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chi的漢字
ca
cai
can
cang
cao
ce
cen
ceng
cha
chai
chan
chang
chao
che
chen
cheng
chi
chong
chou
chu
chua
chuai
chuan
chuang
chui
chun
chuo
ci
cong
cou
cu
cuan
cui
cun
cuo
拼音是chi的字有:持、吃、遲、赤、池、齒、馳、敕、斥、癡、恥、翅、匙、叱、侈、飭、熾、嗤、弛、笞、瘛、啻、魑、蚩、哧、墀、鴟、媸、褫、眙、螭、傺、坻、踟、篪、柢、絺、豉、茌、鶒、眵、鶗、竾、蚳、遫、鍉、箎、遲、粚、齒、菭、飭、鵄、趩、邌、胵、鴟、荎、馳、雴等。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持 | chí | 1.拿著;握著:持槍。2.保守住:維持。持久。3.掌握;料理:主持。勤儉持家。4.挾制:挾持。脅持。5.對抗:相持不下。 |
吃 | chī | 1.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經過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吃飯。吃奶。吃藥。2.依靠某種事物來生活:吃老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3.吸收(液體):道林紙不吃墨。4.消滅(多用于軍事、棋戲):吃掉敵人一個團。拿車吃他的炮。5.承受;禁受:吃得消。吃不住。6.受;挨:吃虧。吃驚。吃批評。7.耗費:吃力。吃勁。8.被(多見于早期白話):吃他恥笑。9.見〖口吃〗。 |
遲 | chí | 1.慢:遲緩。事不宜遲。2.比規定的時間或合適的時間靠后:遲到。昨天睡得太遲了。3.姓。 |
赤 | chì | 1.比朱紅稍淺的顏色。2.泛指紅色:赤小豆。面紅耳赤。3.象征革命,表示用鮮血爭取自由:赤衛隊。4.忠誠:赤膽。赤誠。5.光著;露著(身體):赤腳。赤膊。6.空:赤手空拳。7.指赤金:金無足赤。8.姓。 |
池 | chí | 1.池塘:游泳池。養魚池。鹽池。2.旁邊高中間洼的地方:花池。樂(yuè)池。3.舊時指劇場正廳的前部:池座。4.護城河:城池。5.姓。 |
齒 | chǐ | 1.牙12.物體上齒形的部分:鋸齒兒。梳齒兒。篦子缺了幾個齒兒。3.帶齒兒的:齒輪。4.并列;引為同類:齒列。不齒于人類。5.年齡:序齒。齒德俱尊。6.說到;提起:齒及。不足齒數(shǔ)。 |
馳 | chí | 1.(車馬等,使車馬等)跑得很快:奔馳。馳逐。飛馳。風馳電掣。2.傳播:馳名。3.(心神)向往:神馳。馳想。 |
敕 | chì | 皇帝的詔令:宣敕。敕命。敕封。敕撰。 |
斥 | chì | 1.責備:申斥。駁斥。痛斥。怒斥。2.使離開:排斥。斥逐。3.拿出(錢):斥資。4.擴展:斥地。5.偵察:斥候。斥騎(擔任偵察的騎兵)。6.斥鹵。 |
癡 | chī | 1.傻;愚笨:癡呆。癡人說夢。人家笑我太癡。2.極度迷戀某人或某種事物:癡情。3.極度迷戀某人或某種事物而不能自拔的人:書癡(書呆子)。4.由于某種事物影響變傻了的;精神失常:癡子。 |
恥 | chǐ | 1.羞愧;羞愧的事:可恥。奇恥大辱。2.認為羞辱:不恥下問。 |
翅 | chì | 1.昆蟲的飛行器官,一般是兩對,呈膜狀,上面有翅脈,有的前翅變成角質或革質。通常又指鳥類等動物的飛行器官。通稱翅膀。2.翅果向外伸出呈翅狀的果皮。3.魚翅:翅席。4.又同“啻”。 |
匙 | chí|shi | [chí]匙子:湯匙。茶匙。羹匙。[shi]見〖鑰匙〗。 |
叱 | chì | 1.大聲責罵:怒叱。叱問。2.姓。 |
侈 | chǐ | 1.浪費:奢侈。2.夸大;過分:侈談。 |
飭 | chì | 1.整頓;使有條理:整飭紀律。2.謹慎;守規矩:謹飭。3.舊指上級命令下級:飭令。4.古又同“敕”。5.古又同“飾(shì)”。 |
