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領導的成語 (24個)
-
1
一言堂
- 成語拼音:
- yī yán táng
- 成語解釋:
- 舊時商店表示不二價的匾。現比喻領導缺乏民主作風,獨斷專行,一個人說了算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逐漸不正常,一言堂、個人決定重大問題、個人崇拜、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一類家長制現象,不斷滋長。”
-
2
強將手下無弱兵
- 成語拼音:
- qiáng jiàng shǒu xià wú ruò bīng
- 成語解釋:
- 有本領的將領手下沒有懦弱的兵。比喻好的領導必然能帶出好的部屬。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題連公壁》:“俗語云:‘強將手下無弱兵’,真可信。”
-
3
倡而不和
- 成語拼音:
- chàng ér bù hè
- 成語解釋:
- 倡:同“唱”。和:響應。領唱無人應和。形容有人領導,但無人響應的冷清局面。
- 成語出處:
- 漢·劉安《淮南子·繆稱訓》:“倡而不和,意而不戴。”
-
4
大權旁落
- 成語拼音:
- dà quán páng luò
- 成語解釋:
- 處理重大事情的權力落到旁人手里(多指領導人被架空)。
- 成語出處:
- 明 章懋《辭升尚書疏》:“獨攬朝綱,毋使大權旁落。”
-
5
頂頭上司
- 成語拼音:
- dǐng tóu shàng sī
- 成語解釋:
- 本人或本單位的直接領導人或部門
- 成語出處:
- 鄒韜奮《抗戰以來·“諸葛亮”和“阿斗”搏斗》:“對于我們的‘頂頭上司’,也以極誠懇的態度,商量挽救這一個文化堡壘的辦法。”
-
6
打小報告
- 成語拼音:
- dǎ xiǎo bào gào
- 成語解釋:
- 暗地里向領導反映別人問題
- 成語出處:
- 梁實秋《槐園夢憶》:“這時候有人向香山慈幼院的院長打小報告:‘程季淑不久要結婚了,下半年的聘書最好不要發給她。’”
-
7
高高在上
- 成語拼音:
- gāo gāo zài shàng
- 成語解釋:
- 原指地位高,現在形容領導者脫離實際,脫離群眾。
- 成語出處:
- 《詩經 周頌 敬之》:“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監在茲。”
-
8
官僚主義
- 成語拼音:
- guān liáo zhǔ yì
- 成語解釋:
-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必須注意經濟工作》:“第二,動員群眾的方式,不應該是官僚主義的。”
-
9
近親繁殖
- 成語拼音:
- jìn qīn fán zhí
- 成語解釋:
- 指親緣關系近的家畜個體間交配繁殖。可以用于領導干部在自己權利范圍內任人唯親
- 成語出處:
- 張周《步履艱難的中國》第十章:“某省一位縣委書記說,由于多年的近親繁殖,如果查處一個科級干部,就會得罪半個縣城。”
-
10
能上能下
- 成語拼音:
- néng shàng néng xià
- 成語解釋:
- 謂干部不計較職位高低,不論處于領導崗位或在基層從事實際工作,都能踏踏實實地干。實行能上能下,是對干部職務終身制的一項重要改革。
- 成語出處:
- 丁玲《風雪人間》上卷:“一個共產黨員隨時隨地都是真正的戰士,能上能下,能與人民共患難,同安樂!”
-
11
全國一盤棋
- 成語拼音:
- quán guó yī pán qí
- 成語解釋:
- 指全國各部門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全面安排,互相協作。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前十年為后十年做好準備》:“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比較,它的優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
-
12
強將之下無弱兵
- 成語拼音:
- qiáng jiàng zhī xià wú ruò bīng
- 成語解釋:
- 弱:軟弱。比喻好的領導能帶出好的部屬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強將之下無弱兵。恁樣的姐姐須得恁樣的梅香姐,方為廝稱。”
-
13
日理萬機
- 成語拼音:
- rì lǐ wàn jī
- 成語解釋:
- 理:處理;萬機:紛繁的政務。指帝王宰相每天要處理許許多多的事務。現指國家領導人為國事日夜操勞。
- 成語出處:
- 明 余繼登《典故紀聞》第二卷:“朕日理萬機,不敢斯須自逸,誠思天下大業以艱難得之,必當以艱難守之。”
-
14
上勤下順
- 成語拼音:
- shàng qín xià shùn
- 成語解釋:
- 勤:勤奮。順:順從,服從。作領導的勤奮工作,下面的人就會順從他的領導。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鄆州豀堂詩》:“惟所令之不亦順乎,上勤下順遂濟登茲。”
-
15
身先士卒
- 成語拼音:
- shēn xiān shì zú
- 成語解釋:
- 指作戰時將帥親自沖在士兵的前面;奮勇殺敵。現多用以比喻領導帶頭走在群眾的前面。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當敵勇敢,常為士卒先。”
-
16
天高皇帝遠
- 成語拼音:
- tiān gāo huáng dì yuǎn
- 成語解釋:
- 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權力達不到。現泛指機構離開領導機關遠,遇事自作主張,不受約束。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臺溫處樹旗謠》:“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
-
17
貪天之功
- 成語拼音:
- tān tiān zhī gōng
- 成語解釋:
- 貪:貪圖。把天所成就的功績說成是自己的力量。現指抹殺群眾或領導的力量,把功勞歸于自己。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四年》:“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
-
18
鐵腕人物
- 成語拼音:
- tiě wàn rén wù
- 成語解釋:
- 用意志或性格的力量或軍事手段進行領導或控制的人
- 成語出處:
- 柳建偉《英雄時代》第26章:“大都覺得工人們被陸明挑逗起來的不滿情緒隨著鐵腕人物甩出的那個清脆見血的耳光,基本上算是煙消云散了。”
-
19
挾天子以令天下
- 成語拼音:
-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同“挾天子以令諸侯”。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從。”
-
20
挾天子以令諸侯
- 成語拼音:
-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
- 成語解釋:
- 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 成語出處: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下卷:“挾天子以令諸侯,諸侯必從,然謂之尊君則不可。”
* 關于領導的成語 形容領導的成語 描述領導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