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自立門戶的成語 (7個)
-
1
自作門戶
- 成語拼音:
- zì zuò mén hù
- 成語解釋:
- 指自己創立派別或結成宗派。同“自立門戶”。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韋云起傳》:“今朝廷之內,多山東人,而自作門戶,更相剡薦,附下罔上,共為朋黨。”
-
2
自立門戶
- 成語拼音:
- zì lì mén hù
- 成語解釋:
- 自己獨立成為一戶人家。指成家自立。多比喻獨立出來;另搞一套。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31回:“要稱我的心,除非自立門戶。”
-
3
傍人門戶
- 成語拼音:
- bàng rén mén hù
- 成語解釋:
- 傍:依傍;靠著。依靠在別人家門庭上。比喻完全依賴別人;不能自主或自立。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東坡志林》第12卷:“桃符怒,往復紛然不已。門神解之曰:‘吾輩不肖,方傍人門戶,何暇爭閑氣耶?’”
-
4
畫疆自守
- 成語拼音:
- huà jiāng zì shǒu
- 成語解釋:
- 疆:境界,邊界。按照已確定下來的區域駐守。比喻樹立門戶或固守門戶之見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和平統一之通電》:“在統一未成之前,四派各畫疆自守……先守和平之約,以企統一之成。”
-
5
獨樹一幟
- 成語拼音:
- dú shù yī zhì
- 成語解釋:
- 單獨打起一面旗號。比喻風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門戶。
- 成語出處:
- 清 袁枚《隨園詩話》:“所以能獨樹一幟者,正為其不襲盛唐窠臼也。”
-
6
傍門依戶
- 成語拼音:
- bàng mén yī hù
- 成語解釋:
- 傍:依傍,靠著;門、戶:家。依靠在別人門庭上。指依賴別人,不能自立
- 成語出處:
- 明·孫仁孺《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盡宇內秦楚燕韓,傍門依戶者,共是俺一家友生。”
-
7
依門傍戶
- 成語拼音:
- yī mén bàng hù
- 成語解釋:
- 謂依附于人而不能自立。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富莫富于常知足》:“無骨力則待人而行,倚勢乃立,東西恃賴耳,依門傍戶,真同仆妾,非賤而何?”又《史綱評要·周紀·威烈王》:“以此猛烈,赴道不難,與世上好人依門傍戶者何啻千里。”
* 關于自立門戶的成語 形容自立門戶的成語 描述自立門戶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