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成語大全 成語列表 (40928個)

    281

    安然無恙

    成語拼音:
    ān rán wú yàng
    成語解釋:
    安然:平安;恙:疾病;傷害;無恙:沒有疾病、災禍或事故。原指人平安沒有疾病。現泛指經過動亂或災害而平安無事;沒有受到損害。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9卷:“按院照舊供職,陸公安然無恙。”
    282

    飽經風霜

    成語拼音: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成語解釋:
    飽經:充分經歷過;風霜:指艱苦的生活。形容經歷過種種的艱難困苦生活的磨練。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六:“說到這里,他的飽經風霜的發紅的老眼里掉下了淚水了。”
    283

    猝不及防

    成語拼音:
    cù bù jí fáng
    成語解釋:
    猝:突然;出乎意料;防:防備。事情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既不炳燭,又不揚聲,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284

    顫顫巍巍

    成語拼音:
    chàn chàn wēi wēi
    成語解釋:
    震顫而動作不準確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3回:“賈母扶著小丫頭,顫顫巍巍站起來,答應道:‘托娘娘洪福,起居尚健。’”
    285

    刮目相看

    成語拼音:
    guā mù xiāng kàn
    成語解釋:
    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呂蒙傳》:“遂拜蒙母,結友而別”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86

    豁然開朗

    成語拼音:
    huò rán kāi lǎng
    成語解釋:
    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地方開闊;光線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心情十分舒暢。
    成語出處:
    晉 陶潛《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287

    花枝招展

    成語拼音:
    huā zhī zhāo zhǎn
    成語解釋:
    招展:迎風擺動的樣子。像花枝迎風擺動一樣。形容婦女打扮得十分漂亮。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蓬步輕移,如花枝招展一般。”
    288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成語拼音:
    jū gōng jìn cuì,sǐ ér hòu yǐ
    成語解釋:
    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為革命,為人民奮斗終身。
    成語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后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
    289

    筋疲力盡

    成語拼音:
    jīn pí lì jìn
    成語解釋:
    筋:筋骨;疲:疲勞;盡:完。形容非常勞累;力氣已經用盡。也作“力盡筋疲”。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道傍田家》:“筋疲力盡不入腹,未議縣官租稅促。”
    290

    門可羅雀

    成語拼音:
    mén kě luó què
    成語解釋:
    羅雀:設網捕雀。大門前面可設置網捕雀。形容門庭冷落;來的客人很少。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汲鄭列傳》:“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
    291

    默默無聞

    成語拼音:
    mò mò wú wén
    成語解釋:
    默默:沒有聲息;聞:出名。無聲無息;不為人知。
    成語出處:
    明 李楨《剪燈余話》:“而使之昧昧無聞,安得不飲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292

    如雷貫耳

    成語拼音:
    rú léi guàn ěr
    成語解釋:
    貫:穿透。響亮得像雷聲傳進耳朵里。形容人的名聲大。
    成語出處: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聞元帥大名,如雷貫耳。”
    293

    人山人海

    成語拼音:
    rén shān rén hǎi
    成語解釋:
    人多得像大山大海一樣;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特別多。
    成語出處:
    《西胡老人繁勝錄》:“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294

    世態炎涼

    成語拼音:
    shì tài yán liáng
    成語解釋:
    涼:冷淡。指舊社會一些人在別人得勢時百般奉承;別人失勢時就十分冷淡。
    成語出處:
    宋 文天祥《杜架閣》:“世態炎涼甚,交情貴賤分。”
    295

    聞名遐邇

    成語拼音:
    wén míng xiá ěr
    成語解釋:
    遐:遠;邇:近。形容名聲很大,遠近都知道。
    成語出處:
    《南齊書 高帝紀上》:“上流聲議,遐邇所聞。”
    296

    無微不至

    成語拼音:
    wú wēi bù zhì
    成語解釋:
    微:細微;至:到。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
    成語出處:
    宋 魏了翁《辭免督視軍馬乞以參贊軍事從丞相行奏札》:“臣竊念主憂臣辱,義不得辭,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條列事目、調遣將士,凡所以為速發之計者,靡微不周。”
    297

    心驚肉跳

    成語拼音:
    xīn jīng ròu tiào
    成語解釋:
    擔心災禍臨頭;恐慌不安。形容心神不安;極其恐懼。跳:發抖。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爭報恩》:“不知怎么,這一會兒心驚肉戰,這一雙好小腳兒再走也走不動了。”
    298

    以身作則

    成語拼音:
    yǐ shēn zuò zé
    成語解釋:
    身:自身;則:準則;榜樣。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99

    志同道合

    成語拼音:
    zhì tóng dào hé
    成語解釋:
    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志趣一致。志:志向;道:道路;信仰。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陳思王植傳》:“及其見舉于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300

    字正腔圓

    成語拼音:
    zì zhèng qiāng yuán
    成語解釋:
    形容吐字準確;唱腔圓熟。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接著便也說了這一句諺語,字正腔圓,果然是道地的無錫話。”
    * 網站提供40929個成語大全和成語列表。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