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的成語 (736個)
-
321
得寸進尺
- 成語拼音:
- dé cùn jìn chǐ
- 成語解釋:
- 得到了一寸又進一步得到一尺。比喻欲望越來越大;貪心不足。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
322
得寸入尺
- 成語拼音:
- dé cùn rù chǐ
- 成語解釋:
- 得:取得,獲得。得了一寸,還想再進一尺。比喻貪得無厭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論民族競爭之大勢》:“其奈得寸入尺、獲隴望蜀者,既眈眈相逼乎前;而政府之懾狐威者,今日許以寸,明日予以尺。”
-
323
倒持手板
- 成語拼音:
- dǎo chí shǒu bǎn
- 成語解釋:
- 見“倒執手版”。
- 成語出處:
- 宋·劉克莊《沁園春·再和林卿韻》詞:“待得新亭,倒持手板,何似抽還政事堂。”
-
324
得寸思尺
- 成語拼音:
- dé cùn sī chǐ
- 成語解釋:
- 得:取得,獲得。得了一寸,還想再進一尺。比喻貪得無厭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食貨志》:“小民惟利是圖,往往得寸思尺。”
-
325
短吃少穿
- 成語拼音:
- duǎn chī shǎo chuān
- 成語解釋:
- 指衣食困乏
- 成語出處: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窮人起早貪黑,手不離活,成年溜輩,短吃少穿,你說這不是命是啥?”
-
326
倒持太阿
- 成語拼音:
- dǎo chí tai ā
- 成語解釋:
- 見“倒持泰阿”。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陳夷行傳》:“自三數年來,奸臣竊權,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鱒柄。”
-
327
倒持泰阿
- 成語拼音:
- dào chí tài ē
- 成語解釋:
- 泰阿:寶劍名。倒拿著劍,把劍柄給別人。比喻把大權交給別人,自己反受其害。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梅福傳》:“至秦則不然,張誹謗之罔,以為漢驅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
328
電掣星馳
- 成語拼音:
- diàn chè xīng chí
- 成語解釋:
- 如閃電和流星似的掠過。比喻迅疾。
- 成語出處:
- 《兒女英雄傳》第十回:“[十三妹]回頭向大家說聲請了,霎時間電掣星馳,不見蹤影。”
-
329
東馳西騁
- 成語拼音:
- dōng chí xī chěng
- 成語解釋:
- 同“東奔西走”。
- 成語出處:
- 清·貫公《拒約須急設“機關日報”議》:“電傳消息,或兩國議和,交涉問題,而調查員東馳西騁,察其人心輿論,以知其彼此方針。”
-
330
東馳西擊
- 成語拼音:
- dōng chí xī jī
- 成語解釋:
- 謂指揮不統一,幾路軍隊各自行動。
- 成語出處:
- 清·魏源《圣武記》卷九:“各專責成,互相援應,毋東馳西擊,各不相顧。”
-
331
東馳西撞
- 成語拼音:
- dōng chí xī zhuàng
- 成語解釋:
- 同“東奔西撞”。
- 成語出處:
- 《花月痕》第四七回:“那馬東馳西撞,不可押勒。”
-
332
大吃一驚
- 成語拼音:
- dà chī yī jīng
- 成語解釋:
- 形容非常吃驚。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8卷:“則一張那員外大吃一驚,回身便走,來到后邊,望后倒了。”
-
333
獨吃自疴
- 成語拼音:
- dú chī zì kē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334
東蕩西馳
- 成語拼音:
- dōng dàng xī chí
- 成語解釋:
- 猶言東征西討。
- 成語出處:
- 《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漢王乘那項王火咸陽,弒義帝,降子嬰,東蕩西馳的時候,早暗地里間道入關,進位稱王。”
-
335
戴發含齒
- 成語拼音:
- dài fā hán chǐ
- 成語解釋:
- 謂人的形狀。亦以指人。
- 成語出處:
- 《列子·黃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異,戴發含齒,倚而趣者謂之人,而人未必無獸心,雖有獸心,以狀而見親矣。”
-
336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成語拼音:
- dào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 成語解釋:
- 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6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業隨身,終須還賬。”
-
337
斷縑尺楮
- 成語拼音:
- duàn jiān chǐ chǔ
- 成語解釋:
- 猶言斷縑寸紙。
- 成語出處:
- 明·葉盛《水東日記·王元章畫梅》:“今人間往往有其所畫梅花,斷縑尺楮,人爭寶之,多元章自書所題其上。”
-
338
咄嗟叱咤
- 成語拼音:
- duō jiē chì zhà
- 成語解釋:
- 咄嗟、叱咤:發怒時大聲呵叱、吆喝。形容發怒時大聲喊叫的聲音。
- 成語出處:
- 宋·蘇轍《三國論》:“昔者項籍有百戰百勝之威而執諸侯之柄,咄嗟叱咤奮其暴怒。”
-
339
電卷風馳
- 成語拼音:
- diàn juǎn fēng chí
- 成語解釋:
- 卷:收起;馳:急行。形容像刮風和閃電那樣迅速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飛電馬,追風馬,跨上時電卷風馳。”
-
340
打落牙齒和血吞
- 成語拼音:
- dǎ luò yá chǐ huò xuè tūn
- 成語解釋:
- 和:混合。比喻吃了虧不讓別人知道或失敗了還要充好漢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為了團結,為了大敵當前,顧全抗戰,只好‘打落牙齒和血吞’。”
* chi成語,chi的成語,帶ch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