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言言的成語 (698個)

    501

    兩語

    成語拼音:
    yī yán liǎng yǔ
    成語解釋:
    為數不多的幾句話。
    成語出處:
    《玉嬌梨》第二回:“倒只愁兒子無真實之才,恐怕一兩語露出馬腳。”
    502

    妙道

    成語拼音:
    yào yán miào dào
    成語解釋:
    要:重要,中肯;妙:神妙,深微。中肯的名,深微的道理。
    成語出處:
    漢 枚乘《七發》:“今太子之病,可無藥石針刺灸療而已,可以要妙道說而去也。”
    503

    語妙天下

    成語拼音:
    yán yǔ miào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形容語非常精妙。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賈捐之傳》:“君房下筆,語妙天下。”
    504

    難罄

    成語拼音:
    yī yán nán qìng
    成語解釋:
    罄:盡,完。形容事情曲折復雜,不是一句話能說清楚的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34回:“若再講他們色子場中,如何取巧弄詭之處,真正一難罄,抑且掛一漏萬。”
    505

    成語拼音:
    yī yán táng
    成語解釋:
    舊時商店表示不二價的匾。現比喻領導缺乏民主作風,獨斷專行,一個人說了算
    成語出處:
    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逐漸不正常,一堂、個人決定重大問題、個人崇拜、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一類家長制現象,不斷滋長。”
    506

    為定

    成語拼音:
    yī yán wéi dìng
    成語解釋:
    一句話說定了;不再更改。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賈璉笑道:‘你我一為定。只是我信不過二弟,你是萍蹤浪跡,倘然去了不來,豈不誤了人家一輩子的大事。’”
    507

    為諱

    成語拼音:
    yǐ yán wéi huì
    成語解釋:
    謂人們把說話當作忌諱。形容統治階級對論箝制之嚴。
    成語出處:
    《漢書·梅福傳》:“間者愚民上疏,多觸不急之法,或下廷尉,而死者眾。自陽朔以來,天下以為諱,朝廷尤甚。”顏師古注:“妨人之口,法禁嚴切。”
    508

    無聲

    成語拼音:
    yù yán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想說又說不出來
    成語出處:
    冰心《最后的安息》:“猛然看是惠姑,眉眼動了幾動,只顯出欲無聲欲哭無淚的樣子。”
    509

    無味

    成語拼音:
    yǔ yán wú wèi
    成語解釋:
    空洞干巴沒有味道。形容說話寫文章枯燥無味。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送窮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無味者,皆子之志也。”
    510

    無味,面目可憎

    成語拼音:
    yǔ yán wú wèi,miàn mù kě zēng
    成語解釋:
    憎:厭惡。形容說話枯燥無味,面貌使人厭惡
    成語出處:
    巴金《談》:“她的確是一個‘語無味,面目可憎’的女人。”
    511

    诐行

    成語拼音:
    yín yán wǎng xíng
    成語解釋:
    謂不正當的行。
    成語出處:
    宋·王安石《虔州學記》:“淫诐行詭怪之術,不足以輔世,則無所容乎其時。”
    512

    與心違

    成語拼音:
    yán yǔ xīn wéi
    成語解釋:
    語與心意相違背。
    成語出處:
    《吳子·圖國》:“臣以見占隱,以往察來,主君何與心違?”
    513

    以蔽之

    成語拼音:
    yī yán yǐ bì zhī
    成語解釋:
    蔽:掩覆,引申為概括。用一句話來概括。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詩》三百,一以蔽之,曰:'思無邪。'”
    514

    一動

    成語拼音:
    yī yán yī dòng
    成語解釋:
    一句話和一個行動。也指每句話和每一個行動
    成語出處:
    朱自清《山野掇拾》:“他們于一一動之征,一沙一石之細,都不輕輕放過。”
    515

    一行

    成語拼音:
    yī yán yī xíng
    成語解釋:
    每句話,每個行動。
    成語出處:
    清 馮景《今世說序》:“則夫一一行,傳其人之神,何以異是。”
    516

    庸行

    成語拼音:
    yōng yán yōng xíng
    成語解釋:
    指平平常常的行。
    成語出處:
    《周易 干》:“庸之信,庸行之謹。”
    517

    又止

    成語拼音:
    yù yán yòu zhǐ
    成語解釋:
    想說又停止;不說。常形容有難的苦衷。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語甚凄楚,驚問之,欲而止者再。”
    518

    中事隱

    成語拼音:
    yán zhōng shì yǐn
    成語解釋:
    語雖然委曲卻中正不偏,論事雖然放縱卻隱藏著精深的道理。語出《易·系辭下》:“其曲而中,其事肆而隱。”
    成語出處:
    語出《易·系辭下》:“其曲而中,其事肆而隱。”
    519

    者無罪,聞者足戒

    成語拼音:
    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成語解釋:
    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成語出處:
    《詩經 大序》:“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520

    由衷之

    成語拼音:
    yóu zhōng zhī yán
    成語解釋:
    衷:指內心;本心。出自內心的話。引申為向交談的對方真心實意地敞開心扉;以求得對方的理解、諒解或同情。
    成語出處:
    清·惲敬《辨微論》:“曹操之令,皆由中之也。”
    * 關于言言的成語 形容言言的成語 描述言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