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ian的成語 (394個)

    201

    離經辨志

    成語拼音:
    lí jīng biàn zhì
    成語解釋:
    讀斷經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成語出處:
    《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
    202

    履機乘變

    成語拼音:
    lǚ jī chéng biàn
    成語解釋:
    猶隨機應變。
    成語出處:
    唐·韋應物《彈棋歌》:“履機乘變安可當,置之死地翻取強。”
    203

    臨機設變

    成語拼音:
    lín jī shè biàn
    成語解釋:
    臨到時機制定應變計劃
    成語出處:
    《北史·侯深傳》:“深臨機設變,是其所長,若總大眾,未必能用。”
    204

    臨機應變

    成語拼音:
    lín jī yìng biàn
    成語解釋:
    機:時機,形勢。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36卷:“不過使兵識將意,將識士情,蓋未論臨機應變,方略不同。”
    205

    臨機制變

    成語拼音:
    lín jī zhì biàn
    成語解釋:
    臨到時機制定應變計劃
    成語出處:
    《周書·陸騰傳》:“必望臨機制變,未敢頂陳。”
    206

    歷歷可辨

    成語拼音:
    lì lì kě biàn
    成語解釋:
    歷歷:分明,清楚。可以清晰地辨別清楚。
    成語出處:
    唐·張讀《宣室志·韓生》:“圉人因尋馬蹤,以天雨新霽,歷歷可辨。”
    207

    臨事制變

    成語拼音:
    lín shì zhì biàn
    成語解釋:
    臨到時機制定應變計劃
    成語出處:
    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臨事制變,困而能通,智者之慮也。”
    208

    龍騰豹變

    成語拼音:
    lóng téng bào biàn
    成語解釋:
    喻議論風發,能言善辯。
    成語出處:
    唐·盧照鄰《五悲·悲才難》:“高談則龍騰豹變,下筆則煙飛霧凝。”
    209

    覽聞辯見

    成語拼音:
    lǎn wén biàn jiàn
    成語解釋:
    指見識多,能說會道
    成語出處:
    漢 袁康《越絕書 外傳紀策考》:“為人覽聞辯見,目達耳通,諸事無所不知。”
    210

    臨危制變

    成語拼音:
    lín wēi zhì biàn
    成語解釋:
    面臨危難時緊急應變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明帝紀》:“司馬懿臨危制變,擒淵可計日待也。”
    211

    龍驤豹變

    成語拼音:
    lóng xiāng bào biàn
    成語解釋:
    喻書法氣勢壯盛而善于變化。
    成語出處:
    唐·張懷瓘《書斷·神品》:“尤善章草,書出諸杜度,故崔瑗云:龍驤豹變,青出于藍。”
    212

    老羞變怒

    成語拼音:
    lǎo xiū biàn nù
    成語解釋:
    老:很。因羞愧惱恨而發怒
    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辭院》:“想因卻奩一事,太激烈了,故此老羞變怒耳。”
    213

    龍行虎變

    成語拼音:
    lóng xíng hǔ biàn
    成語解釋:
    《易·干》:“飛龍在天……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又《革》:“大人虎變。”孔穎達疏:“損益前王,創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煥然可觀,有似虎變,其文彪炳。”后遂以“龍行虎變”喻帝王革故鼎新,創制建業。
    成語出處:
    《易·干》:“飛龍在天……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又《革》:“大人虎變。”孔穎達疏:“損益前王,創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煥然可觀,有似虎變,其文彪炳。”
    214

    莫辨楮葉

    成語拼音:
    mò biàn chǔ yè
    成語解釋:
    莫:不;辨:分辨。不能分辨楮葉的真假。比喻模仿逼真或以假亂真。
    成語出處:
    《韓非子·喻老》:“宋人有為其君以象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豐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
    215

    明辨是非

    成語拼音:
    míng biàn shì fēi
    成語解釋:
    分清楚是和非、正確和錯誤。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與王懿敏公》:“某竊位于此,不能明辨是非,默默茍且,負抱愧恥,何可勝言。”
    216

    摸不著邊

    成語拼音:
    mō bù zháo biān
    成語解釋:
    不著邊際,接觸不到實際問題
    成語出處:
    林予《雁飛塞北》第16章:“這也不是十多年前于團長講給俺老頭子聽的、摸不著邊的事情,這就是出現在老頭子眼前的真情實景啊!”
    217

    馬腹逃鞭

    成語拼音:
    mǎ fù táo biān
    成語解釋:
    《左傳·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后以“馬腹逃鞭”比喻躲脫懲罰。
    成語出處:
    《左傳·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218

    明教不變

    成語拼音:
    míng jiào bù biàn
    成語解釋:
    教令明確,讓老百姓有所適從,便不會發生變亂。
    成語出處:
    《商君書·賞刑》:“夫明賞不費,明刑不戮,明教不變,而民知于民務,國無異俗。”
    219

    漫天遍地

    成語拼音:
    màn shān biàn dì
    成語解釋:
    滿山遍野,形容眾多而密集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88回:“我上高阜處觀望遼兵,其勢浩大,漫天遍地而來。”
    220

    滿山遍野

    成語拼音:
    mǎn shān biàn yě
    成語解釋:
    布滿山嶺田野。形容數量多或范圍廣
    成語出處: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他坐鎮延安,用紅藍鉛筆在地圖上亂畫,我們就滿山遍野亂竄!”
    * bian成語,bian的成語,帶bi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