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的成語 (599個)
-
421
齊驅并驟
- 成語拼音:
- qí qū bìng zhòu
- 成語解釋:
- 見“齊驅并駕”。
- 成語出處:
- 宋·王安石《上邵學士書》:“則韓、李、蔣邵之名,各齊驅并驟,與此金石之刻不朽矣。”
-
422
齊頭并進
- 成語拼音:
- qí tóu bìng jìn
- 成語解釋:
- 幾支隊伍并行前進。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
- 成語出處:
- 周恩來《在上海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實事求是,循序前進,齊頭并進,迎頭趕上。”
-
423
情文并茂
- 成語拼音:
- qíng wén bìng mào
- 成語解釋:
- 形容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文字都很美。
- 成語出處:
- 清·珠泉居士《續板橋雜記·二湯》:“桐邑楊米人曾為二姬作《雙珠記傳奇》,情文并茂。惜尚秘之枕函,余未得而讀之。”
-
424
齊心并力
- 成語拼音:
- qí xīn bìng lì
- 成語解釋:
- 眾人一心,共同努力。亦作“齊心同力”、“朋心合力”、“齊心協力”、“齊心合力”。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7回:“上托兄長虎威,深感眾頭領之德,齊心并力,救拔賤體,肝膽涂地,難以報答。”
-
425
齊足并馳
- 成語拼音:
- qí zú bìng chí
- 成語解釋:
- 馳:疾行,馳驅。并行前進,不分先后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咸以自騁驥騄于千里,仰齊足而并馳。”
-
426
齊足并驅
- 成語拼音:
- qí zú bìng qū
- 成語解釋:
- 謂齊頭并進,不分高下。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彭羕傳》:“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謂卿當與孔明、孝直諸人齊足并驅。”
-
427
輕卒銳兵
- 成語拼音:
- qīng zú ruì bīng
- 成語解釋:
- 輕卒:輕裝的士兵。銳兵:銳利的武器。輕裝勇猛的士兵,手拿鋒利的武器。形容部隊戰斗力很強。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濟上之軍,奉令擊齊,大勝之。輕卒銳兵,長驅至國。”
-
428
切中時病
- 成語拼音:
- qiè zhòng shí bìng
- 成語解釋:
- 切:切合;中:恰好對上;病:害處。指發表的言論正好擊中當時社會的弊病。
- 成語出處:
- 宋 龔明之《中吳紀聞 王彥光》:“彥光時主麗水簿,慨然上疏陳十弊,皆切中時病。”
-
429
熱熬翻餅
- 成語拼音:
- rě áo fān bǐ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情極容易做到。
- 成語出處:
- 《唐宋遺史》:“取幽薊如熱熬翻餅爾。”
-
430
肉薄骨并
- 成語拼音:
- ròu bó gǔ bìng
- 成語解釋:
- 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戰斗的激烈。
- 成語出處:
- 《元史 郝經傳》:“且鄂與漢陽分據大別,中挾巨浸,號為活城,肉薄骨并而拔之,則彼委破壁孤城而去。”
-
431
日出冰消
- 成語拼音:
- rì chū bīng xiāo
- 成語解釋:
- 消:溶解。太陽一出來冰就溶解。形容一下子消失了
- 成語出處:
- 《新編五代史評話·晉史》:“石敬瑭見張守一說了這四句,心下自曉得這意義了,那病忽然更醒,如風行云卷,日出冰消。”
-
432
如履薄冰
- 成語拼音:
- rú lǚ bó bīng
- 成語解釋:
-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
433
如履春冰
- 成語拼音:
- rú lǚ chūn bīng
- 成語解釋:
- 履:踩。好像踩著春天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 成語出處:
- 唐·劉禹錫《讓同平章事表》:“退思塵忝,如履春冰。”
-
434
弱如扶病
- 成語拼音:
- ruò rú fú bìng
- 成語解釋:
- 扶病:支持病體。弱得像支撐著病體一樣。形容身體非常虛弱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7回:“大約騷人詠士以此花紅若施脂,弱如扶病,近乎閨閣風度,故以女命名。”
-
435
若涉淵冰
- 成語拼音:
- ruò shè yuān bī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處境艱險。同“若涉淵水”。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論勵臣之道》:“朕承太上皇亮付托之重,念國家之深恥,志在復讎,八年于茲,若涉淵冰,未知攸濟。”
-
436
枘鑿冰炭
- 成語拼音:
- ruì záo bīng t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物尖銳對立,互不兼容。參見“枘鑿方圓”。
- 成語出處:
-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 南史合宋齊梁陳書十二 顧歡論道佛二家》:“愚謂歡所引道經頗確,老子子即佛,本是一人,故無二法……惟與吾儒,則如枘鑿冰炭之不相合耳。”
-
437
十八般兵器
- 成語拼音:
- shí bā bān bīng qì
- 成語解釋:
- 本指刀槍劍戟等十八種古式兵器。后泛指多種武器。亦比喻多種技能。
- 成語出處:
- 清 郭小亭《濟公全傳》第六十回:“馬靜一瞧,大殿前擺著家伙,十八般兵器,一應俱全。”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若論十八般兵器,我[十三妹]都算拿得起。”
-
438
勢不并立
- 成語拼音:
- shì bù bìng lì
- 成語解釋:
- 勢:情勢,狀況;并立:并存。指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調和
- 成語出處:
- 《晉書·劉琨傳》:“臣與二虜,勢不并立。”
-
439
收兵回營
- 成語拼音:
- shōu bīng huí yíng
- 成語解釋:
- 營:軍隊駐扎的地方。召集正在作戰或值勤的士兵返回軍營。指停止某項工作或活動,把人員召集回來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47回:“二人大戰三百余合,不分勝負,看看天色已晚,各自收兵回營。”
-
440
十病九痛
- 成語拼音:
- shí bìng jiǔ tò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渾身病痛。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回:“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你二嫂子也是三日好兩日不好。”
* bing成語,bing的成語,帶bi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