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u的成語 (3714個)

    961

    裁長補短

    成語拼音:
    cái cháng bǔ duǎn
    成語解釋:
    裁:剪裁。指吸收別人長處,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下卷:“安道詩雖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長補短,袁彥伯之亞乎?”
    962

    躊躇不定

    成語拼音:
    chóu chú bù dìng
    成語解釋:
    猶豫不決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操欲立后嗣,躊躇不定。”
    963

    楚楚不凡

    成語拼音:
    chǔ chǔ bù fán
    成語解釋:
    形容人才出眾,不同尋常。
    成語出處:
    清·袁枚《與何獻葵明府書》:“幸為小女擇得一婿,楚楚不凡,差強人意。本求西子,翻得東床,想彼蒼亦‘與這齒者去其角’之意也。”
    964

    躊躇不決

    成語拼音:
    chóu chú bù jué
    成語解釋:
    躊躇:猶豫,遲疑。形容猶猶疑疑地拿不定主意。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四人爭論未定,紹躊躇不決。
    965

    寸草不留

    成語拼音:
    cùn cǎo bù liú
    成語解釋:
    寸草:小草。①一根小草也不給留下。②亦比喻把人斬盡殺絕或把各種東西破壞殆盡;什么也不留下。③比喻把頭發剃得精光。④形容遭到天災人禍后破壞得十分嚴重的景象。
    成語出處:
    宋 樓鑰《攻媿集 英老真贊》:“大地一變,直教寸草不留。”
    966

    長春不老

    成語拼音:
    cháng chún bù lǎo
    成語解釋:
    猶言長生不老。
    成語出處:
    《醒世恒言 李道人獨步云門》:“各要尋幾件希奇禮物上壽,祝他個長春不老。”
    967

    此處不留人,會有留人處

    成語拼音:
    cǐ chǔ bù liú rén,huì yǒu liú rén chǔ
    成語解釋:
    指這里不可居留,自會有可居留的地方。
    成語出處:
    《通俗編》卷十三引《平陳錄》:“張貴妃權寵,沈后經半年不得御。陳主當御沈后處,暫入即還,謂后曰:‘何不見留?’贈以詩曰:‘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處不留人,會有留人處。’”
    968

    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成語拼音:
    cǐ chǔ bù liú rén,zì yǒu liú rén chǔ
    成語解釋:
    指這里不可居留,自會有可居留的地方。
    成語出處:
    《警世恒言 三現身包龍圖斷冤》:“先生道:‘若要奉承人,卦就不準了;若說實話,又惹人怪。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969

    層出不窮

    成語拼音:
    céng chū bù qióng
    成語解釋:
    層:重復;層出:重復地出現;窮:盡。接連不斷地出現;沒有窮盡。有時喻指事物變幻之快。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槐西雜志二》:“天下之巧,層出不窮,千變萬化,豈一端所可盡乎?”
    970

    躊躇不前

    成語拼音:
    chóu chú bù qián
    成語解釋:
    躊躇:遲疑不決的樣子。猶豫不定;不敢前進。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孝武李夫人傳》:“哀裴回以躊躇。”
    971

    踟躇不前

    成語拼音:
    chí chú bù qián
    成語解釋:
    遲疑不決,不敢前進
    成語出處:
    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陌上桑古辭》:“使君從南業,五馬立踟躕。”
    972

    參差不齊

    成語拼音:
    cēn cī bù qí
    成語解釋:
    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齊或水平不一。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下》:“仲尼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壹概諸圣。”
    973

    舛錯不齊

    成語拼音:
    chuǎn cuò bù qí
    成語解釋:
    參差錯雜
    成語出處:
    974

    出塵不染

    成語拼音:
    chū chén bù rǎn
    成語解釋:
    比喻身處污濁的環境而能保持純潔的節操。
    成語出處:
    宋·周敦頤《周濂溪集·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975

    寸草不生

    成語拼音:
    cùn cǎo bù shēng
    成語解釋:
    寸草:一點兒草;生:生長。①形容土地貧瘠;連一點兒草都不長。②亦形容災情嚴重。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若是果有冤枉,著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
    976

    侈侈不休

    成語拼音:
    chǐ chǐ bù xiū
    成語解釋:
    說話沒完沒了;嘮叨
    成語出處:
    沙汀《闖關》:“左嘉很快就把問題拉在自己身上去了,侈侈不休的辯解起來,直到好一陣才把話頭牽開。”
    977

    刺刺不休

    成語拼音:
    cì cì bù xiū
    成語解釋:
    刺刺:多話的樣子。形容說話嘮叨,沒完沒了。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送殷員外序》:“出門惘惘,有離別可憐之色。持被入直三省,丁寧顧婢子,語刺刺不休。”
    978

    參差不一

    成語拼音:
    cēn cī bù yī
    成語解釋:
    形容不整齊或不一致。同“參差不齊”。
    成語出處:
    《南齊書 禮志上》:“至于嗣位之君,參差不一,宜有定制。”《隋書 后妃傳》:“周公定禮,內職始備列焉。秦、漢以下,代有沿革,品秩差次,前史載之詳矣。齊、梁以降,歷魏暨周,廢置益損,參差不一。”
    979

    采椽不斫

    成語拼音:
    cǎi chuán bù zhuó
    成語解釋:
    采:柞木。比喻生活簡樸。
    成語出處:
    《韓非子 五蠹》:“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漢 曹操《度關山》詩:“不及唐堯,采椽不斫。世嘆伯夷,欲以厲俗。”
    980

    船多不礙路

    成語拼音:
    chuán duō bù ài lù
    成語解釋:
    比喻各走各的路,彼此不妨礙。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6回:“自古‘船多不礙港,車多不礙路’,我不肯招他,當初那個怎么招我來?”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