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成語大全 成語列表 (40928個)

    361

    不屈不撓

    成語拼音:
    bù qū bù náo
    成語解釋:
    屈、撓:彎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強暴和困難;十分頑強;決不屈服。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撓)不詘(屈)。”
    362

    百無聊賴

    成語拼音:
    bǎi wú liáo lài
    成語解釋:
    百:泛指多;各個方面;聊賴:憑借;指生活或感情上的寄托。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沒有依托;精神空虛;感覺什么都沒意思。指精神無所寄托。
    成語出處:
    傅専《閣夜》詩:“百無聊賴作詞人,盡許閑愁集一身。”
    363

    臭名遠揚

    成語拼音:
    chòu míng yuǎn yáng
    成語解釋:
    名:名聲;臭名:壞名聲;揚: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也作“丑聲遠播”。
    成語出處:
    《宋書 劉義真傳》:“案車騎將軍義真,兇惡之性,爰自稚弱,咸陽之酷,臭聲遠播。”
    364

    嗤之以鼻

    成語拼音:
    chī zhī yǐ bí
    成語解釋:
    嗤:譏笑。用鼻子發出冷笑聲;表示輕蔑;看不起。也作“以鼻嗤之”。
    成語出處:
    清 頤瑣《黃繡球》第七回:“其初在鄉自立一學校,說于市,市人非之;請于巨紳貴族,更嗤之以鼻。”
    365

    喋喋不休

    成語拼音:
    dié dié bù xiū
    成語解釋:
    喋喋:形容說話的聲音。嘮嘮叨叨;說個不停。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一》:“一俗士言詞猥鄙,喋喋不休,殊敗人意。”
    366

    風塵仆仆

    成語拼音:
    fēng chén pú pú
    成語解釋:
    風塵:指旅行。仆:走路勞累的樣子。旅行艱辛困頓;行路勞累疲乏。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揀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風塵仆仆,到了此時,不免早些歇息。”
    367

    憤憤不平

    成語拼音:
    fèn fèn bù píng
    成語解釋:
    憤憤:像生氣的樣子。因不公平的事而憤怒或不滿。
    成語出處:
    晉 王隱《晉書 桓秘傳》:“秘亦免官,居于宛陵,每憤憤有不平之色。”
    368

    畫蛇添足

    成語拼音:
    huà shé tiān zú
    成語解釋:
    畫蛇時添上腳。喻指徒勞無益;多此一舉。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二》:“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369

    交口稱贊

    成語拼音:
    jiāo kǒu chēng zàn
    成語解釋:
    交口:眾口一辭。異口同聲地稱贊。
    成語出處:
    《元史 王利傳》:“利自幼穎悟,弱冠,與魏初同學,遂齊名,諸名公交口稱譽之。”
    370

    驚心動魄

    成語拼音:
    jīng xīn dòng pò
    成語解釋: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形容令人震驚、感動、緊張之極。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上卷:“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371

    舉足輕重

    成語拼音:
    jǔ zú qīng zhòng
    成語解釋: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方蜀漢相攻,權在將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
    372

    開卷有益

    成語拼音:
    kāi juàn yǒu yì
    成語解釋:
    開卷:打開書本;益:益處;收獲。打開書來看;就會有收獲。
    成語出處:
    晉 陶潛《與子儼等疏》:“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373

    披荊斬棘

    成語拼音:
    pī jīng zhǎn jí
    成語解釋:
    披:撥開;斬:砍斷;荊、棘:叢生多刺的小灌木。撥開荊;砍掉棘。指在創業階段清除阻礙;艱苦奮斗。也指在前進道路上清除各種阻礙;克服各種困難。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馮異傳》:“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
    374

    撲朔迷離

    成語拼音:
    pū shuò mí lí
    成語解釋:
    撲朔:兔腳搔爬;迷離:兔眼半閉。原指難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認不清是男是女。后來形容事情錯綜復雜;不容易看清真相。
    成語出處: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橫吹曲辭五 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75

    無動于衷

    成語拼音:
    wú dòng yú zhōng
    成語解釋:
    衷:內心。絲毫沒有觸動內心。形容對應該動心的事情毫無感觸;漠然置之。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聞之漠然良久,若不能無動于衷者。”
    376

    學富五車

    成語拼音:
    xué fù wǔ chē
    成語解釋:
    學問很多;有五車書。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富:豐富;五車:指五車書;形容書很多。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377

    相形見絀

    成語拼音:
    xiāng xíng jiàn chù
    成語解釋:
    形:比較;見:顯示出;絀:不夠;不足。和同類的事物相比較;顯出不足。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見婁樸,同窗共硯,今日相形見絀。難說心中不鼓動么?”
    378

    一塵不染

    成語拼音:
    yī chén bù rǎn
    成語解釋:
    原為佛教用語。佛家把色、聲、香、味、觸、法叫做“六塵”;說道者不為六塵所玷污;保持心地清靜。形容不受壞思想、壞作風的沾染和腐蝕。也形容環境清靜整潔。
    成語出處:
    宋 張耒《臘初小雪后圃梅開》:“一塵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風露身。”
    379

    優柔寡斷

    成語拼音:
    yōu róu guǎ duàn
    成語解釋:
    優柔:遲疑不決;寡:少;斷:決斷。形容做事拿不定主意;缺少決斷。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亡征》:“緩心而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
    380

    專心致志

    成語拼音:
    zhuān xīn zhì zhì
    成語解釋:
    心里很專一;注意力集中。致:極盡;志:心意;志趣。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 網站提供40929個成語大全和成語列表。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