dǒu niú
    成語解釋:
    斗牛:牽牛星與北斗星。形容怒氣沖天或氣勢很盛
    成語出處:
    215

    志沖牛斗

    成語拼音:
    zhì chōng niú dǒu
    成語解釋:
    牛斗:牽牛星與北斗星。形容人的氣勢很盛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趙匡胤打董達》第五折:“三位將軍,乃人中豪杰,志沖牛斗,氣吐凌云。”
    216

    轉斗千里

    成語拼音:
    zhuǎn dòu qiān lǐ
    成語解釋:
    謂長途轉輾作戰。
    成語出處:
    《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轉斗千里,矢盡道窮,救兵不至,士卒死傷如積。”劉良注:“轉謂相馳逐;斗,戰也。”
    217

    煮豆燃萁

    成語拼音:
    zhǔ dòu rán qí
    成語解釋:
    用豆秸煮豆子;原比喻弟兄間互相殘害。今比喻自家人鬧不團結;自相傷害。燃:燒;萁:豆秸。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218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成語拼音:
    zhòng guā dé guā,zhòng dòu dé dòu
    成語解釋:
    得:得到,收獲。種什么,收什么。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樣的結果。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五回:“古人有篇偈子說得好,道是朝看釋迦經,莫念華嚴咒。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219

    爭紅斗紫

    成語拼音:
    zhēng hóng dǒu zǐ
    成語解釋:
    形容百花爭艷
    成語出處: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第一出:“陌上爭紅斗紫,窗外鶯啼燕語,花落滿庭空。”
    220

    只雞斗酒

    成語拼音:
    zhī jī dǒu jiǔ
    成語解釋:
    斗:酒器。準備好一只雞,一壺酒。原指對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辭。后也指招待來客。
    成語出處:
    漢·曹操《祀故太尉橋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經由,不以斗酒只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怪。”
    * dou成語,dou的成語,帶do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