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cai的成語 (547個)

    21

    不待蓍蔡

    成語拼音:
    bù dài shī cài
    成語解釋:
    蓍蔡:同“蓍龜”,指卜筮。不用占卜就能知道吉兇。比喻事理極明顯
    成語出處:
    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公達潛朗,思同筮蔡。”
    22

    八斗之才

    成語拼音:
    bā dǒu zhī cái
    成語解釋:
    八斗:指量多;才:才華。舊時比喻人才學豐富;詩文多而華美。
    成語出處:
    唐 李商隱《可嘆》詩:“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斗才。”
    23

    扒高踩低

    成語拼音:
    bā gāo cǎi dī
    成語解釋:
    扒:攀援。比喻對上奉承攀附,對下欺侮壓制
    成語出處:
    《中國民間故事選 叛徒李四一》:“為人就是扒高踩低,浮上水在行。”
    24

    不見棺材不掉淚

    成語拼音:
    bù jiàn guān cái bù diào lèi
    成語解釋:
    比喻不到走投無路的境地不肯死心
    成語出處:
    浩然《艷陽天》第52章:“這家伙不見棺材不掉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25

    不見棺材不落淚

    成語拼音:
    bù jiàn guān cái bù luò lèi
    成語解釋:
    比喻不到徹底失敗的時候不肯罷休。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98回:“常言說得好,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咱如今將理和他說,不見棺材不下淚,他必然不妥。”
    26

    不見棺材不下淚

    成語拼音:
    bù jiàn guān cái bù xià lèi
    成語解釋:
    比喻不到走投無路的境地不肯死心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98回:“常言說得好,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咱如今將理和他說,不見棺材不下淚,他必然不妥。”
    27

    別居異財

    成語拼音:
    bié jū yì cái
    成語解釋:
    指另立門戶,各蓄家產。
    成語出處:
    清 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 光緒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子既娶婦,與父母別居異財,甚者不相聞問。”
    28

    別籍異財

    成語拼音:
    bié jí yì cái
    成語解釋:
    指另立門戶,各蓄家產。
    成語出處:
    《唐律 戶婚》:“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孫別籍異財者,徒三年。”
    29

    不羈之才

    成語拼音:
    bù jī zhī cái
    成語解釋: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成語出處:
    《漢書·司馬遷傳》:“仆少負不羈之才,長無鄉曲之譽。”
    30

    不理不睬

    成語拼音:
    bù lǐ bù cǎi
    成語解釋:
    指對人或事物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7回:“那位金姨太太面罩重霜的不發一言,任憑這邊賠盡小心,那邊只是不理不睬。”
    31

    百里才

    成語拼音:
    bǎi lǐ cái
    成語解釋:
    百里:方圓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圓百里地區的人才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龐統傳》:“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
    32

    撥亂之才

    成語拼音:
    bō luàn zhī cái
    成語解釋:
    撥:治理。平定亂世、能使天下恢復安定的人才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3回:“事到騎虎之勢,家國所關,非真撥亂之才,一代偉人,總難立腳。”
    33

    百里之才

    成語拼音:
    bǎi lǐ zhī cái
    成語解釋:
    百里:方圓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圓百里地區的人才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7回:“龐士元非百里之才。”
    34

    博學多才

    成語拼音:
    bó xué duō cái
    成語解釋:
    博:廣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學識廣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成語出處:
    《晉書 郤詵傳》:“詵博學多才,瑰偉倜黨,不拘細行,州郡禮命并不應。”
    35

    博學宏才

    成語拼音:
    bó xué hóng cái
    成語解釋:
    博:廣博;學:學問;宏:廣大;才:才能。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6回:“陛下在內檢一個博學宏才的,召他進來,面試一篇,不好再作區處。”
    36

    班衣戲彩

    成語拼音:
    bān yī xì cǎi
    成語解釋:
    指身穿彩衣,作嬰兒戲耍以娛父母。后以之為老養父母的孝親典故。
    成語出處:
    參見“斑衣戲彩”。
    37

    斑衣戲彩

    成語拼音:
    bān yī xì cǎi
    成語解釋:
    指身穿彩衣,作嬰兒戲耍以娛父母。后以之為老養父母的孝親典故。
    成語出處:
    《北堂書鈔》卷一二九引《孝子傳》言老萊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為嬰兒戲以娛父母。
    38

    不義之財

    成語拼音:
    bù yì zhī cái
    成語解釋:
    不義:不正當;不合理。不應該得到的或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錢財。
    成語出處:
    漢 劉向《列女傳 齊田稷母》:“不義之財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
    39

    財不露白

    成語拼音:
    cái bù lù bái
    成語解釋:
    露:顯露;白:銀子的代稱。指有錢財不能泄露給別人看
    成語出處:
    明 海瑞《驛傳議 無策》:“使客謂有此官銀也,廩糧夫馬,百計折乾。俗謂財不露白,今露白矣,孰能保群盜仗戈奪之?”
    40

    彩筆生花

    成語拼音:
    cǎi bǐ shēng huā
    成語解釋:
    生花:長出花來。比喻才思有很大的進步
    成語出處:
    元 湯式《賞花時 戲賀友人新娶》:“翠袖分香行處有,彩筆生花夢境熟。”
    * cai成語,cai的成語,帶ca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