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言言的成語 (698個)

    581

    虛語

    成語拼音:
    kōng yán xū yǔ
    成語解釋:
    虛:虛假。指不實在的話語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吾聞帝賢者有也,空虛語,非所守也,吾不敢當帝位。”
    582

    臨別贈

    成語拼音:
    lín bié zèng yán
    成語解釋:
    分別時贈送勉勵的話或忠告
    成語出處:
    唐 王勃《滕王閣序》:“臨別贈,幸承恩于偉餞。”
    583

    落花無

    成語拼音:
    luò huā wú yán
    成語解釋:
    原來比喻詩的風格典雅。后比喻經受失敗而無怨忿。
    成語出處:
    唐·司空圖《詩品·典雅》:“眠琴綠陰,上有飛瀑。落花無,人淡如菊。”
    584

    冷語

    成語拼音:
    lěng yán lěng yǔ
    成語解釋:
    冷:不熱;冷淡;不溫和。不直接表達其意;從側面或反面說辛辣嘲諷的話。
    成語出處:
    宋 寶林《寶林禪師語錄》:“山門疏,關著門,盡是自家屋里,何須冷冷語,暗地敲人?”
    585

    目動

    成語拼音:
    mù dòng yán sì
    成語解釋:
    謂神色不安,語調失常。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文公十二年》:“使者目動而肆,懼我也,將遁矣。”
    586

    秘而不

    成語拼音:
    mì ér bù yán
    成語解釋:
    見“秘而不露”。
    成語出處:
    晉·干寶《搜神記》第七卷:“騁益憂懼,秘而不。”
    587

    面冷

    成語拼音:
    miàn lěng yán hèng
    成語解釋:
    橫:粗暴。面孔冷漠,說話蠻橫
    成語出處:
    高陽《清宮外史》:“格爾思表示,條約改議,外國尚有之,罪使從古未有。面冷橫。”
    588

    捫虱而

    成語拼音:
    mén shī ér yán
    成語解釋:
    捫:摸。一面用手捉虱子,一面談話。形容不拘細節,隨便談話。亦作“捫虱而談”、“捫虱傾談”。
    成語出處:
    唐·房玄齡《晉書·王猛傳》:“桓溫入關,猛被褐而詣之,一面談當世之事,捫虱而,旁若無人。”
    589

    媒妁之

    成語拼音:
    méi shuò zhī yán
    成語解釋:
    媒妁:說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紹。
    成語出處:
    《孟子 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鉆穴隙相窺,踰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590

    敏于事,慎于

    成語拼音:
    mǐn yú shì,shèn yú yán
    成語解釋:
    敏:奮勉,慎:小心。辦事勤勉,說話謹慎。
    成語出處:
    《論語 學而》:“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
    591

    滿紙空

    成語拼音:
    mǎn zhǐ kōng yán
    成語解釋:
    滿紙都是廢話。形容文章空洞,毫無內容。
    成語出處:
    張庸《章太炎先生問答》:“若二三文人,假一題目,互相研究,滿紙空,何以謂之擾亂治安?”
    592

    巧辯

    成語拼音:
    néng yán qiǎo biàn
    成語解釋:
    形容能說會道,善于辯。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氣英布》第一折:“恰才靈壁之戰,項王遣使征布會,布與龍且有隙,稱病不赴,若得能巧辯之士,說他歸降,縱項王馳還……破項王必矣。”
    593

    之隱

    成語拼音:
    nán yán zhī yǐn
    成語解釋:
    :說;隱:隱衷;隱情;藏在內心深處的事。難以說出口的隱衷。
    成語出處:
    清 錢謙益《跋留庵》:“錢氏少為黨魁,晚托禪悅,生平頗多壹郁難之隱。”
    594

    千夫所如一喙

    成語拼音:
    qiān fū suǒ yán rú yī huì
    成語解釋:
    喙:鳥嘴。形容眾口一辭或文章模式劃一
    成語出處:
    章炳麟《上李鴻章書》:“然其欲連盟中國,以措亞洲舄礎之安,則千夫所如一喙也。”
    595

    情見乎

    成語拼音:
    qíng jiàn hū yán
    成語解釋:
    同“情見乎辭”。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謂為信然”裴松之注:“夫其高吟俟時,情見乎,志氣所存,既已定于其始矣。”
    596

    群居終日,不及義

    成語拼音:
    qún jū zhōng rì,yán bù jí yì
    成語解釋:
    及:涉及;義:正經的道理。指整日在一起,說話不涉及正經道理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衛靈公》:“群居終日,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
    597

    千里結

    成語拼音:
    qiān lǐ jié yán
    成語解釋:
    謂與遠方朋友相約之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獨行傳·范式》:“母曰:‘三年之別,千里結,爾何相信之審邪?”
    598

    八語

    成語拼音:
    qī yán bā yǔ
    成語解釋:
    形容人多語雜。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三回:“妹子一心想笑話,你們七八語,那里還敢理會,實實不曾聽得。”
    599

    措意

    成語拼音:
    qiǎn yán cuò yì
    成語解釋:
    同“遣辭措意”。
    成語出處:
    宋·蘇洵《上歐陽內翰第一書》:“陸贄之文,遣措意,切近的當,有執事之實。”
    600

    肆口

    成語拼音:
    qīng yán sì kǒu
    成語解釋:
    說話輕率、放肆。
    成語出處:
    《舊唐書·張玄素傳》:“近代宋孝武輕肆口,侮弄朝臣,攻其門戶,乃至狼狽。”
    * 關于言言的成語 形容言言的成語 描述言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