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u的成語 (3714個)

    901

    不足為慮

    成語拼音:
    bù zú wéi lǜ
    成語解釋:
    足:值得;慮:憂。不值得憂慮擔心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衛臻傳》:“且合肥城固,不足為慮。”
    902

    不足為憑

    成語拼音:
    bù zú wéi píng
    成語解釋:
    不足:不值得;憑:憑據;根據。不能當作憑證或根據。也作“不足為據”。
    成語出處:
    宋 劉安世《盡言集 論蔡確作詩譏訕事第六》:“開具乃委曲茍免之詞,不足為憑。”
    903

    不足為奇

    成語拼音:
    bù zú wéi qí
    成語解釋:
    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認為奇怪。多指某種事物或現象很平常;沒有新奇之處。也作“不足為怪”。
    成語出處:
    宋 畢仲游《祭范德孺文》:“人樂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則公不足為奇。”
    904

    不足為外人道

    成語拼音:
    bù zú wéi wài rén dào
    成語解釋:
    不必跟外面的人說。現多用于要求別人不要把有關的事告訴其他的人。
    成語出處:
    晉 陶潛《桃花源記》:“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905

    不足為訓

    成語拼音:
    bù zú wéi xùn
    成語解釋:
    不足:不值得;訓:教導;規范。不值得作為行為的準則或典范。
    成語出處:
    明 胡應麟《詩藪》:“君詩如風螭巨鯨,步驟雖奇,不足為訓。”
    906

    不足為意

    成語拼音:
    bù zú wéi yì
    成語解釋:
    足:值得。不值得介意
    成語出處:
    明 張居正《答鄭范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紛紛之言,不足為意。”
    907

    不知虛實

    成語拼音:
    bù zhī xū shí
    成語解釋:
    虛實:或虛或實,情況。泛指不掌握或虛或實的內部情況
    成語出處:
    《漢晉春秋》:“向者不知虛實,故敗。”
    908

    不值一駁

    成語拼音:
    bù zhí yī bó
    成語解釋:
    不值得批駁。
    成語出處:
    馬識途《清江壯歌》第七章:“至于你哼哼唧唧地說那套忠孝仁愛、禮義廉恥的話兒,是不值一駁的。”
    909

    不贊一詞

    成語拼音:
    bù zàn yī cí
    成語解釋:
    一句話也不說。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孔子世家》:“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
    910

    不贊一辭

    成語拼音:
    bù zàn yī cí
    成語解釋:
    原指文章寫得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一句話也不說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
    911

    不值一顧

    成語拼音:
    bù zhí yī gù
    成語解釋:
    顧:看。不值得一看。形容瞧不起某事物。
    成語出處:
    明 方孝儒《送龔彥佐序》:“夫祿之以天下而系馬千駟,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顧視焉。”
    912

    不知有漢,何論魏晉

    成語拼音:
    bù zhī yǒu hàn,hé lùn wèi jìn
    成語解釋:
    不知道有漢朝,三國魏及晉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長期脫離現實,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也形容知識貧乏,學問淺薄。
    成語出處: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何論魏晉。”
    913

    不足與謀

    成語拼音:
    bù zú yǔ móu
    成語解釋:
    與: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914

    不自由,毋寧死

    成語拼音:
    bù zì yóu,wù nìng sǐ
    成語解釋:
    毋寧:同“無寧”,寧可,不如。如果失去自由、主權,寧可去死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哥哥豈不聞歐美人嘴唇皮掛著的話說道:‘不自由,毋寧死’。”
    915

    不值一錢

    成語拼音:
    bù zhí yī qián
    成語解釋:
    比喻毫無價值。
    成語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臺省 御史大夫被論》:“此兩公俱以直臣起家致大位,晚途遭詬,不值一錢,憲體至是掃地矣。”
    916

    不直一錢

    成語拼音:
    bù zhí yī qián
    成語解釋:
    直:通“值”,價值。比喻毫無價值或無能、品格卑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生平毀程不識不直一錢,今日長者為壽。”
    917

    不值一哂

    成語拼音:
    bù zhí yī shěn
    成語解釋:
    哂:微笑。不值得一笑。指毫無意義或表示輕視
    成語出處:
    魯迅《二心集 非革命的急進革命論者》:“凡大隊的革命軍,必須一切戰士的意識,都十分正確,分明,這才是真的革命軍,否則不值一哂。”
    918

    不值一談

    成語拼音:
    bù zhí yī tán
    成語解釋:
    不值得談論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煙消云散》:“但對胡雪巖來說,這數目太小了,不值一談,所以烏先生佯作不知,默然無語。”
    919

    不左右袒

    成語拼音:
    bù zuǒ yòu tǎn
    成語解釋:
    左右袒:露出左右臂。不偏不倚,保持中立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珊瑚》:“二成又懦,不敢為左右袒。”
    920

    不直一文

    成語拼音:
    bù zhí yī wén
    成語解釋:
    見“不直一錢”。
    成語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愛一文,不直一文。”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