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ci的成語 (449個)

    181

    甘言巧辭

    成語拼音:
    gān yán qiǎo cí
    成語解釋:
    甘:甜,甜言蜜語。指甜美動聽的阿諛奉承話
    成語出處:
    唐·王勃《平臺秘略論·褒客》:“便辟脂事飾其跡,甘言巧辭運其辨。”
    182

    貫魚之次

    成語拼音:
    guàn yú zhī cì
    成語解釋:
    宮中的女官依次受到寵愛。
    成語出處:
    《后漢書·楊賜傳》:“慎貫魚之次,無令丑女有四殆之嘆,遐邇有憤怨之聲。”
    183

    各執一詞

    成語拼音:
    gè zhí yī cí
    成語解釋:
    執:堅持。各人堅持各人的說法。形容意見不一致。
    成語出處:
    巴金《春》:“她看見王氏和覺民各執一詞,不能斷定誰是誰非。”
    184

    厚此薄彼

    成語拼音:
    hòu cǐ bó bǐ
    成語解釋:
    厚:優待;重視;薄:怠慢;輕視。重視或優待這一方;輕視或冷淡那一方。也作“薄此厚彼”。指不平等地對待兩個方面或兩個人。
    成語出處:
    明 袁宏道《廣莊 養生主》:“皆吾生即皆吾養,不宜厚此薄彼。”
    185

    懷刺漫滅

    成語拼音:
    huái cì màn miè
    成語解釋:
    刺:名帖,名片。身藏名片太久,以致名片字跡模糊消失。形容自視甚高,看不起他人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禰衡傳》:“始達潁川,乃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于刺字漫滅。”
    186

    含糊其辭

    成語拼音:
    hán hú qí cí
    成語解釋:
    糊:不明確;不清晰;辭:也作“詞”;言辭。指話說得含含糊糊;不清楚;不明確。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7回:“二人先受岸賈之囑,含糊其詞,不肯替趙氏分辨。”
    187

    含糊其詞

    成語拼音:
    hán hú qí cí
    成語解釋:
    含糊:不明確,不清晰。詞:話語。故意把話說得模棱兩可,不清楚,不明確。
    成語出處:
    唐·陸贄《論緣邊守備事宜壯》:“即相執證,理全辨明,朝廷每為含糊,未嘗窮究曲直。”
    188

    何患無辭

    成語拼音:
    hé huàn wú cí
    成語解釋:
    何患:哪怕;辭:言辭。哪里用得著擔心沒有話說呢?常與“欲加之罪”連用,表示壞人誣陷好人時,無端捏造罪名,還說得振振有詞。
    成語出處:
    《左傳·僖公十年》:“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189

    話里帶刺

    成語拼音:
    huà lǐ dài cì
    成語解釋:
    指話中包含著譏笑和諷刺。同“話中帶刺”。
    成語出處:
    范乃仲《小技術員戰服神仙手》:“升級一聽,話里帶刺,來者不善。”
    190

    話里有刺

    成語拼音:
    huà lǐ yǒu cì
    成語解釋:
    指話中包含著譏笑和諷刺。同“話中帶刺”。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十:“郭全海聽見話里有刺,把筷子放下,但還是按下心頭的火。”
    191

    厚貌深辭

    成語拼音:
    hòu mào shēn cí
    成語解釋:
    見“厚貌深情”。
    成語出處:
    唐·李公佐《謝小娥傳》:“小娥厚貌深辭,聰明端特,煤煉指跛足,誓求真如。”
    192

    寒氣刺骨

    成語拼音:
    hán qì cì gǔ
    成語解釋:
    冷得幾乎失去知覺,感到特別冷
    成語出處:
    曲波《林海雪原》:“一個寒氣刺骨的早上,小分隊到達九龍匯。”
    193

    話中帶刺

    成語拼音:
    huà zhōng dài cì
    成語解釋:
    指話中包含著譏笑和諷刺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85回:“因此待親家母面上冷落,話中帶刺。”
    194

    何至于此

    成語拼音:
    hé zhì yú cǐ
    成語解釋:
    怎么會到這樣的境地。指怎么會到了這種地步
    成語出處:
    《舊唐書·李密傳》:“請斬之以謝眾,方可安輯。玄感曰:‘何至于此?’”
    195

    假慈悲

    成語拼音:
    jiǎ cí bēi
    成語解釋:
    慈悲:慈善,憐憫。表面上裝出一付慈愛憐憫的樣子。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魯迅》:“他一點沒有假慈悲的偽君子的色彩。”
    196

    僅此而已

    成語拼音:
    jǐn cǐ ér yǐ
    成語解釋:
    只有這樣罷了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1章:“不過,一切也都僅此而已了。”
    197

    棘刺母猴

    成語拼音:
    jí cì mǔ hóu
    成語解釋:
    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獼猴。形容欺騙的勾當或艱難的事業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宋人有請為燕王以棘刺之端為母猴者,必三月齋然后能觀之。”
    198

    幾次三番

    成語拼音:
    jǐ cì sān fān
    成語解釋:
    三:一方面表示“多”;另一方面又是最少的多數;還可以作“幾”解;番:遍數。好幾次;或一次又一次。
    成語出處:
    魯迅《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但一位先生卻以為這客店也包辦囚人的飯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幾次三番,幾次三番地說。”
    199

    敬老慈少

    成語拼音:
    jìng lǎo cí shǎo
    成語解釋:
    見“敬老慈幼”。
    成語出處:
    宋·陳亮《蔡元德墓碣銘》:“敬老慈少,使詭猾暴橫者不得自肆,平民安之,而官事賴以省。”
    200

    敬老慈幼

    成語拼音:
    jìng lǎo cí yòu
    成語解釋:
    敬:尊敬;慈:憐愛。尊敬老人,愛護兒童。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敬老慈幼,無忘賓旅。”
    * ci成語,ci的成語,帶c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