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的成語 (433個)
-
421
正兒八經
- 成語拼音:
- zhèng ér bā jīng
- 成語解釋:
- 正經,嚴肅而認真
- 成語出處:
- 徐懷中《我們播種愛情》第一章:“我才當了四年騎兵,正兒八經地參加戰斗也才十四五次。”
-
422
專橫跋扈
- 成語拼音:
- zhuān hèng bá hù
- 成語解釋:
- 專斷橫行;蠻不講理(跋扈:霸道;不講道理)。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梁冀傳》:“帝少而聰慧,知冀驕橫,嘗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將軍也。’”
-
423
疐后跋前
- 成語拼音:
- zhì hòu bá qián
- 成語解釋:
- 疐:同“躓”,顛躓;跋:踏,踩。比喻進退兩難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中國國債史》:“兩造交哄,勢極洶洶,我政府疐后跋前,莫知所適。”
-
424
正經八板
- 成語拼音:
- zhèng jīng bā bǎn
- 成語解釋:
- 見“正經八百”。
- 成語出處:
- 陸星兒《北大荒人物速寫》:“鐵娃把孩子塞給了秀娟,披著的棉衣也甩到了炕上,正經八板地坐了起來。”
-
425
正經八本
- 成語拼音:
- zhèng jīng bā běn
- 成語解釋:
- 見“正經八百”。
- 成語出處:
- 郭澄清《大刀記》第十八章:“可是,我們干革命,只要正經八本地干,哪有不忙的時候兒?”
-
426
正經八百
- 成語拼音:
- zhèng jīng bā bǎi
- 成語解釋:
- ①正經的,嚴肅認真的。②猶名副其實。
- 成語出處:
- 張天民《創業》第二章:“秦發憤卻當了真,正經八百地說:‘抗美援朝的時候起的。’”
-
427
杖節把鉞
- 成語拼音:
- zhàng jié bǎ yuè
- 成語解釋:
- 杖節: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將出師,皇帝授予符節,作為權力的象征;鉞:古代兵器。指皇帝授予權力,掌握很大的兵權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王莽傳》:“以太保甄邯為大將軍,受鉞高廟,領天下兵,左杖節,右把鉞,屯城外。”
-
428
專權跋扈
- 成語拼音:
- zhuān quán bá hù
- 成語解釋:
- 跋扈:霸道,不講理。專斷蠻橫,蠻不講理
- 成語出處:
- 《清朝野史大觀·咸豐季年三奸伏誅》:“惟載垣等前后一切專權跋扈情形,謀危社稷,是皆列祖列宗之罪人。”
-
429
雜七碎八
- 成語拼音:
- zá qī suì bā
- 成語解釋:
- 形容十分混雜
- 成語出處: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六章:“有時還背誦一遍雜七爛八的事。”
-
430
雜七雜八
- 成語拼音:
- zá qī zá bā
- 成語解釋:
- 形容東西非常混雜,或事情非常雜亂。
- 成語出處:
- 趙樹理《三里灣》:“里面雜七雜八堆得滿滿的,實在找不下個騰的地方!”
-
431
專擅跋扈
- 成語拼音:
- zhuān shàn bá hù
- 成語解釋:
- 跋扈:霸道,不講理。專斷蠻橫,蠻不講理
- 成語出處:
-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第六章:“太平軍一壞于楊秀清的專擅跋扈,再壞于韋昌輝的瘋狂屠殺,最后壞于洪秀全的任用私人。”
-
432
專恣跋扈
- 成語拼音:
- zhuān zì bá hù
- 成語解釋:
- 跋扈:霸道,不講理。專斷蠻橫,蠻不講理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梁書·田預傳》:“預以行密專恣跋扈,嘗移書諷之。”
-
433
辀張跋扈
- 成語拼音:
- zhōu zhāng bá hù
- 成語解釋:
- 辀張:強橫。形容專橫暴戾
- 成語出處:
- 《晉書·張華傳》:“功在不賞,辀張跋扈,遂措兇逆耳。”
* ba成語,ba的成語,帶ba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