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的成語 (3714個)
-
1741
絕口不提
- 成語拼音:
- jué kǒu bù tí
- 成語解釋:
- 絕口:始終不開口;提:舉出。指閉口不說話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8回:“見了撫臺,絕口不提一字,免得撫臺心上生疑。”
-
1742
緘口不言
- 成語拼音:
- jiān kǒu bù yán
- 成語解釋:
- 緘:封閉;言:說話。封住嘴巴;不開口說話。
- 成語出處:
- 《明史 何遵傳》:“正德間,給事、御史挾勢凌人,趨權擇便,凡朝廷大闕失,群臣大奸惡,緘口不言。”
-
1743
進可替不
- 成語拼音:
- jìn kě tì bù
- 成語解釋:
- 見“進可替否”。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外篇自敘》:“正色弼違,進可替不,舉善彈枉,軍國肅雍。”
-
1744
接連不斷
- 成語拼音:
- jiē lián bù duàn
- 成語解釋:
- 連續不間斷。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陳設兵衛,自王宮起,直至光家之門,街衢皆滿,接連不斷。”
-
1745
疾雷不及塞耳
- 成語拼音:
- jí léi bù jí sāi ěr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 兵略訓》:“故善用兵者,見敵之虛,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擊其猶猶,陵其與與,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
1746
捷雷不及掩耳
- 成語拼音:
- jié léi bù jí yǎn ěr
- 成語解釋:
- 猶迅雷不及掩耳。比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備。
- 成語出處:
- 《晉書·苻堅載記上》:“此捷濟上機,所謂捷雷不及掩耳。”
-
1747
疾雷不及掩耳
- 成語拼音:
- 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 成語解釋:
- 突然響起雷聲,使人來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
- 成語出處:
- 《六韜 軍勢》:“善者從而不擇,巧者一決而不猶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電不及瞬目。”
-
1748
拘攣補衲
- 成語拼音:
- jū luán bǔ nà
- 成語解釋:
- 拉扯牽引,縫補綴合。比喻文章用事過多,反成弊害。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鐘嶸《詩品·總論》:“遂乃句無虛語,語無虛字,拘攣補衲,蠹文已甚。”
-
1749
疾雷不暇掩耳
- 成語拼音:
- jí léi bù xiá yǎn ěr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 成語出處:
- 晉 傅玄《傅子 闕題》:“我欲戰而彼不欲戰者,我鼓而進之若山崩河溢,當其沖者摧,值其鋒者破,所謂疾雷不暇掩耳,則又誰御之。”
-
1750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 成語拼音:
- jiā lěi qiān jīn,zuò bù chuí táng
- 成語解釋:
- 指家財富有的人常自珍愛,不自蹈險地。
- 成語出處:
- 《漢書 司馬相如傳下》:“蓋明者遠見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無形,禍固多藏于隱微而發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諺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雖小,可以喻大。”
-
1751
見溺不救
- 成語拼音:
- jiàn nì bù jiù
- 成語解釋:
- 猶言見死不救。
- 成語出處:
- 唐·皇甫枚《三水小牘·王知古》:“然僻居于山藪接珍,豺狼所皋,若固相拒,是見溺不救也。”
-
1752
九牛拉不轉
- 成語拼音:
- jiǔ niú lā bù zhu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態度十分堅決。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回:“旁人只說是慢慢的勸著就勸轉來了,那知他早打了個九牛拉不轉的主意,一言抄百總,任是誰說,算是去定了。”
-
1753
救偏補弊
- 成語拼音:
- jiù piān bǔ bì
- 成語解釋:
- 糾正偏向,補救弊端。
- 成語出處:
- 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與其高談性命,而無益于用,不如救偏補弊,隨事干蠱,為有實效也。”
-
1754
雞犬不安
- 成語拼音:
- jī quǎn bù ān
- 成語解釋:
- 見“雞犬不寧”。
- 成語出處:
- 劉流《烈火金剛》第十回:“我這是何苦,燒香引鬼,搬磚打人砸了自己的腳面,鬧得我雞犬不安!”
-
1755
舉棋不定
- 成語拼音:
- jǔ qí bù dìng
- 成語解釋:
- 舉:拿起;拿著。拿著棋子不知道該怎么下。比喻臨事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五年》:“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
-
1756
雞犬不驚
- 成語拼音:
- jī quǎn bù jīng
- 成語解釋:
- 連雞狗都沒受到驚擾。形容行軍紀律嚴明;也指相安無事。
- 成語出處:
- 宋 彭龜年《壽張京甲十首(其八)》:“翁見一笑大歡足,雞犬不驚仁意多。”
-
1757
雞犬不留
- 成語拼音:
- jī quǎn bù liú
- 成語解釋:
- 連雞狗都不留下。形容斬盡殺絕或搶掠一空。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痛史》第六回:“探馬報說沿江上下全是元兵,江陰已經失守,常州已經被屠,常州城內雞犬不留,知常州府事家鉉翁不知去向。”
-
1758
雞犬不寧
- 成語拼音:
- jī quǎn bù níng
- 成語解釋:
- 寧:安寧。連雞狗都不得安寧;形容騷擾得十分厲害。
- 成語出處: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
1759
堅強不屈
- 成語拼音:
- jiān qiáng bù qū
- 成語解釋:
- 屈:屈服。堅韌、剛毅,毫不屈服。
- 成語出處:
- 荀況《荀子 法行》:“堅剛而不屈,義也。”
-
1760
雞犬不聞
- 成語拼音:
- jī quǎn bù wén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為荒涼冷僻。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9回:“凡沖要通衢大路,都沒一個人煙,靜悄悄地,雞犬不聞,就要一滴水,也沒喝處,那討酒食來?”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