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足足的成語 (290個)
-
221
空谷足音
- 成語拼音:
- kōng gǔ zú yīn
- 成語解釋:
- 谷:山谷。在寂靜的山谷中聽到腳步聲。比喻非常難得的音信或事物。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徐無鬼》:“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
222
裂裳裹足
- 成語拼音:
- liè cháng guǒ zú
- 成語解釋:
- 裂:破裂;裹:包裹。指奔走急切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劉孝標《廣絕交論》:“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棄之長騖。”
-
223
斂手屏足
- 成語拼音:
- liǎn shǒu píng zú
- 成語解釋:
- 縮手止步。形容不敢妄為。
- 成語出處:
-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滇越鐵路問題》:“列強自知理屈,亦漸為之斂手屏足。”
-
224
龍首豕足
- 成語拼音:
- lóng shǒu shǐ zú
- 成語解釋:
- 猶言牛頭不對馬嘴。謂對書義的解釋與原旨相去甚遠,風馬牛不相及。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梁元帝《金樓子·立言》:“龍首豕足,隨時之義;牛頭馬髀,強相附會。”
-
225
累足成步
- 成語拼音:
- lěi zú chéng bù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斷積累,便能成功。
- 成語出處:
- 宋 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九十:“故累足成步,著備成德。”
-
226
履足差肩
- 成語拼音:
- lǚ zú chà jiān
- 成語解釋:
- 足與足,肩與肩相接近,形容極親近。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王道孺《與何炯書》:“豈復得與二三士友,抱接膝之歡,履足差肩,摛綺糓之清文,談希微之道德。”
-
227
摩頂至足
- 成語拼音:
- mó dǐng zhì zú
- 成語解釋:
- 猶摩頂放踵。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吳均《行路難》:“摩頂至足買片言,開胸瀝膽取一顧。”
-
228
馬足車塵
- 成語拼音:
- mǎ zú chē chén
- 成語解釋:
- 喻四處奔波,生活動蕩不定。
- 成語出處:
- 秋瑾《申江題壁》:“馬足車塵知己少,繁弦急管正聲稀。”
-
229
馬足龍沙
- 成語拼音:
- mǎ zú lóng shā
- 成語解釋:
- 指馳騁邊疆,揚威域外。龍沙,塞北沙漠地方。
- 成語出處:
- 曼殊室主人《班定遠平西域》第一幕:“虎頭燕頷,人言萬里之侯;馬足龍沙,胸有千秋之業。”
-
230
彌足珍貴
- 成語拼音:
- mí zú zhēn guì
- 成語解釋:
- 彌和足都是滿的意思,加一起就是十分的意思。彌足珍貴是指某樣東西十分珍貴。
- 成語出處:
-
231
泥足巨人
- 成語拼音:
- ní zú jù rén
- 成語解釋:
- 比喻實際非常虛弱的笨大東西。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憶秦娥·歌劇重上舞臺》:“多威武,泥足巨人,過街老鼠。”
-
232
躡足其間
- 成語拼音:
- niè zú qí ji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參加進去。
- 成語出處:
-
233
傾柯衛足
- 成語拼音:
- qīng kē wèi zú
- 成語解釋:
- 《左傳·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鮑莊子之知不如葵,葵猶能衛其足。’”杜預注:“葵傾葉向日,以蔽其根。”后因以“傾柯衛足”指善于保護自己。
- 成語出處:
- 《左傳·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鮑莊子之知不如葵,葵猶能衛其足。’”杜預注:“葵傾葉向日,以蔽其根。”
-
23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 成語解釋:
- 走一千里路,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是從頭做起,逐步進行的。
- 成語出處:
- 先秦 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235
千里之足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zhī zú
- 成語解釋:
- 原指千里馬。后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
- 成語出處:
-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使驥不得伯樂,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無千里之手矣。”
-
236
七足八手
- 成語拼音:
- qī zú bā shǒu
- 成語解釋:
- 見“七腳八手”。
- 成語出處:
- 沙汀《替身》:“這時候,那個可憐的鹽客,已經在七足八手下打扮好了。”
-
237
翹足而待
- 成語拼音:
- qiáo zú ér dài
- 成語解釋:
- 踮起腳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實現。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大臣內叛,諸侯外反,亡可翹足而待也。”
-
238
蹺足而待
- 成語拼音:
- qiāo zú ér dài
- 成語解釋:
- 踮起腳跟等待。形容短時間內便能見到事情的結果。語出《漢書·高帝紀》:“大臣內畔,諸將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 成語出處:
- 語出《漢書·高帝紀》:“大臣內畔,諸將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
239
企足矯首
- 成語拼音:
- qǐ zú jiǎo shǒu
- 成語解釋:
- 企足:踮起腳后跟;矯:通“翹”,舉起。踮起腳跟抬起頭。比喻殷切地盼望
- 成語出處:
- 宋·呂祖謙《東萊博議》:“巍然被袞,號稱天子,顧乃企足矯首待晉之予奪以為輕重,何其衰也。”
-
240
蹺足抗首
- 成語拼音:
- qiāo zú kàng shǒu
- 成語解釋:
- 踮起腳跟,仰起頭。形容熱切期望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西漢·揚雄《長楊賦》:“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綏,莫不蹺足抗首,請獻厥珍。”
* 關于足足的成語 形容足足的成語 描述足足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