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i的成語 (1070個)

    1001

    擇地而蹈

    成語拼音:
    zé dì ér dǎo
    成語解釋:
    選擇地方行走。形容做事小心謹慎。
    成語出處:
    《史記·伯夷列傳》:“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
    1002

    擲地賦聲

    成語拼音:
    zhì dì fù shēng
    成語解釋:
    見“擲地金聲”。
    成語出處:
    明·鄭若庸《玉玦記·赴試》:“腰印能如季士稀,恐擲地賦聲難比。”
    1003

    坐地分贓

    成語拼音:
    zuò dì fēn zāng
    成語解釋:
    贓:贓物。就地瓜分贓物。頭目坐地分取贓物。
    成語出處:
    《品花寶鑒》第23回:“他便坐地分贓,是要陋規的。”
    1004

    坐地分賬

    成語拼音:
    zuò dì fēn zhàng
    成語解釋:
    盜賊就地瓜分贓物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6卷:“還有獨自無力,四五個合做伙計,一人出名做官,其余坐地分賬。”
    1005

    遮地蓋天

    成語拼音:
    zhē dì gài tiān
    成語解釋:
    同“遮天蓋地”。
    成語出處:
    李季《五月端陽·打橫山》:“大小據點一掃光,紅軍和赤衛軍遮地蓋天。”
    1006

    擲地金聲

    成語拼音:
    zhì dì jīn shēng
    成語解釋:
    金:鐘罄之類的樂器。比喻文章詞藻優美。
    成語出處:
    《晉書 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1007

    燥荻枯柴

    成語拼音:
    zào dí kū chái
    成語解釋:
    荻:荻草,似蘆葦。干燥的荻草,干枯的柴木。指易燃之物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紀·獻帝建安13年》:“乃取蒙沖半艦十艘,載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備走舸,系于其尾。”
    1008

    遮地漫天

    成語拼音:
    zhē dì màn tiān
    成語解釋:
    同“遮天蓋地”。
    成語出處:
    《清平山堂話本·羊角哀死戰荊軻》:“團空攪陣,不分南北西東;遮地迷天,變盡青黃赤黑。”
    1009

    指敵忘身

    成語拼音:
    zhǐ dí wàng shēn
    成語解釋:
    指敵:與敵人作戰。與敵人作戰,要舍生忘死,勇于犧牲
    成語出處:
    戰國·尉繚《尉繚子·兵教下》:“兵有五致:為將忘家,逾垠忘親,指敵忘身,必死則生,急勝為下。”
    1010

    擲地有聲

    成語拼音:
    zhì dì yǒu shēng
    成語解釋:
    金石:鐘磬之類的樂器,聲音清脆優美。比喻文章文辭優美,語言鏗鏘有力。
    成語出處:
    《晉書 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1011

    擲地之材

    成語拼音:
    zhì dì zhī cái
    成語解釋:
    指能寫出文辭優美、聲調鏗鏘的好文章的人才
    成語出處:
    宋·王禹偁《重修北岳廟碑奉敕撰并序》:“慚非擲地之材,有玷他山之石。”
    1012

    坐地自劃

    成語拼音:
    zuò dì zì huá
    成語解釋:
    就地不動,自定范圍。比喻固執一端,排斥其它。
    成語出處:
    郭沫若《文藝論集·新舊與文白之爭》:“凡是文言的作品都一概視為陳腐觀念,也是坐地自劃。”
    1013

    擲地作金石聲

    成語拼音:
    zhì dì zuò jīn shí s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文章詞藻優美,聲調鏗鏘。
    成語出處:
    《晉書·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1014

    知地知天

    成語拼音:
    zhī dì zhī tiān
    成語解釋:
    地:地形:天:天氣。了解地形,了解氣候。
    成語出處:
    春秋·齊·孫武《孫子·地形》:“知地知天,勝乃可全。”
    1015

    攢鋒聚鏑

    成語拼音:
    zǎn fēng jù dí
    成語解釋:
    受到眾多的刀箭圍攻。比喻備受輿論斥責。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科場二·宰相子應舉》:“四明在位久,卒被惡聲以去,歸里至與璽丞不相見。初不難借其子以市公,終于攢鋒聚鏑,受前人未有之彈射。”
    1016

    走伏無地

    成語拼音:
    zǒu fú wú dì
    成語解釋:
    比喻沒有藏匿容身的地方。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鐘會傳》:“蹊路斷絕,走伏無地。”
    1017

    眾寡不敵

    成語拼音:
    zhòng guǎ bù dí
    成語解釋:
    人少敵不過人多。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郭淮傳》:“備欲渡漢水來攻。諸將議眾寡不敵,備便乘勝,欲依水為陳以拒之。”
    1018

    追根刨底

    成語拼音:
    zhuī gēn páo dǐ
    成語解釋:
    追究底細。一般指追究事情的原由
    成語出處:
    浩然《艷陽天》第120章:“我看你不用追根刨底兒了,快去請醫生吧。”
    1019

    枕戈待敵

    成語拼音:
    zhěn gē dài dí
    成語解釋:
    枕著兵器等待迎敵。形容時刻準備殺敵。
    成語出處:
    《南齊書·褚淵傳》:“結壘新亭,枕戈待敵……鋒鏑初交,元惡送首。”
    1020

    追根究底

    成語拼音:
    zhuī gēn jiū dǐ
    成語解釋:
    追求根底。指追求事情的根由底細。
    成語出處:
    洪深《飛將軍》:“你們這些做新聞記者的,就是喜歡這樣追根究底地問。”
    * di成語,di的成語,帶d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