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節節的成語 (150個)
-
101
躬行節儉
- 成語拼音:
- gōng xíng jié jiǎn
- 成語解釋:
- 躬行:親自踐行。親自做到節約勤儉。
- 成語出處:
- 《漢書·霍光傳》:“師受《詩》、《論語》、《孝經》、躬行節儉,慈仁愛人。”
-
102
節變歲移
- 成語拼音:
- jié biàn suì yí
- 成語解釋:
- 節:節令;歲:年。節令變易,年歲轉換
- 成語出處:
- 唐·牛肅《紀聞·牛應貞》:“今節變歲移,臘冬春首,照晴光于效甸,動暄氣于梅柳,水解凍而繞軒,風扇和而入牖。”
-
103
竭誠盡節
- 成語拼音:
- jié chéng jìn jié
- 成語解釋:
- 竭:盡。誠:忠誠。節:節操。表現出最大限度的忠誠與節操。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極諫用外戚封事》:“賴忠正大臣絳侯、朱虛侯等竭誠盡節以誅滅之,然后劉氏復安。”
-
104
節骨眼
- 成語拼音:
- jiē gǔ yǎn
- 成語解釋:
- 比喻關鍵的環節或時機
- 成語出處:
- 王朔《永失我愛》:“別起什么邪念,起也沒用,都到這節骨眼了,滿意不滿意符不符合你那什么夢想也由不得你了。”
-
105
謹身節用
- 成語拼音:
- jǐn shēn jié yòng
- 成語解釋:
- 修身飭行,節省其用。
- 成語出處:
- 《孝經·庶人章》:“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
106
節威反文
- 成語拼音:
- jié wēi fǎn wén
- 成語解釋:
- 節:節制;威:威力,威風;反:同“返”,歸還。節抑威強,復用文理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強國》:“節威反文。案用夫端誠信全之君子治天下焉。”
-
107
每逢佳節倍思親
- 成語拼音:
- měi féng jiā jié bèi sī qīn
- 成語解釋:
- 倍:更加;思:思念。每到節日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
- 成語出處:
-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108
盤根錯節
- 成語拼音:
- pán gēn cuò jié
- 成語解釋:
- 盤:彎曲;錯:交錯;節:枝節。樹根彎曲;枝節交錯。形容縱橫交錯;密密麻麻。也比喻事物關系錯綜繁雜;難以處理。
- 成語出處:
- 晉 袁宏《后漢紀 安帝紀一》:“不遇盤根錯節,無以別堅利,此乃吾立功之秋,怪吾子以此相勞也。”
-
109
屈節辱命
- 成語拼音:
- qū jié rǔ mìng
- 成語解釋:
- 失去了節操,辱沒了使命。
- 成語出處:
- 《漢書·蘇武傳》:“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
-
110
遒文壯節
- 成語拼音:
- qiú wén zhuàng jié
- 成語解釋:
- 遒:強勁有力。形容文辭強勁有力,節奏雄壯
- 成語出處:
-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杜子美》:“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故其裘文壯節,抑揚哀怨。”
-
111
取予有節
- 成語拼音:
- qǔ yù yǒu jié
- 成語解釋:
- 獲取和給予是有節制的,比喻不茍貪得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本經訓》:“取予有節,出入有時。”
-
112
四時八節
- 成語拼音:
- sì shí bā jié
- 成語解釋:
- 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八節: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節氣。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狂歌行贈四兄》:“四時八節還拘禮,女拜弟妻男拜弟。”
-
113
喪身失節
- 成語拼音:
- sàng shēn shī jié
- 成語解釋:
- 身受污辱,失去節操。
- 成語出處:
- 魯迅《小說舊聞鈔·紅樓夢》:“以妙玉之孤潔而橫罹盜窟,并被以喪身失節之名,……并加以嗜利受賕之謗,作者蓋深痛之也。”
-
114
史魚歷節
- 成語拼音:
- shǐ yú lì jié
- 成語解釋:
- 史魚:名鲉,字子魚,春秋衛國大夫,以直諫著名;歷:歷盡;節:節操。史魚歷盡節操。形容堅持操守,忠貞不渝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3回:“史魚歷節,殆無以過也。”
-
115
完名全節
- 成語拼音:
- wán míng quán jié
- 成語解釋:
- 謂名節得以保全。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六卷:“若是同年生并時長,在旁邊聽得,阻攔拉住,不但巫娘子完名全節,就是趙尼姑也保全身軀。”
-
116
興利節用
- 成語拼音:
- xīng lì jié yòng
- 成語解釋:
- 興:興辦。興辦有利的事業,節約花費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雖是興利節用為綱,然也不可太過,要再省上二三百銀子,失了大體統,也不象。”
-
117
修身立節
- 成語拼音:
- xiū shēn lì jié
- 成語解釋:
- 提高自己品德修養,樹立高尚節操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與汝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士之修身立節,而竟不遇知己。”
-
118
虛文縟節
- 成語拼音:
- xū wén rù jié
- 成語解釋:
- 虛:虛假;縟:繁復,繁瑣。虛偽的儀式,繁瑣的禮節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過渡時代論》:“社會既厭三綱壓抑、虛文縟節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風俗之過渡時代也。”
-
119
應節合拍
- 成語拼音:
- yīng jié hé pāi
- 成語解釋:
- ①合乎節拍。②用以比喻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 成語出處:
- 韋君宜《似水流年·一個煉鐵廠的歷史》:“他們一面拉風箱一面唱歌,應節合拍。”
-
120
夷險一節
- 成語拼音:
- yí xiǎn yī jié
- 成語解釋:
- 夷:平坦;節:節操。在平坦與險要地方都是一種節操。比喻處順境與逆境都能恪守節操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竭身命以殉國,經夷險而一節者,忠臣也。”
* 關于節節的成語 形容節節的成語 描述節節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