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chun的成語 (254個)

    161

    焦唇干肺

    成語拼音:
    jiāo chún gàn fèi
    成語解釋:
    謂憂心如焚,肺為之枯干。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順民》:“三年苦身勞力,焦唇干肺,內親群臣,下養百姓,以來其心。”
    162

    焦唇干舌

    成語拼音:
    jiāo chún gàn shé
    成語解釋:
    見“焦唇干舌”。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屈節》:“孤嘗不料力而興吳難,受困會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與吳王接踵而死。”
    163

    澆淳散樸

    成語拼音:
    jiāo chún sàn pǔ
    成語解釋:
    使淳樸的社會風氣變得浮薄。
    成語出處:
    《漢書 循吏傳 黃霸》:“澆淳散樸,并行偽貌。”
    164

    澆醇散樸

    成語拼音:
    jiāo chún sàn pǔ
    成語解釋:
    見“澆淳散樸”。
    成語出處:
    《文子·上禮》:“施及周室,澆醇散樸,離道以為偽,險德以為行。”
    165

    九十春光

    成語拼音:
    jiǔ shí chūn guāng
    成語解釋:
    九十:90天;春光:指春天。指整個春天
    成語出處:
    五代·南唐·陳陶《春歸去》:“九十春光在何處?古人今人留不住。”
    166

    口角春風

    成語拼音:
    kǒu jiǎo chūn fēng
    成語解釋:
    原指言語評論如春風之能生長萬物。后比喻替人吹噓或替人說好話。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96回:“你近日與道臺好相與,萬望口角春分,我就一步升天,點了買辦差,就過的日子了。”
    167

    枯木逢春

    成語拼音:
    kū mù féng chūn
    成語解釋:
    枯:枯萎;木:樹木;逢:遇上。枯樹遇上春天又有了生機。比喻經歷挫折又獲得生機。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卷二十三 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168

    枯樹逢春

    成語拼音:
    kū shù féng chūn
    成語解釋:
    已枯之樹又重獲生機。喻絕境逢生。
    成語出處:
    《景德傳燈錄·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169

    口燥唇干

    成語拼音:
    kǒu zào chún gān
    成語解釋:
    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話說得很多或費盡口舌。
    成語出處: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相和歌辭十一 善哉行》:“來日大難,口燥唇干。今日相樂,皆當喜歡。”
    170

    枯枝再春

    成語拼音:
    kū zhī zài chūn
    成語解釋:
    枯死的樹木又恢復了生命力。比喻歷經挫折又獲得生機。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白兔記 團圓》:“姻緣本是前生定,故令個白兔來引,艱辛,今喜得枯枝再春。”
    171

    驢唇不對馬口

    成語拼音:
    lǘ chún bù duì mǎ kǒu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寫文章,前言不搭后語,兩不相合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94回:“稍一疏神,便說的驢唇不對馬口,那還有什么趣味呢!”
    172

    驢唇不對馬嘴

    成語拼音:
    lǘ chún bù duì mǎ zuǐ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寫文章;前言不搭后語;兩不相合。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9卷:“驢唇馬嘴夸我解問,十轉五繞你從朝。”
    173

    驢唇馬嘴

    成語拼音:
    lǘ chún mǎ zuǐ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寫文章,前言不搭后語,前后矛盾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文偃禪師》:“若是一般掠虛漢,食人涎唾,記得一堆一擔骨幢,到處逞驢唇馬嘴。”
    174

    爐火純青

    成語拼音:
    lú huǒ chún qīng
    成語解釋:
    純:純粹;青:藍色的;純青:爐火的溫度達到最高點。相傳道家煉丹;到爐子里的火焰從紅色轉成純青色的時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詣已達到了精湛、純熟、完美的地步。
    成語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到了現在,可已到了爐火純青的氣候,正是弟兄們各顯身手的時期。”
    175

    臘盡春回

    成語拼音:
    là jìn chūn huí
    成語解釋:
    臘:指臘月,即農歷十二月。臘月過去,春天又來了。
    成語出處:
    唐·孫道絢《菩薩蠻·梅》:“闌干六曲天圍碧,松風亭下梅初白。臘盡見春回,寒梢花又開。”
    176

    臘盡春來

    成語拼音:
    là jìn chūn lái
    成語解釋:
    臘:指臘月,即農歷十二月。臘月過去,春天又回來了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八回:“且說臘盡春來,到了正月初四日。”
    177

    柳暖花春

    成語拼音:
    liǔ nuǎn huā chūn
    成語解釋:
    指花柳榮茂,春意正濃。
    成語出處:
    唐 李郢《為妻作生日寄意》詩:“謝家生日好風煙,柳暖花春二月天。”
    178

    料峭春寒

    成語拼音:
    liào qiào chūn hán
    成語解釋: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凍殺年少。”
    179

    漏泄春光

    成語拼音:
    lòu xiè chūn guāng
    成語解釋:
    原指透露春天的信息,后比喻泄露男女私情
    成語出處:
    唐 杜甫《臘日》詩:“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180

    麗藻春葩

    成語拼音:
    lì zǎo chūn pā
    成語解釋:
    比喻美妙的言談。
    成語出處:
    唐 馮贄《云仙雜記 粲花》:“李白與人談論,皆成句讀,如春葩麗藻,粲于齒牙,時號李白粲花之論。”
    * chun成語,chun的成語,帶chu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