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ei的成語 (500個)

    361

    窮兇極悖

    成語拼音:
    qióng xiōng jí bèi
    成語解釋:
    悖:違反。做事兇殘不合禮法
    成語出處:
    《宋書·少帝紀》:“義符長嗣,屬當天位,不謂窮兇極悖,一至于此。”
    362

    棄義倍信

    成語拼音:
    qì yì bèi xìn
    成語解釋:
    背離信義。謂不講道義,不守信用。倍,通“背”。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強國》:“古者禹湯本義務信而天下治,桀紂棄義倍信而天下亂。”
    363

    權重秩卑

    成語拼音:
    quán zhòng zhì bēi
    成語解釋:
    權力大官品低。
    成語出處:
    清·俞樾《茶香室續鈔·額外大學士》:“而后有殿閣大學士之設,官止五品,權重秩卑,殊不相稱。”
    364

    人才輩出

    成語拼音:
    rén cái bèi chū
    成語解釋:
    人才:指德才兼備的人或有某種特長的人;輩出:成批地連續出現。有才能的人一批接一批涌來。形容人才一批接一批不斷涌現。
    成語出處:
    清 李漁《閑情偶寄 詞曲 格局第六》:“猶之詩、賦、古文以及時藝,其中人才輩出,一人勝似一人。”
    365

    如芒刺背

    成語拼音:
    rú máng cì bèi
    成語解釋:
    見“如芒在背”。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回:“心下躊躇,坐臥不安,如芒刺背。”
    366

    如芒在背

    成語拼音:
    rú máng zài bèi
    成語解釋:
    形容極度不安。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宣帝始立,謁見高廟,大將軍光從驂乘。上內嚴憚之,若有芒刺在背。”
    367

    人前背后

    成語拼音:
    rén qián bèi hòu
    成語解釋:
    當著人背著人。當面一套背后一套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4卷:“君子周而不比,周是遍,人前背后都如此。”
    368

    茹泣吞悲

    成語拼音:
    rú qì tūn bēi
    成語解釋:
    茹:吃;茹泣:飲泣。形容十分悲痛
    成語出處:
    南朝·齊·王融《畫漢武北伐圖上疏》:“北地殘氓,東部遺老,莫不茹泣吞悲,傾耳戴目,翹心仁政,延首王風。”
    369

    人心向背

    成語拼音:
    rén xīn xiàng bèi
    成語解釋:
    人心:眾人的感情、愿望。向:歸向;擁護。人們的思想有的歸向;有的背離。指人們是擁護還是反對。
    成語出處:
    宋 魏了翁《鶴山文集》:“師老財殫,幣輕物貴,常產既竭,本根易搖,此人心向背之幾也。”
    370

    事半功倍

    成語拼音:
    shì bàn gōng bèi
    成語解釋:
    使用一半的力卻收到成倍的效果。形容費力少;收效大。功:功效。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371

    事倍功半

    成語拼音:
    shì bèi gōng bàn
    成語解釋:
    事:做事;功:功效。用成倍的力;只收到一半的功效。指工作費力大;收效小。
    成語出處:
    《孟子 公孫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372

    蛇杯弓影

    成語拼音:
    shé bēi gōng yǐng
    成語解釋:
    錯誤地認為映在酒杯中的弓影是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況蛇杯弓影,恍惚無憑,而點綴鋪張,宛如目睹。”
    373

    三杯和萬事

    成語拼音:
    sān bēi hé wàn shì
    成語解釋:
    和:緩和。指飲酒可以解脫愁悶消除煩惱
    成語出處:
    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三折:“可不道‘三杯和萬事,一醉解千愁。’”
    374

    束貝含犀

    成語拼音:
    shù bèi hán xī
    成語解釋:
    謂牙齒如緊密排列的貝殼和瓠犀。形容牙齒整齊潔白。
    成語出處:
    元·湯式《一枝花·贈妓素蘭》套曲:“染一枝春色淡,攢兩葉翠痕低,束貝含犀,另一種風流意。”
    375

    塞北江南

    成語拼音:
    sāi běi jiāng nán
    成語解釋:
    原指古涼州治內賀蘭山一帶。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
    成語出處:
    唐·韋蟾《送盧潘尚書之靈武》詩:“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
    376

    樹碑立傳

    成語拼音:
    shù bēi lì zhuàn
    成語解釋:
    樹:建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跡刻在石碑上或寫成傳記;使他的名聲世代流傳下去。現比喻樹立個人威信;抬高個人聲望。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桓彬傳》:“蔡邕等共論序其志,僉以為彬有過人者四……乃共樹碑而頌焉。”
    377

    叔度陂湖

    成語拼音:
    shū dù bēi hú
    成語解釋:
    《后漢書 黃憲傳》:“叔度汪汪若千頃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濁,不可量也。”叔度,黃憲字。后以喻人度量寬大。
    成語出處:
    《后漢書·黃憲傳》:“叔度汪汪若千頃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濁,不可量也。”
    378

    水過鴨背

    成語拼音:
    shuǐ guò yā bèi
    成語解釋:
    比喻事過之后沒有留下一點痕跡。
    成語出處:
    379

    身價百倍

    成語拼音:
    shēn jià bǎi bèi
    成語解釋:
    身價: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指名譽地位一下子大大提高。
    成語出處:
    明 婁紹書《無聲詩史》:“碑碣銘志之石,非公筆不重;斷楮殘煤,聲價百倍。”
    380

    聲價百倍

    成語拼音:
    shēng jià bǎi bèi
    成語解釋:
    聲價:聲望和社會地位。比喻名譽地位大大提高
    成語出處:
    清·姜紹書《無聲詩史·董其昌》:“碑碣銘志之石,非公筆不重,斷楮殘煤,聲價百倍。”
    * bei成語,bei的成語,帶be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