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chuan的成語 (281個)

    241

    引船就岸

    成語拼音:
    yǐn chuán jiù àn
    成語解釋:
    移動船身靠岸。比喻自己順勢主動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回:“原來三荷包進來的時候,本想做個反跌文章,先說個不成功,好等他哥來還價,他用的是‘引船就岸’的計策。”
    242

    移船就岸

    成語拼音:
    yí chuán jiù àn
    成語解釋:
    就:湊近,靠近。改變原來主張,乘勢湊上去辦成某事。也比喻不招自來。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91回:“那薛蝌若有悔心,自然移船就岸,不愁不先到手。”
    243

    一串驪珠

    成語拼音:
    yī chuàn lí zhū
    成語解釋:
    驪珠:一種珍貴的珠,傳說出自驪龍頷下。比喻歌聲宛轉就象成串的驪珠一樣。
    成語出處:
    明·陶宗儀《輟耕錄》:“有字多聲少,有聲少字多,所謂一串驪珠也。”
    244

    一傳十,十傳百

    成語拼音:
    yī chuán shí,shí chuán bǎi
    成語解釋:
    原指疾病傳染,后形容消息傳播極快。
    成語出處:
    宋 陶彀《清異錄 喪葬義疾》:“一傳十,十傳百,展轉無窮,故號義疾。”
    245

    杅穿皮蠹

    成語拼音:
    yú chuān shuǐ dù
    成語解釋:
    杅:飲水器。比喻事先充分準備,謀定而后行動。
    成語出處:
    《公羊傳·宣公十二年》:“古者杅不穿,皮不蠹,則不出于四方。”
    246

    言傳身教

    成語拼音: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成語解釋:
    言傳:語言上傳授、講解;身教:親身以行動教導。一面在言語上傳授;講解;一面在行動上示范。指言語行動起模范作用。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第五倫傳》:“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論。”
    247

    有尺水行尺船

    成語拼音:
    yǒu chǐ shuǐ xíng chǐ chuán
    成語解釋:
    有一尺深的水就能行駛一尺深的水所能承載的船。指量力而行。比喻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65回:“我且‘有尺水行尺船’,等什么鷹神再來,我再做道理。”
    248

    楊穿三葉

    成語拼音:
    yáng chuān sān yè
    成語解釋:
    《戰國策·西周策》:“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原謂射技高超。后亦喻兄弟三人相繼科舉及第。
    成語出處:
    《戰國策·西周策》:“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249

    眼穿心死

    成語拼音:
    yǎn chuān xīn sǐ
    成語解釋:
    眼穿:望眼欲穿;心死:心如死灰。眼睛望穿,心也死了。形容殷切的盼望落空而極度失望。
    成語出處:
    唐 杜甫《喜達行在所三首》詩:“西憶岐陽信,無人遂卻回。眼穿當落日,心死著寒灰。”
    250

    右傳之八章

    成語拼音:
    yòu chuán zhī bā zhāng
    成語解釋:
    打了一頓巴掌。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4回:“左右照管貽安驕傲之臉,放肆之嘴,打了十個‘右傳之八章’。”
    251

    以訛傳訛

    成語拼音:
    yǐ é chuán é
    成語解釋:
    以:拿;把;訛:謬誤;錯誤的。把本來就不正確的東西流傳出去。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況且他原是到過這個地方的,這兩事雖無考,古往今來,以訛傳訛,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這古跡來以愚人。”
    252

    一棍打一船

    成語拼音:
    yī gùn dǎ yī chuán
    成語解釋:
    指不分好壞,全盤否定
    成語出處: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哥哥的話雖是不錯,但俗語說的,樹大有枯枝,一國之大,自然是有好的有壞的,何必一棍打一船呢?”
    253

    巖居川觀

    成語拼音:
    yán jū chuān guān
    成語解釋:
    居于巖穴而觀賞川流。形容隱居生活悠閑自適,超然世外。
    成語出處:
    《史記 范雎蔡澤列傳》:“君何不以此時歸相印,讓賢者而授之,退而巖居川觀。”
    254

    言教身傳

    成語拼音:
    yán jiào shēn chuán
    成語解釋:
    既用言語來傳授,又用行動來以身作則。指行動起模范作用
    成語出處:
    李欣《老生常談續編·再談百年樹人》:“不能以身作則,言教身傳,沒有正確的觀點方法,打算‘精選勤育’新生一代,是做不到的。”
    255

    延口殘喘

    成語拼音:
    yán kǒu cán chuǎn
    成語解釋:
    延:把時間向后推移。延長殘余的喘息。指掙扎著勉強活下去
    成語出處:
    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我只能用這樣的筆墨,寫幾句文章,算是從泥土中挖了一個小孔,自己延口殘喘,這是怎樣的世界呢。”
    256

    一馬平川

    成語拼音:
    yī mǎ píng chuān
    成語解釋:
    能縱馬奔馳的廣闊平坦的地面。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東坡詩 卷二十三 游徑山》:“勢若駿馬奔平川。”
    257

    一脈相傳

    成語拼音:
    yī mài xiāng chuán
    成語解釋:
    從同一血統、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比喻某種思想、行為或學說之間的繼承關系。
    成語出處:
    明 汪廷訥《三祝記 敘別》:“純仁今日將麥舟賑濟曼卿,這才是一脈相傳,何愁皇天不佑。”
    258

    一人傳十,十人傳百

    成語拼音:
    yī rén chuán shí,shí rén chuán bǎi
    成語解釋:
    指消息由一個人迅速傳遞開去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回:“一人傳十,十人傳百,都道:‘我等背正從逆,天理難容。’”
    259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成語拼音:
    yī rén chuán xū,shí rén chuán shí
    成語解釋:
    虛:不確實,指無中生有的事。本來沒有的事,傳的人多了,就信以為真。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契訥禪師》:“問:‘如何是東禪家風?’師曰:‘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260

    羿氏舛射

    成語拼音:
    yì shì chuǎn shè
    成語解釋:
    羿氏:夏代有窮國的君主,善于射箭;舛:差錯。羿射箭出來差錯。指有才華的人也會有失誤
    成語出處: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帝羿有窮氏從吳賀北游。駕使羿射雀左目,誤中右目。羿俯首而愧,終身不忘。”
    * chuan成語,chuan的成語,帶chu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