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i的成語 (1015個)

    901

    研精畢智

    成語拼音:
    yán jīng bì zhì
    成語解釋:
    猶研精竭慮。
    成語出處:
    明·唐順之《〈右編〉序》:“經國之士,研精畢智,所以因勢而曲為之慮者,雖不可為典要,而亦未嘗無典要也。”
    902

    佯狂避世

    成語拼音:
    yáng kuáng bì shì
    成語解釋:
    佯:假裝。假裝瘋狂以回避世人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41回:“少不得借鑒著佯狂避世,放浪形骸,以為遮飾地步。”
    903

    引律比附

    成語拼音:
    yǐn lǜ bǐ fù
    成語解釋:
    古代法律用語。援引律令,類比定罪。
    成語出處:
    《明律·名例·刑律》:“凡律令該載不盡事理,若斷罪而無正條者,引律比附。”
    904

    有利有弊

    成語拼音:
    yǒu lì yǒu bì
    成語解釋:
    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成語出處:
    陸文夫《被女性化的蘇州人》:“世間事總是有長有短,有利有弊。”
    905

    衣取蔽寒

    成語拼音:
    yī qǔ bì hán
    成語解釋:
    取:選取,采用;蔽:遮往。衣服只求抵御寒冷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訓儉示康》:“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906

    意前筆后

    成語拼音:
    yì qián bǐ hòu
    成語解釋:
    謂先構思成熟,然后下筆,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現。
    成語出處:
    晉·衛鑠《筆陣圖》:“若執筆近而不能緊者,心手不齊,意后筆前者敗;若執筆遠而急,意前筆后者勝。”
    907

    逾墻避命

    成語拼音:
    yú qiáng bì mìng
    成語解釋:
    逾:越過。戰國初魏人段干木回避魏文侯的征召。越墻逃跑,回避被征召。泛指隱士拒絕出仕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喬玄傳》:“段干木逾墻而避文侯之命。”
    908

    有求必應

    成語拼音:
    yǒu qiú bì yìng
    成語解釋: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成語出處:
    唐 李煙《妒神頌》:“所求必應,高山仰止。”
    909

    有其父必有其子

    成語拼音:
    yǒu qí fù bì yǒu qí zǐ
    成語解釋:
    有什么樣的父親一定會有什么樣的兒子。
    成語出處:
    《孔叢子·居衛》:“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910

    仰人鼻息

    成語拼音:
    yǎng rén bí xī
    成語解釋:
    仰:依賴;鼻息:呼吸。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比喻靠人家而生存;必然看人家的臉色行事;而沒有自己的獨立性。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紹傳》:“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猶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
    911

    醫時救弊

    成語拼音:
    yī shí jiù bì
    成語解釋:
    匡正時政的弊病。
    成語出處: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六:“及唐元宗時,宰相姚元崇直奏十事,可以坐銷患害,立致升平,惟慮至尊,未能留意。醫時救弊 ,無出于斯!”
    912

    銀山鐵壁

    成語拼音:
    yín shān tiě bì
    成語解釋:
    比喻十分堅固,不可摧毀的事物。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30卷:“元城在南都,似個銀山鐵壁。”
    913

    營私舞弊

    成語拼音:
    yíng sī wǔ bì
    成語解釋:
    營:謀求;舞:玩弄;弊:壞事。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違法亂紀。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南洋兵船雖然不少,叵奈管帶……營私舞弊,那里還有公事在他心上。”
    914

    營私作弊

    成語拼音:
    yíng sī zuò bì
    成語解釋:
    見“營私舞弊”。
    成語出處:
    清·譚嗣同《代擬上諭》:“總期民隱盡能上達,督撫無從營私作弊為要。”
    915

    殷天蔽日

    成語拼音:
    yīn tiān bì rì
    成語解釋:
    染紅了天,遮住了太陽。形容儀從之盛。
    成語出處:
    《藝文類聚》卷五十:“段穎起于徒中,為并州刺史,有功,后徵還京師,穎乘輕車,介士鼓吹,曲蓋朱旗騎馬,殷天蔽日,連騎相繼數十里。”
    916

    有問必答

    成語拼音:
    yǒu wèn bì dá
    成語解釋:
    有什么問題都給以解答。
    成語出處:
    錢寧《圣人》第17章:“他是陳國太史,兼宮中答應,也是滿腹經綸,一肚子知識之人,博學得到了有問必答、不問也答的地步。”
    917

    有聞必錄

    成語拼音:
    yǒu wén bì lù
    成語解釋:
    聞:聽到的;錄:記錄。凡是聽到的;全部記錄下來。
    成語出處:
    清 張春海《宦海》第11回:“在下做書的更不便無端妄語,信口雌黃,不過照著有聞必錄的例兒,姑且的留資談助。”
    918

    異文鄙事

    成語拼音:
    yì wén bǐ shì
    成語解釋:
    奇字僻典和庸俗淺陋之事
    成語出處:
    919

    一文錢逼死英雄漢

    成語拼音:
    yī wén qián bī sǐ yīng xióng hàn
    成語解釋:
    文:一個銅錢。指錢的作用很重要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23回:“相公年幼,休要妄費了。有時,看這東西不難;沒有時,便一文錢逼死英雄漢。”
    920

    予違汝弼

    成語拼音:
    yú wéi rǔ bì
    成語解釋:
    違:過失;弼:糾正。我有過失,你應幫我糾正
    成語出處:
    《尚書·益稷》:“予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后言。”
    * bi成語,bi的成語,帶b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