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的成語 (1070個)
-
1041
遮天蓋地
- 成語拼音:
- zhē tiān gài dì
- 成語解釋:
- 形容數量多,占的面積大。
- 成語出處:
- 嚴陣《竹矛 大旗歌》:“啊,團結的大旗,啊,我們遮天蓋地的紅云!”
-
1042
指天畫地
- 成語拼音:
- zhǐ tiān huà dì
- 成語解釋:
- 本指道教畫符。
- 成語出處:
- 漢 應劭《風俗通 皇霸》:“指天畫地,神仙潛通。”
-
1043
震天撼地
- 成語拼音:
- zhèn tiān hàn dì
- 成語解釋:
-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 成語出處:
- 劉流《烈火金剛》第24回:“這時人群中爆發出震天撼地的聲浪:‘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
-
1044
震天駭地
- 成語拼音:
- zhèn tiān hài dì
- 成語解釋:
-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 成語出處:
- 《晉書·孫楚傳》:“煙塵俱起,震天駭地。”
-
1045
咒天罵地
- 成語拼音:
- zhòu tiān mà dì
- 成語解釋:
- 形容信口亂罵。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五卷:“金員外偶然察聽了些風聲,便去咒天罵地,夫妻反目,直聒得一個不耐煩方休。”
-
1046
遮天迷地
- 成語拼音:
- zhē tiān mí dì
- 成語解釋:
- 同“遮天蓋地”。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六回:“風起處遮天迷地,火來時煙飛焰裹。”
-
1047
椎天搶地
- 成語拼音:
- zhuī tiān qiǎng dì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度悲痛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二折:“好教我負屈銜冤無申訴,只有個椎天搶地號咷哭。”
-
1048
鉆天入地
- 成語拼音:
- zuān tiān rù dì
- 成語解釋:
- 形容神通廣大,很有辦法。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二回:“他是個鉆天入地,斧砍火燒,下油鍋都不怕的好漢。”
-
1049
足踏實地
- 成語拼音:
- zú tà shí dì
- 成語解釋:
- 猶言腳踏實地。
- 成語出處:
- 徐鑄成《報海舊聞》五一:“所有有靈魂的人,都應足踏實地,奮發自雄。”
-
1050
指天說地
- 成語拼音:
- zhǐ tiān shuō dì
- 成語解釋:
- 指著天說到地。形容無所不談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46回:“那媒人指天說地,叫屈稱冤。”
-
1051
震天鑠地
- 成語拼音:
- zhèn tiān shuò dì
- 成語解釋:
- 震:震動;鑠:照亮。震動和照亮大地。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或某一事件令人驚駭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17節:“吾敢信卷土重來之機會,震天鑠地之奇觀,其決不遠也。”
-
1052
柱天踏地
- 成語拼音:
- zhù tiān tà dì
- 成語解釋:
- 指頂天立地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30卷:“若盡得這道理,方成個人,方可以柱天踏地,方不負此生。”
-
1053
自投于地
- 成語拼音:
- zì tóu yú dì
- 成語解釋:
- 投:拋擲。自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陳寔傳》:“盜大驚,自投于地,稽順歸罪。”
-
1054
遮天壓地
- 成語拼音:
- zhē tiān yā dì
- 成語解釋:
- 形容數量多。形容來勢兇猛,彌漫充滿于天地之間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9回:“只見前頭的全副執事擺開……車轎人馬,浩浩蕩蕩,一片錦繡香煙,遮天壓地而來。”
-
1055
在他檐下過,不敢不低頭
- 成語拼音:
- zài tā yán xià guò,bù gǎn bù dī tóu
- 成語解釋:
-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順從
- 成語出處:
- 清·張南莊《何典》第二回:“老話頭:不怕官,只怕管。在他檐下過,不敢不低頭。只得要將銅錢銀子出去打點。”
-
1056
在他檐下走,怎敢不低頭
- 成語拼音:
- zài tā yán xià zǒu,zěn gǎn bù dī tóu
- 成語解釋:
-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順從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9回:“‘在他檐下走,怎敢不低頭!’大帥連這句俗語還不知道嗎。”
-
1057
知天知地
- 成語拼音:
- zhī tiān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指知天時,通曉地利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孫武《孫子·地形》:“知地知天,勝乃可全。”
-
1058
齋心滌慮
- 成語拼音:
- zhāi xīn dí lǜ
- 成語解釋:
- 凈潔身心,清除雜念。
- 成語出處:
- 宋葉適《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方齋心滌慮,以俟陛下反復詰難,庶幾竭盡愚衷。”
-
1059
自相抵牾
- 成語拼音:
- zì xiāng dǐ wǔ
- 成語解釋:
- 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抵觸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答夢庵》:“夢庵既以聲聞緣覺與大乘菩薩有悲觀樂觀之分,而復言佛法無二、何自相抵牾至此!”
-
1060
做小伏低
- 成語拼音:
- zuò xiǎo fú dī
- 成語解釋:
- 形容低聲下氣,巴結奉承。
- 成語出處:
-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四折:“他那里做小伏低勸芳醑,將一杯滿飲醉模糊。”
* di成語,di的成語,帶d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