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u的成語 (3714個)

    1761

    潔清不洿

    成語拼音:
    jié qīng bù wū
    成語解釋:
    潔清:純潔清白;洿:同“污”,污濁。保持清純的品質,不同流合污
    成語出處:
    唐·韓愈《與李翱書》:“獨安能使我潔清不洿,而處其所可樂哉!”
    1762

    擊其不意

    成語拼音:
    jī qí bù yì
    成語解釋:
    在敵人沒有預料到的情況下進行攻擊。
    成語出處:
    《孫子·虛實》:“行千里而不勞者,行于無人之地也。”三國·魏·曹操注:“出空擊虛,避其所守,擊其不意。”
    1763

    將勤補拙

    成語拼音:
    jiāng qín bǔ zhuō
    成語解釋:
    以勤奮彌補笨拙。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自到郡齋題二十四韻》:“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
    1764

    堅韌不拔

    成語拼音:
    jiān rèn bù bá
    成語解釋:
    拔:動搖;改變。形容意志堅定頑強;不可動搖。
    成語出處:
    方毅《讀》:“需要的是刻苦學習,刻苦鉆研,始終不懈,堅韌不拔。”
    1765

    堅忍不拔

    成語拼音:
    jiān rěn bù bá
    成語解釋:
    形容在艱苦困難的情況下意志堅定,毫不動搖。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晁錯論》:“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1766

    寂然不動

    成語拼音:
    jì rán bù dòng
    成語解釋:
    寂:寂靜。寂靜無聲,一點動靜都沒有。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下》:“《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1767

    迥然不群

    成語拼音:
    jiǒng rán bù qún
    成語解釋:
    迥然:相距很遠或差別很大的樣子。不群:與眾不同,不同于流俗。形容超群出眾,身手不凡。
    成語出處:
    明·朱之瑜《朱舜水集·九·與小宅生順書三十六首(其一)》:“佳作路頭醇正,氣勢沖沛,辭意雅馴,與往日所見貴國之文迥然不群。”
    1768

    迥然不同

    成語拼音:
    jiǒng rán bù tóng
    成語解釋:
    迥然:差距很大的樣子。大不相同;相差太遠。形容彼此完全不同。
    成語出處:
    宋 張戒《歲寒堂詩話》:“文章古今迥然不同。”
    1769

    截然不同

    成語拼音:
    jié rán bù tóng
    成語解釋:
    截然:界限分明;像割斷的一樣。形容兩種事物沒有一點必然聯系。
    成語出處:
    魯迅《墳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直到近來,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
    1770

    井水不犯河水

    成語拼音:
    jǐng shuǐ bù fàn hé shuǐ
    成語解釋:
    指互不干擾;界限分明;不相聯系。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9回:“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沖了他?”
    1771

    九死不悔

    成語拼音:
    jiǔ sǐ bù huǐ
    成語解釋:
    九:表示極多。縱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堅定,不認經歷多少危險,也決不動搖退縮。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屈原《離騷》:“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1772

    見死不救

    成語拼音:
    jiàn sǐ bù jiù
    成語解釋:
    見到別人面臨死亡威脅而不去救援。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救風塵》:“你做的個見死不救,可不羞殺桃園中殺白馬,宰烏牛。”
    1773

    漿水不交

    成語拼音:
    jiāng shuǐ bù jiāo
    成語解釋:
    漿水不沾。謂為官清廉,無取于民。
    成語出處:
    晉·干寶《搜神記》第11卷:“少給佐吏,漿水不交。為從事,大小畢舉,郡縣斂手。”
    1774

    見所不見

    成語拼音:
    jiàn suǒ bù jiàn
    成語解釋:
    見“見所未見”。
    成語出處:
    漢·揚雄《法言·淵騫》:“七十子之于仲尼也,日聞所不聞,見所不見,文章亦不足為矣。”
    1775

    見樹不見林

    成語拼音:
    jiàn shù bù jiàn lín
    成語解釋:
    只看見眼前的樹木,卻看不到背后的森林
    成語出處:
    1776

    江山不老

    成語拼音:
    jiāng shān bù lǎo
    成語解釋:
    江山:山川,山河;老:衰。高山大河千古長存,永不衰老。比喻人長壽或祝人長壽
    成語出處:
    宋·林外《洞仙歌》詞:“今來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惟有江山不老。”
    1777

    機事不密

    成語拼音:
    jī shì bù mì
    成語解釋:
    謂泄漏機密。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七卷:“常言機事不密禍先行。”
    1778

    見勢不妙

    成語拼音:
    jiàn shì bù miào
    成語解釋:
    看到形勢不好。指情況對自己不利。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3章:“梁隊長見勢不好,臨時放棄燒倉庫的計劃。”
    1779

    酒酸不售

    成語拼音:
    jiǔ suān bù shòu
    成語解釋:
    酒已經變酸了,依然賣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攔了有學問、有賢德的人為國家效力,使國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經營無方或辦事用人不當。
    成語出處:
    《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宋人有酤酒者,……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問長者楊倩,……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而狗迎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1780

    敬事不暇

    成語拼音:
    jìng shì bù xiá
    成語解釋:
    敬:恭敬。事:侍奉,為他人效勞。暇:空閑。恭敬地為他人奔走效勞,忙得沒有閑暇之時。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明宗紀》:“時議皆以為安重誨方弄國權,從榮諸王敬事不暇,獨忌從珂威名,每于帝前屢言其短,巧作窺圖,冀能傾陷。”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