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的成語 (500個)
-
401
三戰三北
- 成語拼音:
- sān zhān sān běi
- 成語解釋:
- 北:敗逃。打三仗,敗三次。形容屢戰屢敗。
- 成語出處:
- 《國語·吳語》:“吳師大北。越之左軍右軍,乃遂涉而從之,又大敗天沒。又郊敗之。三戰三北,乃至于吳。”
-
402
推崇備至
- 成語拼音:
- tuī chóng bèi zhì
- 成語解釋:
- 推崇:推重,敬佩。極其推重和敬佩。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八回:“所談西國政治、藝術,石破天驚,推崇備至,私心竊以為過當。”
-
403
天高聽卑
- 成語拼音:
- tiān gāo tīng bēi
- 成語解釋:
- 卑:低下。原指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間最卑微的地方。舊時稱好的帝王了解民情。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宋微子世家》:“天高聽卑。君有君人之言三,熒惑宜有動。”
-
404
提獎后輩
- 成語拼音:
- tí jiǎng hòu bèi
- 成語解釋:
- 獎:勸勉。提拔勉勵后一代
- 成語出處:
- 《北史·魏收傳》:“然提獎后輩,以名行為先,浮華輕險之徒,雖有才能,弗重也。”
-
405
嘆老嗟卑
- 成語拼音:
- tàn lǎo jiē bēi
- 成語解釋:
- 感嘆年已老大而猶未顯達。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歲莫》詩:“小筑幽棲與拙宜,讀書寫字伴兒嬉,已無嘆老嗟卑意,卻喜分冬守歲時。”
-
406
頭沒杯案
- 成語拼音:
- tóu mò bēi àn
- 成語解釋:
- 頭伏在酒杯和桌子間。比喻盡情歡樂,不拘形跡。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每與人談論,戲弄言誦,盡無所隱,及歡悅大笑,至以頭沒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幘。”
-
407
通南徹北
- 成語拼音:
- tōng nán chè běi
- 成語解釋:
- 謂貫穿南北。
- 成語出處:
- 趙樹理《三里灣》:“又往前走,就看見東山根通南徹北的一條河從北邊的山縫里鉆出來,又鉆進南邊的山縫里去。”
-
408
天南地北
- 成語拼音:
- tiān nán dì běi
- 成語解釋:
- 一個天南;一個地北。形容分離兩地;相隔很遠。也形容地區各不相同。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沉醉東風》:“咫尺的天南地北,要時間月缺花飛。”
-
409
天南海北
- 成語拼音:
- tiān nán hǎi běi
- 成語解釋:
- ①形容距離遙遠的不同地區。②形容(談話)漫無邊際。
- 成語出處:
- 楊朔《熔爐》:“他素來最能關心戰士,天南海北,不管怎樣調皮搗蛋的人,一經他教育改造,都能脫胎換骨。”
-
410
泰山北斗
- 成語拼音:
- tài shān běi dǒu
- 成語解釋:
- 泰山:東岳,在山東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韓愈傳贊》:“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
411
太山北斗
- 成語拼音:
- tài shān běi dòu
- 成語解釋:
- 太山為五岳之首,北斗為眾星所拱,故常用以比喻眾所崇仰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施德操《北窗炙輠》上卷:“歐公在天下如太山北斗,伯修自揣何如,僅更作其序,何不識輕重也。”
-
412
兔死狐悲
- 成語拼音:
- tù sǐ hú bēi
- 成語解釋:
- 兔子死了;狐貍很悲傷。比喻因同類遭遇不幸而悲痛傷感。悲:悲傷。
- 成語出處:
- 元 汪元亨《折桂令 歸隱》曲:“鄙高位羊質虎皮,見非辜兔死狐悲。”
-
413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 成語拼音:
- tù sǐ hú bēi,wù shāng qí lèi
- 成語解釋:
- 兔子死了,狐貍感到悲傷。比喻因同類的失敗或死亡而感到悲傷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9回:“獲曰:‘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吾與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無冤,何故害我?”
-
414
袒胸露背
- 成語拼音:
- tǎn xiōng lù bèi
- 成語解釋:
- 敞開上衣,露出胳膊。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南北史演義》第71回:“湛越加咆哮,迫令宮女褫李氏衣,使她袒胸露背,然后取鞭自撻。”
-
415
位卑言高
- 成語拼音:
- wèi bēi yán gāo
- 成語解釋:
- 指職位低的人議論職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務。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下》:“位卑而言高,罪也。”
-
416
望塵奔北
- 成語拼音:
- wàng chén bēn běi
- 成語解釋:
- 見“望塵奔潰”。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行品》:“望塵奔北,聞敵失魄。”
-
417
忘恩背義
- 成語拼音:
- wàng ēn bèi yì
- 成語解釋:
- 猶忘恩負義。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六回:“只見蔣舒叫曰:“吾已降了魏也!”僉大怒,厲聲罵曰:“忘恩背義之賊,有何面目見天下人乎!”撥回馬復與魏兵接戰。”
-
418
甕盡杯干
- 成語拼音:
- wèng jìn bēi gān
- 成語解釋:
- 原指酒已喝盡。比喻錢已用完。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5卷:“陳秀才那時已弄得甕盡杯干,只得收了心,在家讀書。”
-
419
無名小輩
- 成語拼音:
- wú míng xiǎo bèi
- 成語解釋:
- 對平凡人物的蔑稱。
- 成語出處:
- 《龍圖耳象》第92回:“俺只道是藍驍那廝,原來是個無名小輩!”
-
420
無能之輩
- 成語拼音:
- wú néng zhī bèi
- 成語解釋:
- 笨拙、沒有能力或容易犯錯誤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51回:“岳飛真乃無能之輩。”
* bei成語,bei的成語,帶be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