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節節的成語 (150個)

    121

    至誠高

    成語拼音:
    zhì chéng gāo jié
    成語解釋:
    至:最。最忠誠,最高尚的操。形容人品高尚。
    成語出處:
    《魏書·儒林傳·徐遵明傳》:“至誠高,堙沒無聞,朝野人士,相與嗟悼。”
    122

    待士

    成語拼音:
    zhé jié dài shì
    成語解釋:
    指屈己待人。
    成語出處:
    《周書 邵廣傳》:“時晉公護諸子及廣弟杞國公亮等,服玩侈靡,逾越制度,廣獨率由禮則,又折待士,朝野以是稱焉。”
    123

    橫生

    成語拼音:
    zhī jié héng s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在處理問題過程中意外地發生岔子。
    成語出處:
    清薛福成《通籌南洋各島添設領事官保護華民疏》:“洋人每有人命債公等案,均有領事官自理,往往掣我地方官之肘,從前中國各口之枝橫生,亦實由于此。”
    124

    勁氣

    成語拼音:
    zhí jié jìn qì
    成語解釋:
    勁:強。指氣正直,操守剛勁
    成語出處:
    《明史·王廷傳》:“廷守蘇州時,人比之趙清獻,直勁氣,始終無改。”
    125

    禮士

    成語拼音:
    zhé jié lǐ shì
    成語解釋:
    屈己待人,尊重有見識有才能的人
    成語出處:
    《明史·張居正傳》:“時徐階以宿老居首輔,與李春芳皆折禮士。”
    126

    死義

    成語拼音:
    zhàng jié sǐ yì
    成語解釋:
    謂堅守操,為正義而死。
    成語出處:
    宋·蘇軾《上皇帝書》:“前山陽亡徒蘇令,縱橫史士,臨難莫肯仗死義者,以守相威權素奪故也。”
    127

    增收

    成語拼音:
    zēng shōu jié zhī
    成語解釋:
    增加收入,約開支。
    成語出處:
    128

    忠孝

    成語拼音:
    zhōng xiào jié yì
    成語解釋:
    泛指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道德準則。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義,不知妄作邪為。”
    129

    二三其

    成語拼音:
    èr sān qí jié
    成語解釋:
    二三:指不專一。三心二意,沒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專,反復無常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孫盛曰:“語曰弈者舉棋不定猶不勝其偶,況量君之才否二三其,可以推服強鄰,囊括四海者乎?”
    130

    撫掌擊

    成語拼音:
    fǔ zhǎng jī jié
    成語解釋:
    撫掌:拍手。擊:打拍子。①拍手為樂曲打拍子。②拍手表示非常贊賞。
    成語出處:
    《晉書·謝尚傳》:“便著衣幘而舞。導令坐者撫掌擊。”
    131

    邁俗

    成語拼音:
    gāo jié mài sú
    成語解釋:
    邁:超逸。指志高超脫俗
    成語出處:
    《晉書·江統傳》:“惇字思悛,孝友淳粹,高邁俗。”
    132

    改柯易

    成語拼音:
    gǎi kē yì jié
    成語解釋:
    指枝葉凋敗。比喻人品蛻變。同“改柯易葉”
    成語出處:
    李盤《與李仲休》:“凡立身行己,利物濟人,皆吾本分內事,即使磨蝎終身,必不改柯易。”
    133

    虎符龍

    成語拼音:
    hǔ fú lóng jié
    成語解釋:
    虎符:古代銅制虎形兵符;龍:古代邦國使臣用的金制龍形憑證。比喻重要的憑證
    成語出處:
    唐·盧綸《送從叔牧永州》詩:“虎符龍昭歧路,何苦愁為江海人。”
    134

    橫生枝

    成語拼音:
    héng shēng zhī jié
    成語解釋:
    橫生:意外發生的;枝:樹干上長出的枝和;比喻細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意外地插進一些問題;干擾了主要問題的解決。
    成語出處:
    宋 葉適《答少詹書》:“又疑人之不相與,而以為外己,所以枝葉橫生,意見多疑。”
    135

    哀順變

    成語拼音:
    jié āi shùn biàn
    成語解釋:
    抑制哀傷,順應變故。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喪禮,哀戚之至也;哀,順變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136

    進退有

    成語拼音:
    jìn tuì yǒu jié
    成語解釋:
    謂前進后退動作均合法度。
    成語出處:
    唐·王起《昆明池習水戰賦》:“觀乎作軍政,臨武事,進退有,沿回趨利。”
    137

    落花時

    成語拼音:
    luò huā shí jié
    成語解釋:
    春末。
    成語出處: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落花時又逢君。”
    138

    厲行

    成語拼音:
    lì xíng jié yuē
    成語解釋:
    厲:嚴格;認真;行:實行。嚴格認真地實行約。
    成語出處:
    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在去年十一月中共二中全會更著重地提出了厲行約反對浪費的方針以后,幾個月來已經開始發生效果。”
    139

    細行

    成語拼音:
    mò jié xì xíng
    成語解釋:
    謂無關大體的細小行為。
    成語出處:
    宋·陸九淵《與曾宅之書》:“古之所謂小人儒者,亦不過依據末細行以自律。”
    140

    勤儉

    成語拼音:
    qín jiǎn jié yuē
    成語解釋:
    指人勤于勞作而生活簡單儉樸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儉約的雙重生活方式。”
    * 關于節節的成語 形容節節的成語 描述節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