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chun的成語 (254個)

    121

    掉舌鼓唇

    成語拼音:
    diào shé gǔ chún
    成語解釋:
    炫耀口才,夸夸其談。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9回:“妝女的呈嬌獻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122

    調舌弄唇

    成語拼音:
    diào shé nòng chún
    成語解釋:
    猶言調唇弄舌。
    成語出處:
    明·徐元《八義記·孤兒出宮》:“須不會調舌弄唇。對天修合方真藥圣,揭榜入宮庭。”
    123

    輔車唇齒

    成語拼音:
    fǔ chē chún chǐ
    成語解釋:
    輔:嘴旁頰骨。車:牙床,即牙床骨。頰骨和牙床骨,嘴唇和牙齒。指相互依存的雙方。
    成語出處:
    晉·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外失輔車唇齒之援,內有毛羽零落之漸。”
    124

    翻唇弄舌

    成語拼音:
    fān chún nòng shé
    成語解釋:
    翻:反轉;弄:戲耍。傳閑話,弄是非。指用花言巧語搬弄是非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6回:“第一要才學,第二就要人品了,又要好相處,沒些說是說非,翻唇弄舌,這就好了。”
    125

    反唇相稽

    成語拼音:
    fǎn chún xiāng jī
    成語解釋:
    反唇:回嘴;頂嘴;稽:爭論;計較。受到指責不服氣;抓住對方話把;反過來責問對方。
    成語出處:
    漢 賈誼《治安策》:“婦姑不相說(悅),則反唇而相稽。”
    126

    反唇相譏

    成語拼音:
    fǎn chún xiāng jī
    成語解釋:
    反唇:原指翻嘴唇表示不服氣;引申為頂嘴。譏:諷刺、挖苦、嘲笑。反過嘴來譏諷對方。
    成語出處:
    清 俞樾《古書疑義舉例 誤增不字義》:“于是知不善讀書而率臆妄改,皆與古人反唇相譏也。”
    127

    粉面含春

    成語拼音:
    fěn miàn hán chūn
    成語解釋:
    粉面:指女子的面龐;含:飽含,充滿;春:生意,生機。比喻和顏悅色。形容女子面容和藹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128

    粉面朱唇

    成語拼音:
    fěn miàn zhū chún
    成語解釋:
    白面紅唇。有時形容面顏姣美。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說著,果然出去帶進一個小后生來,較寶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舉止風流,似在寶玉之上。”
    129

    返樸還淳

    成語拼音:
    fǎn pǔ huán chún
    成語解釋:
    返:返回,還。樸:樸實。淳:誠實,厚道。指恢復原始的誠實和樸實厚道的社會風氣。
    成語出處:
    隋·薛道衡《老氏碑》:“用之治身,則神清志靜;用之治國,則返樸還淳。”
    130

    反樸還淳

    成語拼音:
    fǎn pǔ hái chún
    成語解釋:
    復歸于樸實、淳正。
    成語出處:
    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樸還淳,而見諸行事之實乎;抑將美其言辭,而徒以譊譊于世也?”
    131

    婦人醇酒

    成語拼音:
    fù rén chún jiǔ
    成語解釋:
    謂沉湎于酒色。語本《史記·魏公子列傳》:“秦數使反閑……公子(無忌)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者四歲,竟病酒卒。”
    成語出處:
    語出《史記·魏公子列傳》:“秦數使反閒……公子(無忌)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者四歲,竟病酒卒。”
    132

    縛舌交唇

    成語拼音:
    fù shé jiāo chún
    成語解釋:
    縛:用繩纏束。閉著嘴,不敢說話
    成語出處:
    唐·孫樵《逐痁鬼文》:“復有司馬安者,攘義盜仁,縛舌交唇,柔聲婉顏,狐媚當權。”
    133

    費舌勞唇

    成語拼音:
    fèi shé láo chún
    成語解釋:
    費:耗損;勞:勞苦。比喻說了許多的話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7卷:“那過善本來病勢已有七八分了,卻又勉強料理這事,喉長氣短,費舌勞唇,勞碌這半日,到晚上愈加沉重。”
    134

    富于春秋

    成語拼音:
    fù yú chūn qiū
    成語解釋:
    謂年少,年輕。
    成語出處:
    《史記·曹相國世家》:“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參盡召長老諸生,問所以安集百姓。”
    135

    反正還淳

    成語拼音:
    fǎn zhèng hái chún
    成語解釋:
    見“反樸還淳”。
    成語出處:
    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張羅峰》:“今乃人人侈用,一變至此,誠不可不反正還淳。”
    136

    膏唇販舌

    成語拼音:
    gāo chún fàn shé
    成語解釋:
    猶言膏唇拭舌。販舌,謂賣弄口舌。
    成語出處:
    南朝·陳·徐陵《與楊仆射書》:“其外膏唇販舌,分路揚鑣,無罪無辜,如兄如弟。”
    137

    乖唇蜜舌

    成語拼音:
    guāi chún mì shé
    成語解釋:
    形容口齒伶俐,慣于說討人喜歡的甜言蜜語。
    成語出處:
    《醒世姻緣傳》第一百回:“素姐那乖唇蜜舌,又拿著沒疼熱的東西交結童奶奶這伙子人,不惟把他可惡,且都說起他的好處。”
    138

    鼓唇弄舌

    成語拼音:
    gǔ chún nòng shé
    成語解釋:
    鼓:撥動,振動。振動嘴唇,撥弄舌頭。形容憑口舌挑撥、煽動或進行游說。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4回:“今已陷之于喪亡,尚不自恥,猶敢鼓唇弄舌于眾諸侯之前耶?”
    139

    膏唇歧舌

    成語拼音:
    gào chún qí shé
    成語解釋:
    歧舌:賣弄口才,說話反復無常。極力用語言打動人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復李叔則書》:“生平迂愚,恥以文字媚人,況敢膏唇歧舌,以誑知己。”
    140

    膏唇拭舌

    成語拼音:
    gāo chún shì shé
    成語解釋:
    潤滑嘴唇,拭凈舌頭。意謂極力用話語打動人,多指讒毀。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宦者呂強傳》:“群邪項領,膏唇試舌,競欲咀嚼,造作飛條。”
    * chun成語,chun的成語,帶chu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