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ei的成語 (500個)

    421

    無偏無陂

    成語拼音:
    wú piān wú bēi
    成語解釋:
    不偏向;不邪曲。
    成語出處:
    《尚書·洪范》:“無偏無陂,遵王之義。”
    422

    望其肩背

    成語拼音:
    wàng qí jiān bèi
    成語解釋:
    形容趕上或達到
    成語出處:
    清·呂留良《與吳孟舉書》:“德器必能脫去凡近,所造日高,非弟所能望其肩背也。”
    423

    望其項背

    成語拼音:
    wàng qí xiàng bèi
    成語解釋:
    見“望其肩項”。
    成語出處:
    清·汪琬《與周處士書》:“言論之超卓雄偉,真有與詩書六藝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項也。”
    424

    無所不備

    成語拼音:
    wú suǒ bù bèi
    成語解釋:
    沒有什么不具備的。
    成語出處:
    《舊唐書·霍王元軌傳》:“夫人有短,所以見其長,至于霍王,無所不備。”
    425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成語拼音:
    wàn shì jù bèi,zhǐ qiàn dōng fēng
    成語解釋:
    一切都準備好了,只差東風沒有刮起來,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準備好了,只差最后一個重要條件了。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426

    違天悖理

    成語拼音:
    wéi tiān bèi lǐ
    成語解釋:
    見“違天逆理”。
    成語出處:
    《明史·王直傳》:“今敵肆猖獗,違天悖理,陛下但宜固封疆,申號令,堅壁清野。”
    427

    違天悖人

    成語拼音:
    wéi tiān bèi rén
    成語解釋:
    違背天理人情。
    成語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八卷:“若浚此舉違天悖人,可取浚頭歸苗傅,不然,一有退縮,悉以軍法從事。”
    428

    文武兼備

    成語拼音:
    wén wǔ jiān bèi
    成語解釋:
    同時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雙全。亦作“文武兼濟”、“文武兼全”。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宣帝紀》:“文武兼備,惟所施設。”
    429

    違信背約

    成語拼音:
    wéi xìn bèi yuē
    成語解釋:
    違:違背。失信于人,背棄約定,毫無信義可言
    成語出處:
    《周書·武帝紀下》:“偽齊違信背約,惡稔禍盈。”
    430

    文修武備

    成語拼音:
    wén xiū wǔ bèi
    成語解釋:
    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規,已符合標準。備:準備完畢。謂文治和軍備都已達到了理想的要求。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十樣錦》第一折:“見如今大開學校,文修武備顯英豪。”
    431

    無一不備

    成語拼音:
    wú yī bù bèi
    成語解釋:
    謂樣樣齊全。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一回:“真是:吃的,喝的,穿的,戴的,無一不精,無一不備。”
    432

    險陂傾側

    成語拼音:
    xiǎn bēi qīng cè
    成語解釋:
    險陂:邪惡不正;傾側:傾斜。指邪惡不正的行為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成相》:“讒人罔極,險陂傾側,此之疑。”
    433

    銜悲茹恨

    成語拼音:
    xián bēi rú hèn
    成語解釋:
    銜:含。茹:吃。胸中藏有悲痛與仇恨。亦作“銜悲蓄恨”。
    成語出處:
    宋·李昉《太平廣記·還冤記》:“尸骸流漂,怨酷無雙,奉違累載,一旦長辭,銜悲茹恨,如何可說,歔欷不能自勝。”
    434

    銜悲蓄恨

    成語拼音:
    xián bēi xù hèn
    成語解釋:
    銜:含著。心里藏著悲痛和仇恨
    成語出處:
    《樂府詩集·蔡琰》:“傷今感昔兮三拍成,銜悲蓄恨兮何時平!”
    435

    項背相望

    成語拼音:
    xiàng bèi xiāng wàng
    成語解釋:
    項:頸項。原指前后相顧。后多形容行人擁擠,接連不斷。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左雄傳》:“監司項背相望,與同疾疢。”
    436

    心肝寶貝

    成語拼音:
    xīn gān bǎo bèi
    成語解釋:
    指十分親密的人或事物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三回:“心肝寶貝,你別跑,你的話我知道一半啦,這有什么害臊呢?”
    437

    興盡悲來

    成語拼音:
    xìng jìn bēi lái
    成語解釋:
    興:興致,興味。高興到了極點,使人悲苦的事就來了
    成語出處:
    唐·王勃《滕王閣序》:“天高地迥,識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知盈虛之有數。”
    438

    銜口墊背

    成語拼音:
    xián kǒu diàn bèi
    成語解釋:
    銜口:給死尸嘴含珍珠等物;墊背:給死尸背上放錢。借指死亡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2回:“鳳姐道:‘我又不等著銜口墊背,忙什么呢!’”
    439

    鄉利倍義

    成語拼音:
    xiāng lì bèi yì
    成語解釋:
    趨向私利,違背正義。鄉,通“向”。倍,通“背”。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鄉利倍義乎!”
    440

    向聲背實

    成語拼音:
    xiàng shēng bèi shí
    成語解釋:
    向往虛名而不求實際;注重傳聞而背離事實。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常人貴遠賤親,向聲背實;又患暗于自見,謂己為賢。”
    * bei成語,bei的成語,帶be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