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的成語 (1070個)
-
1061
做小服低
- 成語拼音:
- zuò xiǎo fú dī
- 成語解釋:
- 形容低聲下氣,甘居人下
- 成語出處:
- 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一方面是芙蓉柔順,甘于做小服低。”
-
1062
簪纓門第
- 成語拼音:
- zān yīng mén dì
- 成語解釋:
- 簪纓:簪和纓,古時達官貴人的冠飾。借指官宦。指顯貴人家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安老爺家,通共算起來,內外上下,也有二三十口人,雖然算不得簪纓門第,鐘鼎人家,卻倒過得親親熱熱,安安靜靜。”
-
1063
置于死地
- 成語拼音:
- zhì yú sǐ dì
- 成語解釋:
- 置:安放;死地:無處可走的地方。把對方置于滅亡的境地。比喻徹底擊敗對方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孫武《孫子·九地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
1064
眾怨之的
- 成語拼音:
- zhòng yuàn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眾人怨恨的目標。
- 成語出處:
- 清 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一回:“可見得我們就這大關的事不是好事,我這當督檢的,還是眾怨之的呢。”
-
1065
舟中敵國
- 成語拼音:
- zhōu zhōng dí guó
- 成語解釋:
- 同船的人都成的敵人。比喻大家反對,十分孤立。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
-
1066
置之死地
- 成語拼音:
- zhì zhī sǐ dì
- 成語解釋:
- 有意使人處于無法生存下去的境地。
- 成語出處:
- 《孫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
1067
置之死地而后快
- 成語拼音:
-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kuài
- 成語解釋:
- 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腸狠毒。
- 成語出處:
- 宋 蘇舜欽《答韓持國書》:“被廢之后,喧然未已,更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
1068
置之死地而后生
- 成語拼音:
-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 成語解釋:
- 原指作戰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只有戰死的境地,兵士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后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
1069
置之死地而后已
- 成語拼音:
-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yǐ
- 成語解釋:
- 置:放置。一定要害人致死才算完事
- 成語出處:
- 《上饒集中營·集中營生活散記》:“天哪!人快要死了,還時時提防他會開小差,難道真要‘置之死地而后已’嗎?”
-
1070
置錐之地
- 成語拼音:
- zhì zhuī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置:放。錐:錐子。插錐子的地方。形容極小的地方。亦作“立錐之地”。
- 成語出處:
- 《莊子·盜跖》:“堯舜有天下,子孫無置錐之地。”
* di成語,di的成語,帶d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