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言言的成語 (698個)

    601

    成語拼音:
    qún yán táng
    成語解釋:
    能發揚民主作風,讓人講話,傾聽群眾意見的場所
    成語出處:
    602

    雜語

    成語拼音:
    qióng yán zá yǔ
    成語解釋:
    指各種各樣的說法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5回:“有的說他死有余恨,還該滅他三族,窮搜他的黨羽;窮雜語,激聒個不了。”
    603

    嘖嘖

    成語拼音:
    rén yán zé zé
    成語解釋:
    形容人們議論紛紛。
    成語出處:
    清 黃小配《廿載繁華夢》:“話說王府娶親之日,周女不愿叩拜翁姑,以至一場掃興,任人嘖嘖,他只在房里抽煙。”
    604

    三夫之

    成語拼音:
    sān fū zhī yán
    成語解釋:
    泛指經過多人傳播的流。語本《戰國策 秦策二》:“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墻而走。
    成語出處:
    《戰國策·秦策二》:“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
    605

    十里無真

    成語拼音:
    shí lǐ wú zhēn yán
    成語解釋:
    遠處傳來的消息不可輕信
    成語出處:
    黎汝青《葉秋紅》:“十里無真,總是越傳越玄。”
    606

    拭面容

    成語拼音:
    shì miàn róng yán
    成語解釋:
    拭:擦;拭面:擦去別人吐在自己臉上的唾沫;容:聽取別人意見。泛指接受別人的批評,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五回:“婦人輕喪武夫功,先軫當時怒氣沖,拭面容無慍意,方知嗣伯屬襄公。”
    607

    事無不可對人

    成語拼音:
    shì wú bù kě duì rén yán
    成語解釋:
    :說。沒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公開
    成語出處:
    《宋史·司馬光傳》:“平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者。”
    608

    訛虎

    成語拼音:
    sān yán é hǔ
    成語解釋:
    猶三人成虎。
    成語出處:
    清·秋瑾《致琴文書》:“況三訛虎,眾口鑠金;因積毀銷骨,致他方糊口。”
    609

    詈辱

    成語拼音:
    sì yán lì rǔ
    成語解釋:
    肆:任意妄為,放肆。詈:罵。辱:侮辱。毫無畏懼地侮辱謾罵。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丙志·奉阇梨》:“或得酬謝不滿意,輒肆詈辱。”
    610

    切語

    成語拼音:
    sī yán qiè yǔ
    成語解釋:
    私:秘密;切:貼近。私下里的情話
    成語出處:
    《樂府詩集·近代曲辭·雙帶子》:“私切語誰人念,海燕雙飛繞畫梁。”
    611

    慎行

    成語拼音:
    shèn yán shèn xíng
    成語解釋:
    行都十分小心注意
    成語出處:
    612

    澀于

    成語拼音:
    sè yú yán lùn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遲鈍。
    成語出處:
    《宋書·南郡王義宣傳》:“生而舌短,澀于論。”
    613

    扎語

    成語拼音:
    shāng yán zhā yǔ
    成語解釋:
    。謂說諷刺話。
    成語出處: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卷:“嫂嫂指雞罵狗,傷扎語,家里一天也待不下去了。”
    614

    同日而

    成語拼音:
    tóng rì ér yán
    成語解釋:
    同“同日而論”。
    成語出處:
    《晉書·郗鑒傳》:“及愍懷太子之廢,可謂柔而有正。武秋失節之士,何可同日而!”
    615

    徒托空

    成語拼音:
    tú tuō kōng yán
    成語解釋:
    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話。指只講空話,而不實行。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太史公自序》:“子曰: ‘我欲載之空,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616

    退有后

    成語拼音:
    tuì yǒu hòu yán
    成語解釋:
    當面順從答應,背后進行非議。
    成語出處:
    《尚書·益稷》:“汝無面從,退有后。”
    617

    無忌

    成語拼音:
    tóng yán wú jì
    成語解釋:
    忌:忌諱。兒童講話誠實,縱出不吉之,無須見怪。譏人說話幼稚可笑
    成語出處:
    巴金《家》:“老太爺因為覺群在堂屋里說了不吉利的話,便寫了‘童無忌,大吉大利’的紅紙條,拿出來貼在門柱上。”
    618

    微中

    成語拼音:
    tán yán wēi zhòng
    成語解釋:
    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說話委婉而中肯。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序》:“談微中,亦可以解紛。”
    619

    微中

    成語拼音:
    tán yán wēi zhòng
    成語解釋:
    說話隱微曲折而切中事理。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 督撫 海忠介被糾》:“真所謂譚天微中,可以解紛矣。”
    620

    咽理

    成語拼音:
    tūn yán yān lǐ
    成語解釋:
    指不敢聲張和申辯。
    成語出處:
    《南史·王藻傳》:“其人雖眾,然皆患彰遐邇,事隔天朝,故吞咽理,無敢論訴。”
    * 關于言言的成語 形容言言的成語 描述言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