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的成語 (3714個)
-
1721
救過不贍
- 成語拼音:
- jiù guò bù shàn
- 成語解釋:
- 補救過失都來不及。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若死者有知,先王之積怒久矣,太后救過不贍,何暇及私魏丑夫乎?”
-
1722
救過不暇
- 成語拼音:
- jiù guò bù xiá
- 成語解釋:
- 見“救過不贍”。
- 成語出處:
- 宋·蘇舜欽《上三司副使段公書》:“符檄督責,終日憔悴,而救過不暇,惘然自疑。”
-
1723
奸回不軌
- 成語拼音:
- jiān huí bù guǐ
- 成語解釋:
- 奸回:奸惡邪癖;軌:比喻規矩、法度。奸惡邪癖,不守法度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奸回不軌。”
-
1724
饑虎不可為鄰
- 成語拼音:
- jī hǔ bù kě wéi lín
- 成語解釋:
- 鄰:鄰居。比喻不要與窮兇極惡之人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清·江日升《臺灣外記》:“饑虎不可為鄰,我提師遠出,弟當留心防范。”
-
1725
江海不逆小流
- 成語拼音:
- jiāng hǎi bù nì xiǎo liú
- 成語解釋:
- 江海的浩瀚,是能容納細流的緣故。比喻人氣度大才能擔當大事。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說苑·尊賢》:“太山不辭壤石,江海不逆小流。”
-
1726
迥乎不同
- 成語拼音:
- jiǒng hū bù tóng
- 成語解釋:
- 見“迥然不同”。
- 成語出處: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回:“我們所彈的曲子,一人彈與兩人彈,迥乎不同。”
-
1727
局蹐不安
- 成語拼音:
- jú jí bù ān
- 成語解釋:
- 局蹐:畏縮不安的樣子。形容恐懼不安
- 成語出處:
- 《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徐信聞言,甚局蹐不安,將自己虞城失妻,到睢陽村店遇見此婦始末,細細述了。”
-
1728
跼蹐不安
- 成語拼音:
- jú jí bù 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恐懼不安
- 成語出處:
- 《京本通俗小說 馮玉梅團圓》:“徐信聞言,甚跼蹐不安,將自己虞城失妻,到睢陽村店遇見此婦始末,細細述了。”
-
1729
敬酒不吃吃罰酒
- 成語拼音:
- jìng jiǔ bù chī chī fá jiǔ
- 成語解釋:
- 比喻對某些必須做的事不肯主動去做,結果卻被迫去做
- 成語出處: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黃撫臺這個人,向來敬酒不吃吃罰酒,說不定這一來反倒對老裘另眼相看。”
-
1730
久假不歸
- 成語拼音:
- jiǔ jiǎ bù guī
- 成語解釋:
- 假:借;歸:歸還。本指長期借用一直不歸還。后指長期告假不回來。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
-
1731
救急不救窮
- 成語拼音:
- jiù jí bù jiù qióng
- 成語解釋:
- 救:幫助。幫助危急的但不幫助貧窮的
- 成語出處:
- 余華《活著》:“俗話說是救急不救窮,我啊,只能救你的急,不會救你的窮。”
-
1732
攫金不見人
- 成語拼音:
- jué jīn bù jiàn rén
- 成語解釋:
- 比喻為了滿足個人的欲望而不顧一切。
- 成語出處:
- 《列子 說符》:“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
-
1733
岌岌不可終日
- 成語拼音:
- jí jí bù kě zhōng rì
- 成語解釋:
- 形容情況非常危險,一天都過不下去。
- 成語出處:
- 《明史·馬士英傳》:“蓋明之季年內憂外患,岌岌不可終日。”
-
1734
矯矯不群
- 成語拼音:
- jiǎo jiǎo bù qùn
- 成語解釋:
- 矯矯:翹然出眾的樣子;群:與眾不同。形容高超出眾,不同一般。
- 成語出處:
- 唐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飄逸》:“落落欲往,矯矯不群。”
-
1735
經久不衰
- 成語拼音:
- jīng jiǔ bù shuāi
- 成語解釋:
- 精神飽滿的狀態,身體健壯的外表
- 成語出處:
- 孫犁《談作家素質》:“而且有了特定的扮演者,遂使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經久不衰,成為最大眾化的形象。”
-
1736
經久不息
- 成語拼音:
- jīng jiǔ bù xī
- 成語解釋:
- 經:經過;息:停息。經過很長時間停不下來;多指掌聲或歡呼聲。
- 成語出處:
- 劉堅《草地晚餐》:“人群沸騰起來,掌聲和歡呼聲經久不息。”
-
1737
精進不休
- 成語拼音:
- jīng jìn bù xiū
- 成語解釋:
- 精進:專心努力上進;休:停止。指人不停追求進步
- 成語出處:
- 《追求》:“刻苦,沉著,精進不休。”
-
1738
涓涓不壅,終為江河
- 成語拼音:
- juān juān bù yōng,zhōng wéi jiāng hé
- 成語解釋:
- 壅:堵塞。細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終將匯合成為大江大河。比喻對細小或剛剛萌芽的問題不加注意或糾正,就會釀成大的問題。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觀周》:“涓涓不壅,終為江河,綿綿不絕,或成網羅。”
-
1739
絕口不道
- 成語拼音:
- jué kǒu bù dào
- 成語解釋:
- 絕口:始終不開口。閉著嘴不說話。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丙吉傳》:“吉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孫遭遇,吉絕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
-
1740
叫苦不迭
- 成語拼音:
- jiào kǔ bù dié
- 成語解釋:
- 不迭:不停止。形容連聲叫苦。
- 成語出處:
- 《大宋宣和遺事 亨集》:“徽宗叫苦不迭,向外榻上忽然驚覺來,嚇得渾身冷汗。”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