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i的成語 (1015個)

    881

    一碧萬頃

    成語拼音:
    yī bì wàn qǐng
    成語解釋:
    形容青綠無際。
    成語出處: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882

    言必信,行必果

    成語拼音: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成語解釋:
    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執然小人哉!”
    883

    游必有方

    成語拼音:
    yōu bì yǒu fāng
    成語解釋:
    要是出游,必須要告辭去處。
    成語出處:
    《論語·里仁》:“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884

    言必有據

    成語拼音:
    yán bì yǒu jù
    成語解釋:
    言:說話;說的話;據:依據;根據。說話必定有依據。
    成語出處:
    魯迅《序言》:“對于歷史小說,則以為博考文獻,言必有據者,縱使有人譏為‘教授小說’,其實是很難組織之作。”
    885

    言必有物

    成語拼音:
    yán bì yǒu wù
    成語解釋:
    指言論或文章內容充實。
    成語出處:
    清·方苞《進〈四書〉〈文選〉表》:“故凡所錄取,皆以發明義理,清真古雅,言必有物為宗。”
    886

    鷹鼻鷂眼

    成語拼音:
    yīng bí yào yǎn
    成語解釋:
    鷂:一種形體像鷹而比鷹小的兇猛的鳥,背灰褐色,以小鳥、小雞為食。形容奸詐兇狠的相貌。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十九章:“我倒是覺得敬軒的那位搖鵝毛扇子的軍師,生得鷹鼻子鷂眼,不是個善良家伙。”
    887

    言必有中

    成語拼音:
    yán bì yǒu zhòng
    成語解釋:
    中:關鍵的地方。不說則已;一說就說到點子上。指說話很中肯。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888

    挹彼注此

    成語拼音:
    yì bǐ zhù cǐ
    成語解釋:
    同“挹彼注茲”。
    成語出處:
    郭沫若《歷史人物·甲申三百年祭》:“假使政治是修明的,那么挹彼注此,損有余以補不足,盡可以用人力來和天災抗衡。”
    889

    一鼻子灰

    成語拼音:
    yī bí zǐ huī
    成語解釋: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成語出處:
    《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890

    一臂之力

    成語拼音:
    yī bì zhī lì
    成語解釋:
    臂:胳膊。比喻給一些力量不大的協助。
    成語出處:
    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報?”
    891

    猿臂之勢

    成語拼音:
    yuán bì zhī shì
    成語解釋:
    猿猴之臂長而且敏捷,能運氣自如。比喻能攻能守,可進可退的作戰形勢
    成語出處:
    《新唐書·李光弼傳》:“不如移軍河陽,北阻澤、潞,勝則出,敗則守,表里相應,賊不得西,此猿臂勢也。”
    892

    有鼻子有眼

    成語拼音:
    yǒu bí zi yǒu yǎn
    成語解釋:
    比喻把虛構的事物說得象真實的一樣。
    成語出處:
    浩然《艷陽天》第64章:“孫桂英心里狐狐疑疑的,聽馬鳳蘭說的有鼻子有眼兒,也就信了。”
    893

    挹彼注茲

    成語拼音:
    yì bǐ zhù zī
    成語解釋:
    挹:舀,汲取;彼:那個;注:灌;茲:這個。把液體從一個容器中舀出,倒入另一個容器。引伸為以有余來彌補不足。
    成語出處:
    《詩經·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
    894

    揚長避短

    成語拼音:
    yáng cháng bì duǎn
    成語解釋:
    揚;發揮;避:回避;避開。發揚長處;避開短處。
    成語出處:
    秦牧《漫記端木蕻良》:“選擇這樣一個題材來寫作,既揚長避短,也施展了抱負。”
    895

    仰承鼻息

    成語拼音:
    yǎng chéng bí xī
    成語解釋:
    仰:倚靠;鼻息:呼吸。依賴別人的呼吸來生活。比喻依賴別人而求得生存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9回:“回省之后,不特通省印委人員仰承鼻息,就是撫臺……有時還讓他三分。”
    896

    由此及彼

    成語拼音:
    yóu cǐ jí bǐ
    成語解釋:
    此:這;這個;彼:那個。由這一現象聯系到那一現象。指分析事物不能孤立地看一種現象;而應把復雜事物聯系起來進行全面考察;層層深入。
    成語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6回:“遇著通曉之人,就虛心請問,由此及彼,銖積寸累,自然日有進益。”
    897

    言多必失

    成語拼音:
    yán duō bì shī
    成語解釋:
    言:話;失:失誤;錯誤。話說得多了;一定有失誤的地方。
    成語出處:
    《鬼谷子 本經符》:“言多必有數短之處。”
    898

    眼觀鼻,鼻觀心

    成語拼音:
    yǎn guān bí,bí guān xīn
    成語解釋:
    古代靜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指精神集中,心不旁騖的神態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紅過耳,眼觀鼻,鼻觀心的答應了一聲。”
    899

    魚貫雁比

    成語拼音:
    yú guàn yàn bǐ
    成語解釋:
    見“魚貫雁行”。
    成語出處:
    清·張岱《陶庵夢憶·揚州清明》:“余所見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擬,然彼皆團簇一塊,如畫家橫披,此獨魚貫雁比,舒長且三十里焉,則畫家之手卷矣。”
    900

    養虎自斃

    成語拼音:
    yǎng hǔ zì bì
    成語解釋:
    見“養虎自嚙”。
    成語出處: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你們養虎自斃,作繭自纏。”
    * bi成語,bi的成語,帶b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