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的成語 (860個)
-
601
求忠出孝
- 成語拼音:
- qiú zhōng chū xiào
- 成語解釋:
- 謂尋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語本《后漢書·韋彪傳》:“夫國以簡賢為務,賢以孝行為首。孔子曰:‘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
- 成語出處:
- 語本《后漢書·韋彪傳》:“夫國以簡賢為務,賢以孝行為首。孔子曰:‘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
-
602
入不敷出
- 成語拼音:
- rù bù fū chū
- 成語解釋:
- 敷:足夠;出:支出。收入的不夠開支的。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7回:“但是家計蕭條,入不敷出。”
-
603
入不支出
- 成語拼音:
- rù bù zhī chū
- 成語解釋:
- 支:付出。收入不夠支付用度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行宮便殿奏札三》:“本路土瘠民貧……入少出多,往往例于常賦之外,多收加耗,重折價錢,尚且入不支出,公私俱困。”
-
604
人才輩出
- 成語拼音:
- rén cái bèi chū
- 成語解釋:
- 人才:指德才兼備的人或有某種特長的人;輩出:成批地連續出現。有才能的人一批接一批涌來。形容人才一批接一批不斷涌現。
- 成語出處:
- 清 李漁《閑情偶寄 詞曲 格局第六》:“猶之詩、賦、古文以及時藝,其中人才輩出,一人勝似一人。”
-
605
日出不窮
- 成語拼音:
- rì chū bù qió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接連不斷地出現。
- 成語出處:
- 清·裘廷梁《論白話為維新之本》:“而新書新報日出不窮者,無愚智皆讀之。”
-
606
日出冰消
- 成語拼音:
- rì chū bīng xiāo
- 成語解釋:
- 消:溶解。太陽一出來冰就溶解。形容一下子消失了
- 成語出處:
- 《新編五代史評話·晉史》:“石敬瑭見張守一說了這四句,心下自曉得這意義了,那病忽然更醒,如風行云卷,日出冰消。”
-
607
人材出眾
- 成語拼音:
- rén cái chū zhòng
- 成語解釋:
- 人品才能超出眾人。同“人才出眾”。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情變》第四回:“我想我們二官人材出眾,生得又秀氣,何老頭子見了,一定是中意的。”
-
608
人才出眾
- 成語拼音:
- rén cái chū zhòng
- 成語解釋:
- 人品才能超出眾人。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卷十二:“年二十五歲,豐姿灑落,人才出眾,琴棋書畫,無所不通。”
-
609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成語拼音:
- rì chū ér zuò,rì luò ér xī
- 成語解釋:
- 作:做工。太陽升起就做工,太陽下山就休息。泛指簡樸單純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2章:“如果你從小就在這個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現在就會和眾鄉親抱同一理想。”
-
610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成語拼音:
- rì chū ér zuò,rì rù ér xī
- 成語解釋:
- 太陽升起就起來勞動,太陽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后亦泛指單純簡樸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莊子 讓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
611
日出三竿
- 成語拼音:
- rì chū sān gān
- 成語解釋:
- 太陽升起來離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樣高。約為午前八、九點鐘。形容天已大亮,時間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 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黃,日暈,虹抱珥直背。”
-
612
乳臭未除
- 成語拼音:
- rǔ chòu wèi chú
- 成語解釋:
- 比喻年幼。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0卷:“商功父雖有兩個外甥,不是姐姐親生,亦且是乳臭未除,誰人來稽查得他?”
-
613
若出一軌
- 成語拼音:
- ruò chū yī guǐ
- 成語解釋:
- 像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種事物非常相似
- 成語出處:
- 清·陳田《序》:“嘉靖之季,以詩名者有后七子,李王為之冠,與前七子隔絕數十年,而此唱彼和,聲應氣求,若出一軌。”
-
614
如出一口
- 成語拼音:
- rú chū yī kǒu
- 成語解釋:
- 象從一張嘴里說出來的。形容許多人說法一樣。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內儲說下》:“問左右,左右言無有,如出一口。”
-
615
如出一轍
- 成語拼音:
- rú chū yī zhé
- 成語解釋:
-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 成語出處:
- 宋 洪邁《容齋三筆 奸鬼為人禍》:“二奸鬼之害人,如出一轍。”
-
616
若出一轍
- 成語拼音:
- ruò chū yī zhé
- 成語解釋:
- 轍:車轍。像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種事物非常相似
- 成語出處:
- 宋·岳珂《桯史·湯岐公罷相》:“蓋其相兩朝,再罷相,乃累洪氏二兄弟,先后若出一轍,可笑如此。”
-
617
如夢初覺
- 成語拼音:
- rú mèng chū jué
- 成語解釋:
- 見“如夢初醒”。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回:“信陵君如夢初覺,再拜稱謝。”
-
618
如夢初醒
- 成語拼音:
- rú mèng chū xǐng
- 成語解釋:
- 像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涂;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厲公大喜曰:‘寡人聞仲之言,如夢初醒。’”
-
619
人怕出名豬怕壯
- 成語拼音:
- rén pà chū míng zhū pà zhuàng
- 成語解釋:
- 人怕出了名招致麻煩,就象豬長肥了就要被宰殺一樣。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3回:“俗話兒說的,‘人怕出名豬怕壯’,況且又是個虛名兒。”
-
620
入死出生
- 成語拼音:
- rù sǐ chū shē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冒著生命危險。
- 成語出處:
- 清·夏燮《中西紀事》第八卷:“某經歷海洋五十年,此身在炮彈中入死出生者數數矣!”
* chu成語,chu的成語,帶ch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