熾 | chì | 1.形容火旺:熾炭(燒紅了的炭)。2.旺盛;熱烈:熾烈。熾熱。 |
嗤 | chī | 嗤笑:嗤之以鼻。 |
弛 | chí | 松懈;放松:松弛。 |
笞 | chī | 用鞭、杖或竹板子抽打:鞭笞。 |
瘛 | chì | 〔瘛疭〕痙攣;抽風。 |
啻 | chì | 但;只;僅:不~。何~。奚~。 |
魑 | chī | 〔魑魅〕古代傳說中躲在深山密林里害人的妖怪:魑魍(wǎng)魎(liǎng)(現指專門危害人民的各種壞人)。魅(mèi)。 |
蚩 | chī | 1.無知;傻。2.古又同“嗤”。3.古又同“媸”。 |
哧 | chī | 形容笑聲或撕裂聲等:哧的一聲撕下一塊布來。哧哧地笑。 |
墀 | chí | 臺階上面的空地;臺階:丹墀(古代宮殿前涂成紅色的臺階或臺階上的空地)。 |
鴟 | chī | 古書上指鷂鷹。 |
媸 | chī | 相貌丑(跟“妍”相對):不辨妍~。 |
褫 | chǐ | 1.脫去;解下:解佩而褫紳。2.剝奪:褫革。褫職。 |
眙 | yí|chì | [yí]用于地名,如盱(xū)眙(在江蘇)。[chì]1.〈書〉2.直視;注視。3.驚視。 |
螭 | chī | 1.古代傳說中沒有角的龍。古代建筑或工藝品上常用它的形狀做裝飾。2.同“魑”。 |
傺 | chì | 見〔侘傺〕 |
坻 | dǐ|chí | [dǐ]山坡。也用于地名,如寶坻(在天津)。[chí]江河中的小洲或高地。 |
踟 | chí | 〔踟躕〕心里猶豫,要走不走的樣子,如“踟躕不前”。亦作“踟躇”。 |
篪 | chí | 古代的竹管樂器,像笛子,有八孔。 |
柢 | dǐ|chí | [dǐ]樹木的根;引申為基礎:根深柢固。他的英文很有根柢。[chí]1.碓衡,杵柄。《集韻·支韻》:“柢,《字林》:碓衡。”2.桃。《集韻·支韻》:“柢,桃也。” |
絺 | chī|zhǐ | [chī]1.細葛布。2.細葛布做的衣服。3.古邑名,中國春秋時的周地,故址在今河南省沁陽縣西南。4.刺繡。5.喻修飾文詞。6.姓。[zhǐ]同“黹”。 |
豉 | chǐ | 見〖豆豉〗。 |
茌 | chí | 1.茌平(Chípíng),地名,在山東。2.姓。 |
鶒 | chì | 〔鸂鶒〕同“鸂”。 |
眵 | chī | 眼眵,也叫眵目糊、眼屎。由眼瞼分泌出來的一種黃色黏稠液體。 |
鶗 | tí|chí | [tí]〔鶗鴂(jué)〕杜鵑鳥。[chí]〔鶗鵳(jiān)〕鷂子。 |
竾 | chí | “篪”的異體字。 |
蚳 | chí | 蟻卵。古人用來制醬,供食用。 |
遫 | chì | 開;張。 |
鍉 | chí | 1.匙,勺子:“牽馬操刀,奉盤錯鍉,遂割牲而盟。”2.鑰匙。 |
箎 | chí | 同“篪”。 |
遲 | chí | 同“遲”。 |
粚 | chī | 古同“黐”,黏。 |
齒 | chǐ | 同“齒”。 |
菭 | tái|zhī|chí | [tái]古同“苔”。[zhī]古同“?”。[chí]〔菭蘠〕菊的別稱。 |
飭 | chì | 同“飭”。 |
鵄 | chī | 古同“鴟”。 |
趩 | chì | 1.行走聲:“其來趩趩。”2.踟躕不前。3.走貌。 |
邌 | lí|chí | [lí]徐徐,緩緩:“邌收而拜。”[chí]古同“遲”。 |
胵 | chī | 見〖膍胵〗。 |
鴟 | chī | 同“鴟”。 |
荎 | chí | 1.〔荎蕏〕即“五味子”,一種落葉藤本植物,果實入藥。2.刺榆,一種小枝有堅硬枝刺的落葉小喬木。 |
馳 | chí | 同“馳”。 |
雴 | chì | 〔雴霫(xí)〕大雨。 |
* chi拼音專題為您提供拼音是chi的漢字列表,包括chi的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和輕聲的所有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