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ing的成語 (599個)

    461

    生老病死

    成語拼音:
    shēng lǎo bìng sǐ
    成語解釋:
    佛教認為出生、衰老、疾病、死亡是人生的“四苦”;后指社會生活中生育、養老、醫療、殯葬等重大生活現象。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 八相變》:“生老病死相煎逼,積財千萬總成空。”
    462

    霜露之病

    成語拼音:
    shuāng lù zhī bìng
    成語解釋:
    因感受風寒而引起的病。
    成語出處: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逎上書歸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
    463

    聲情并茂

    成語拼音:
    shēng qíng bìng mào
    成語解釋:
    并:都;茂:草木豐盛的樣子,引伸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達的感情都很動人。
    成語出處:
    清 珠泉居士《續板橋雜記》:“余于王氏水閣聽演《尋親記 跌包》一出,聲情并茂,不亞梨園能手。”
    464

    十日并出

    成語拼音:
    shí rì bìng chū
    成語解釋:
    ①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個同時出現的太陽。②比喻暴亂并起。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昔者十日并出,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
    465

    授人以柄

    成語拼音:
    shòu rén yǐ bǐng
    成語解釋:
    把劍柄交給別人。比喻將權力交給別人或讓人抓住缺點、失誤,使自己被動。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梅福傳》:“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466

    聲色并厲

    成語拼音:
    shēng sè bìng lì
    成語解釋:
    聲色:聲音和臉色。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敦聲色并厲,欲以威力便從己。”
    467

    盛食厲兵

    成語拼音:
    shèng shí lì bīng
    成語解釋:
    吃飽飯,磨快兵器。比喻做好戰斗準備。
    成語出處:
    《商君書·兵守》:“壯男之軍,使勵食厲兵,陳而待敵。”
    468

    殺生之柄

    成語拼音:
    shā shēng zhī bǐng
    成語解釋:
    殺:殺戮;生:生存;柄:權力。執掌生死大權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公孫弘傳》:“擅殺生之柄,通壅塞之涂,權輕重之數,論得失之道,使遠近情偽必見于上,謂之術。”
    469

    尸位病民

    成語拼音:
    shī wèi bìng mín
    成語解釋:
    尸位:居位而不做事。占著職位而無所作為,使人民受到損害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5回:“如有慢視民瘼者,定行揭帖上幾個,斷不叫這等尸位病民者,得以漏網。”
    470

    喪心病狂

    成語拼音: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成語解釋:
    喪:喪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瘋狂。喪失理智;像發了瘋一樣。形容言行昏亂或兇殘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宋史 范如圭傳》:“如圭獨以書責檜以曲學倍師,忘仇辱國之罪,且曰:‘公不喪心病狂,奈何為此?必遺臭萬世矣。’”
    471

    身心交病

    成語拼音:
    shēn xīn jiāo bìng
    成語解釋:
    交:同時;病:疲憊;困乏。身體和精神都疲憊。
    成語出處:
    魯迅《而已集》:“至于我呢,前年已經四十五歲了,而且早已身心交病,似乎無須這么寶貴生命,思患豫防。”
    472

    深淵薄冰

    成語拼音:
    shēn yuān bó bīng
    成語解釋:
    面對著深淵,腳踩著薄冰。比喻處境危險,心存戒懼。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473

    史魚秉直

    成語拼音:
    shǐ yú bǐng zhí
    成語解釋:
    史魚:名鲉,字子魚,春秋衛國大夫,以直諫著名;直:正直。史魚秉性正直。形容人剛正不阿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衛靈公》:“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
    474

    數罪并罰

    成語拼音:
    shù zuì bìng fá
    成語解釋:
    對前犯數罪的犯人并合處罰
    成語出處:
    475

    添兵減灶

    成語拼音:
    tiān bīng jiǎn zào
    成語解釋:
    嗇兵員,反而減少行軍飯灶。指偽裝士兵逃亡,示弱以欺騙對方。
    成語出處: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吾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
    476

    天兵神將

    成語拼音:
    tiān bīng shén jiàng
    成語解釋:
    比喻英勇善戰,行動迅捷的軍隊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95回:“北軍追趕上來,正在萬分危急,猛見宋寨中一道金光射來,把風砂沖散,那些天兵神將,都亂紛紛墮落陣前。”
    477

    天兵天將

    成語拼音:
    tiān bīng tiān jiàng
    成語解釋:
    舊指天上的軍隊和將領。也比喻本領高強的人們。
    成語出處:
    清 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開場》:“那鯀卻生的兒子,神通廣大,伏虎降龍,手下天兵天將,那等利害。”
    478

    同病相憐

    成語拼音: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成語解釋: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憐:憐惜。
    成語出處:
    漢 趙曄《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子不聞《河上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479

    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成語拼音: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tóng yōu xiāng jiù
    成語解釋:
    憐:憐惜。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成語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子不聞《河上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480

    湯餅之會

    成語拼音:
    tāng bǐng zhī huì
    成語解釋:
    指孩子出生第三天舉行宴會
    成語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三朝洗兒,曰湯餅之會;周歲試周,曰睟盤之期。”
    * bing成語,bing的成語,帶bi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