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ci的成語 (449個)

    201

    敬老慈稚

    成語拼音:
    jìng lǎo cí zhì
    成語解釋:
    敬:尊敬;慈:憐愛;稚:幼小。尊敬老人,愛護兒童
    成語出處:
    宋·陳亮《祭妻弟何少嘉文》:“尚賢睦族,以任門戶,敬老慈稚,愛及行路。”
    202

    絕妙好詞

    成語拼音:
    jué miào hǎo cí
    成語解釋:
    絕:極,最。指極其美妙的文辭
    成語出處:
    元·張雨《滿江紅·玉簪》詞:“待使君絕妙好詞成,須彈壓。”
    203

    絕妙好辭

    成語拼音:
    jué miào hǎo cí
    成語解釋:
    辭:文詞。指極美好的文章或文中精辟傳神的詞藻。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捷悟》:“黃絹,色絲也,于字為絕。幼婦,少女也,于字為妙。外孫,女子也,于字為好。蔌臼,受辛也,于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
    204

    假人辭色

    成語拼音:
    jiǎ rén cí sè
    成語解釋:
    指好言好語、和顏悅色地待人。
    成語出處:
    吳祖光《闖江湖》第二幕:“老錢柜子很少這么假人辭色。”
    205

    假以辭色

    成語拼音:
    jiǎ yǐ cí sè
    成語解釋:
    指好言好語、和顏悅色地對待。
    成語出處:
    明 歸有光《沈貞甫墓志銘》:“貞甫為人伉厲,喜自修飾,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嘗假以辭色。”
    206

    決一雌雄

    成語拼音:
    jué yī cí xióng
    成語解釋:
    雌雄:雌性和雄性;比喻勝負、高低。進行較量;分出勝負或高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愿與漢王挑戰,決一雌雄。”
    207

    瘠義肥辭

    成語拼音:
    jí yì féi cí
    成語解釋:
    內容貧乏而辭句堆砌冗長。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風骨》:“捶子堅而難移,結響凝而不滯,此風骨之力也。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則無骨之征也。”
    208

    夸大其詞

    成語拼音:
    kuā dà qí cí
    成語解釋:
    詞:言論。語言夸張;超過事實。
    成語出處:
    《宋史 王祖道傳》:“蔡京開邊,祖道欲乘時徼富貴,誘王江酋、楊晟免等使納士,夸大其辭。”
    209

    夸大其辭

    成語拼音:
    kuā dà qí cí
    成語解釋:
    見“夸大其詞”。
    成語出處:
    孫犁《談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我從來不好夸大其辭。”
    210

    空費詞說

    成語拼音:
    kōng fèi cí shuō
    成語解釋:
    說的話別人不聽,等于白說。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三:“仆有一計,于兄甚便。只恐兄溺 枕席之愛,未必能行,使仆空費詞說耳!”
    211

    慷慨陳詞

    成語拼音:
    kāng kǎi chén cí
    成語解釋:
    慷慨:意氣激昂;情緒激動;陳:述說。意氣昂揚;情緒激動地陳述自己的觀點見解。也作“慷慨陳義”。
    成語出處:
    宋 陸九淵《荊國文公祠堂記》:“則疇昔從容問學,慷慨陳義,而諸君子之所深與者也。”
    212

    口諧辭給

    成語拼音:
    kǒu xié cí gěi
    成語解釋:
    謂言辭詼諧敏捷。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東方朔傳》:“上以朔口諧辭給,好作問之。”
    213

    口中雌黃

    成語拼音:
    kǒu zhōng cí huáng
    成語解釋:
    雌黃:即雞冠石,過去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涂沫后重寫。隨口更改說得不恰當的話。比喻言論前后矛盾,沒有一定見解。
    成語出處:
    晉 孫盛《晉陽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214

    理不勝詞

    成語拼音:
    lǐ bù shèng cí
    成語解釋:
    指文章說理不能勝過言辭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詞。”
    215

    理不勝辭

    成語拼音:
    lǐ bù shèng cí
    成語解釋:
    道理不能勝過文辭。指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論,盡管文辭豐富多彩,道理并不充分。
    成語出處:
    216

    樂此不倦

    成語拼音:
    lè cǐ bù juàn
    成語解釋:
    此:這。因酷愛干某事而不感覺厭煩。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
    成語出處:
    《后漢書 光武帝紀》:“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217

    樂此不疲

    成語拼音:
    lè cǐ bù pí
    成語解釋:
    樂:喜愛;愛好;疲:疲倦。樂于做某事;沉浸其中;不覺疲倦。形容對某種事物特別感興趣。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光武帝紀下》:“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218

    立此存照

    成語拼音:
    lì cǐ cún zhào
    成語解釋:
    立:立下;此:這個;指字據或文書;存:保存;照:察看;查考。立下字據;保存起來;作為憑證。
    成語出處:
    孫犁《談頭條》:“他所寫的《立此存照》等短文,刊物也真的把它們作為補白,作者編者,均不以此為忤。”
    219

    兩次三番

    成語拼音:
    liǎng cì sān fān
    成語解釋:
    多次,好幾次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緋衣夢》第三折:“你看這個蒼蠅兩次三番落在這筆尖兒上。”
    220

    屢次三番

    成語拼音:
    lǚ cì sān fān
    成語解釋:
    屢次:多次;三番:許多次;一次又一次。反復多次。形容次數或回數很多。
    成語出處:
    瞿秋白《亂彈 一種云》:“那云為什么這樣屢次三番的摧殘光明?”
    * ci成語,ci的成語,帶c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