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唇干舌的意思 焦唇干舌的讀音和出處
- 焦
- 唇
- 干
- 舌
- 成語名稱:
- 焦唇干舌
- 成語拼音:
- [jiāo chún gàn shé]
- 成語解釋:
- 見“焦唇干舌”。
- 成語出處:
- 《孔子家語·屈節》:“孤嘗不料力而興吳難,受困會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與吳王接踵而死。”
- 成語例句:
- 西漢·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痛入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與吳王接踵而死。”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比喻句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焦脣干舌
- 英文翻譯:
- Scorched lips and dry tongu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焦唇干舌”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論辯的成語 J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焦唇干舌
“焦唇干舌”的單字解釋
【焦】:1.火候過大或火力過猛,使東西變硬變脆或燒成炭樣:烤得又焦又脆。衣服燒焦了。2.由于缺少水分,變得干枯、干燥:焦渴。唇焦舌燥。3.著急:心焦。焦急。4.指焦炭:煉焦。5.焦耳的簡稱。
【唇】:人或某些動物口的周圍的肌肉組織。通稱嘴唇。
【干】:[gàn]1.事物的主體或重要部分:樹干。骨干。2.指干部:調干。干群關系。3.做(事):實干。干活兒。埋頭苦干。4.能干;有能力的:干練。干才。5.擔任;從事:他干過廠長。6.事情變壞;糟:要干。干了,鑰匙忘在屋里了。[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2.姓。3.冒犯:干犯。4.牽連;涉及:干連。干涉。相干。5.追求(職位、俸祿等):干祿。6.水邊:江干。河干。7.天干:干支。8.沒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濕”相對):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9.不用水的:干洗。干餾法。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餅干。葡萄干兒。豆腐干兒。把蘿卜曬成干兒。11.空虛;空無所有:外強中干。錢都花干了。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號(háo)。13.屬性詞。指拜認的(親屬關系):干媽。干兒子。14.徒然;白:干著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15.形容說話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說話別那么干。16.當面說氣話或抱怨的話使人難堪:我又干了他一頓。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們干起來了。
【舌】:1.像舌頭的東西:帽舌。火舌。2.鈴或鐸中的錘。
“焦唇干舌”的近義詞
“焦唇干舌”的相關成語
“焦唇干舌”的關聯成語
焦字的成語
唇字的成語
干字的成語
舌字的成語
焦開頭的成語
唇開頭的成語
干開頭的成語
舌開頭的成語
jiao的成語
chun的成語
gan的成語
she的成語
jcgs的成語
焦唇什么什么的成語
焦什么干什么的成語
焦什么什么舌的成語
什么唇干什么的成語
什么唇什么舌的成語
什么什么干舌的成語
* 焦唇干舌的意思 焦唇干舌的成語解釋 焦唇干舌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