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u的成語 (3714個)

    941

    辭不達義

    成語拼音:
    cí bù dá yì
    成語解釋:
    說話寫文章不能確切地表達意思。語本《儀禮·聘禮》:“辭多則史,少則不達,辭茍足以達義之至也。”
    成語出處:
    語出《儀禮·聘禮》:“辭多則史,少則不達,辭茍足以達義之至也。”
    942

    詞不逮意

    成語拼音:
    cí bù dǎi yì
    成語解釋:
    猶言詞不達意。
    成語出處:
    清·龍啟瑞《覆唐子實書》:“嗣有四鄉聯團之議,曾泐數行奉達,倉卒中詞不逮意。”
    943

    辭不獲命

    成語拼音:
    cí bù huò mìng
    成語解釋:
    謂辭謝而未獲允許。
    成語出處:
    《莊子·天地》:“魯君謂葂也曰:‘請受教。’辭不獲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
    944

    猝不及防

    成語拼音:
    cù bù jí fáng
    成語解釋:
    猝:突然;出乎意料;防:防備。事情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既不炳燭,又不揚聲,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945

    臭不可當

    成語拼音:
    chòu bù kě dāng
    成語解釋:
    當:承受。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聲極壞。
    成語出處:
    唐 柳宗元《東海若》:“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雜糞壤嶢蚘而實之,臭不可當也。”
    946

    臭不可聞

    成語拼音:
    chòu bù kě wén
    成語解釋:
    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聲極壞。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東海若》:“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雜糞壤蟯 而實之,臭不可當也。”
    947

    財不露白

    成語拼音:
    cái bù lù bái
    成語解釋:
    露:顯露;白:銀子的代稱。指有錢財不能泄露給別人看
    成語出處:
    明 海瑞《驛傳議 無策》:“使客謂有此官銀也,廩糧夫馬,百計折乾。俗謂財不露白,今露白矣,孰能保群盜仗戈奪之?”
    948

    吃不了兜著走

    成語拼音:
    chī bù liǎo dōu zhe zǒu
    成語解釋: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不可拿進園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949

    唇不離腮

    成語拼音:
    chún bù lí sāi
    成語解釋:
    比喻關系親近,經常待在一起。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2回:“我和娘成日唇不離腮。”
    950

    秤不離砣

    成語拼音:
    chèng bù lí tuó
    成語解釋:
    比喻事物有連帶關系。也形容兩人關系親密,經常不離開。
    成語出處:
    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 什物》:“《合縱記》劇:自古道:‘公不離婆,秤不離砣。’《夢筆生花弦索樂府》:‘水不離波,秤不離砣。’”
    951

    寸步難行

    成語拼音:
    cùn bù nán xíng
    成語解釋:
    寸步:寸步之路;形容距離非常短。①形容走路十分艱難;連很短的路都不容易走。②亦形容陷入窘境;無力擺脫。也作“寸步難移”、“寸步不移”。
    成語出處:
    元 白仁甫《東墻記》:“聽了他凄涼慘切,好教我寸步難行。”
    952

    寸步難移

    成語拼音:
    cùn bù nán yí
    成語解釋:
    見“寸步難行”。
    成語出處: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想當年在小舟中,寸步難移。”
    953

    寸步千里

    成語拼音:
    cùn bù qiān lǐ
    成語解釋:
    寸步:指距離非常短。雖然相距只有寸步,卻如同千里之隔。比喻相見非常困難。
    成語出處:
    唐·盧照鄰《獄中學騷體》:“寸步千里兮相聞,思公子兮日將曛。”
    954

    慘不忍睹

    成語拼音:
    cǎn bù rěn dǔ
    成語解釋:
    睹:看。情景凄慘;使人不忍看下去。
    成語出處:
    清 黃小配《洪秀全演義》:“尸首堆積,慘不忍睹。”
    955

    慘不忍聞

    成語拼音:
    cǎn bù rěn wén
    成語解釋:
    慘:悲慘;凄慘;聞:聽見。悲慘得不忍聽下去。
    成語出處:
    清 陳天華《獅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覓妻,呱呱之聲,草畔溪間,比比皆是,慘不忍聞。”
    956

    慘不忍言

    成語拼音:
    cǎn bù rěn yán
    成語解釋:
    慘:悲慘;言:講,說。不忍心把悲慘情形說出口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數年,百姓死亡流離,如水愈深,如火愈熱,往往赤地千里,炊煙斷絕,易子而食,慘不忍言。”
    957

    尺步繩趨

    成語拼音:
    chǐ bù shéng qū
    成語解釋:
    謂行有準繩,循法度。
    成語出處:
    清·馮桂芬《復莊衛生書》:“以彼其文,豈不周規折矩,尺步繩趨,侍乎否否乎?”
    958

    辭不意逮

    成語拼音:
    cí bù yì dài
    成語解釋:
    辭:言詞;逮:及,到。指言詞不能把意思表達出來
    成語出處:
    宋·劉學箕《詞序》:“至欲作數語以狀風景勝概,辭不意逮,筆隨句閣,良可慨嘆。”
    959

    沉不住氣

    成語拼音:
    chén bù zhù qì
    成語解釋:
    易激動,遇事保持不了冷靜鎮定
    成語出處:
    老舍《正紅旗下》:“作了這么多年的官兒,還是沉不住氣呀!”
    960

    蟬不知雪

    成語拼音:
    chán bù zhī xuě
    成語解釋: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見聞不廣。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伯論·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蟬之不知雪堅。”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