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的成語 (394個)
-
241
權變鋒出
- 成語拼音:
- quán biàn fēng chū
- 成語解釋:
- 隨機應變,鋒芒畢露。形容言辭辯捷銳利。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朔對向響應,權變鋒出,文章辭令橫無窮,上頗倡優畜之。”
-
242
敲邊鼓
- 成語拼音:
- qiāo biān gǔ
- 成語解釋:
- 比喻從旁幫腔或助勢。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4回:“這話須得你老哥自己去找他,我們旁人只能敲敲邊鼓。”
-
243
千遍萬遍
- 成語拼音:
- qiān biàn wàn bi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次數很多
- 成語出處:
-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第11章:“不管人們在此之前曾經怎樣千遍萬遍地談論戰爭,還是被戰爭惡魔的突然到來震驚了。”
-
244
千變萬化
- 成語拼音:
- qiān biàn wàn huà
- 成語解釋:
- 形容變化非常多;沒有窮盡。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田子方》:“獨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門。公即召而問以國事,千變萬化而不窮。”
-
245
千變萬狀
- 成語拼音:
- qiān biàn wàn zhuàng
- 成語解釋:
- 變化繁多,呈現出各種情狀。
- 成語出處:
- 漢·伶玄《趙飛燕外傳》:“后殿又為溫室、凝缸室、浴蘭室,曲房連檻,飾黃金白玉,以壁為表里,千變萬狀。”
-
246
千變萬軫
- 成語拼音:
- qiān biàn wàn zhěn
- 成語解釋:
- 千變萬化。軫,轉。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詮言訓》:“圣人之接物,千變萬軫,必有不化而應化者。”
-
247
翹辮子
- 成語拼音:
- qiào biàn zǐ
- 成語解釋:
- 清代男人也梳辮子,劊子手殺人時要把辮子提起,翹辮子指殺頭。借指死亡
- 成語出處:
- 艾煊《大江風雷》第三部:“另外一只手,在它鼻子上輕輕一敲,它就翹辮子了。”
-
248
強鳧變鶴
- 成語拼音:
- qiáng fú biàn hè
- 成語解釋:
- 語本《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后以“強鳧變鶴”謂硬把野鴨變作仙鶴。喻濫竽充數,徒多無益。
- 成語出處:
- 語出《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
249
窮工極變
- 成語拼音:
- qióng gōng jí biàn
- 成語解釋:
- 窮:極。形容十分精巧而變化多端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袁宗道傳》:“時復拈筆為制舉義,窮工極變。”
-
250
窮極思變
- 成語拼音:
- qióng jí sī biàn
- 成語解釋:
- 指在窮困艱難的時候,就要想辦法改變現狀。
- 成語出處:
- 宋·程頤:“熱極生風,窮極思變。”
-
251
窮極則變
- 成語拼音:
- qióng jí zé biàn
- 成語解釋:
- 窮:極。指事物到了極點就會發生變化。現指在窮困艱難時,就會想辦法改變現狀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1回:“天下事惟陷之深者,其出愈速,窮極則變,理有固然。”
-
252
遷蘭變鮑
- 成語拼音:
- qiān lán biàn bào
- 成語解釋:
- 語本《孔子家語·六本》:“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后以“遷蘭變鮑”比喻潛移默化。
- 成語出處:
- 語出《孔子家語·六本》:“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
253
棄如弁髦
- 成語拼音:
- qì rú biàn máo
- 成語解釋:
- 弁:古代的帽子;髦:兒童的垂發。比喻毫不可惜地丟棄無用之物
- 成語出處:
- 清·翟灝《通俗編·服飾》:“棄如弁髦,《左傳·昭公九年》:‘豈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
254
七十二變
- 成語拼音:
- qī shí èr biàn
- 成語解釋:
- 變化多端的策略、手法和方法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矛盾論》:“神話中的許多變化,例如《山海經》中所說的‘夸父追日’,《淮南子》中所說的‘羿射九日’,《西游記》中所說的孫悟空七十二變……”
-
255
情隨境變
- 成語拼音:
- qíng suí jìng biàn
- 成語解釋:
- 情況變了,思想感情也隨著變化
- 成語出處:
- 明·袁宏道《敘小修詩》:“曾不知情隨境變,字遂情生。”
-
256
窮則思變
- 成語拼音:
- qióng zé sī biàn
- 成語解釋:
- 行不通沒辦法時就設法改變現狀。
- 成語出處:
- 《周易 系辭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
257
染絲之變
- 成語拼音:
- rǎn sī zhī biàn
- 成語解釋:
- 《墨子·所染》:“捍墨子呴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后因以“染絲之變”比喻本來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環境影響而變得不同。
- 成語出處:
- 《墨子·所染》:“[墨子]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
-
258
識變從宜
- 成語拼音:
- shí biàn cóng yí
- 成語解釋:
- 謂認識事物的變化,靈活地處理問題。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涉務》:“五則使命之臣,取其識變從宜,不辱君命。”
-
259
食辨勞薪
- 成語拼音:
- shí biàn láo xīn
- 成語解釋:
- 形容見識卓越。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術解》:“荀勖嘗在晉武帝坐上食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問之,實用故車腳。”
-
260
十變五化
- 成語拼音:
- shí biàn wǔ huà
- 成語解釋:
- 謂變化多端。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世有祝師及諸幻術,猶能履火蹈刃,種瓜移井,倏忽之間,十變五化。”
* bian成語,bian的成語,帶bia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