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自然的成語 (149個)

    121

    萬籟俱靜

    成語拼音:
    wàn lài jù jìng
    成語解釋:
    籟:古代的一種簫,泛指聲音;萬籟:界的各種聲音;靜:安靜。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成語出處:
    清·許奉恩《里乘》第三卷:“漏二下,行蹤已絕,萬籟俱靜。”
    122

    無名之樸

    成語拼音:
    wú míng zhī pǔ
    成語解釋:
    亦作“無名之璞”。①道家謂質樸、玄默無為之“道”為“無名之樸”。②未出名的璞玉。喻不為人知的才識之士。
    成語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子》:“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123

    無為之治

    成語拼音:
    wú wéi zhī zhì
    成語解釋:
    指道家順應,不求有所作為的治理方法。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既能奪他們之權,生他們之利,豈不能行無為之治?”
    124

    無憂無慮

    成語拼音:
    wú yōu wú lǜ
    成語解釋:
    無:沒有。沒有任何憂慮。形容心情舒暢
    成語出處:
    元 鄭廷玉《忍字記》第二折:“來,來,來,我做了個草庵中無憂無慮的僧家。”
    125

    修短隨化

    成語拼音:
    xiū duǎn suí huà
    成語解釋:
    修:長;化:造化,舊指界的主宰者,迷信說法指運氣、命運。人的壽命長短,隨造化而定。
    成語出處:
    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126

    行流散徙

    成語拼音:
    xíng liú sǎn xǐ
    成語解釋:
    徙:遷徙。像云行水流似的分散遷徙。指萬物隨規律而變化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運》:“行流散徙,不主常聲。”
    127

    秀色堪餐

    成語拼音:
    xiù sè kān cān
    成語解釋:
    秀色:美女的姿容或的美景;堪:可;餐:吃。形容女子容貌秀麗動人或景色非常美
    成語出處:
    宋·柳永《愛恩深》詞:“黃花開,淡濘細香明艷,盡天與,助秀色堪餐。”
    128

    下學上達

    成語拼音:
    xià xué shàng dá
    成語解釋:
    指學習人情事理,進而認識的法則。
    成語出處:
    《論語 憲問》:“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129

    瀟瀟灑灑

    成語拼音:
    xiāo xiāo sǎ sǎ
    成語解釋:
    指人的舉止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成語出處:
    元·孔文卿《地藏王證東窗事犯》第三折:“三魂兒瀟瀟灑灑,七魄兒怨怨哀哀,一靈兒蕩蕩悠悠。”
    130

    旋轉乾坤

    成語拼音:
    xuán zhuǎn qián kūn
    成語解釋:
    把天地轉動過來。比喻改變大或從根本上改變大局面。乾、坤:古代八卦名稱;分別代表天地。
    成語出處:
    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陛下即位以來,躬親聽斷,旋乾轉坤。”
    131

    吟風弄月

    成語拼音:
    yín fēng nòng yuè
    成語解釋:
    吟:吟詠;指作詩;弄:玩弄;玩賞;泛指景物。吟詠、玩賞風花雪月。原指以風花雪月為題材而寫作;現多指空虛無聊;沒有真情實感;缺乏實際內容的詩人。
    成語出處:
    唐 范傳正《李翰林白墓志銘》:“吟風詠月,席地幕天。”
    132

    鳶飛魚躍

    成語拼音:
    yuān fēi yú yuè
    成語解釋:
    鳶:老鷹。鳥在天空中飛翔;魚在水中跳躍。形容萬物各得其所、放任的樂趣。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
    133

    旖旎風光

    成語拼音:
    yǐ nǐ fēng guāng
    成語解釋:
    旖旎:柔和美麗。柔和而美麗的韻致風采或風景。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一霎時局已到齊,真正是翠繞珠圍,金迷紙醉,說不盡溫柔景象,旖旎風光。”
    134

    一氣渾成

    成語拼音:
    yī qì hún chéng
    成語解釋:
    形容詩文首尾貫通,完滿,不見雕鑿。
    成語出處:
    明·謝榛《四溟詩話》卷四:“以詩志別,分韻得‘秋’字,援筆立就,一氣渾成。”
    135

    鴉雀無聲

    成語拼音:
    yā què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連烏鴉和麻雀的叫聲都沒有。形容環境很靜或形容人們默不作聲;一聲不響。鴉:烏鴉;雀:麻雀。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四卷:“公曰:‘鴉去無聲,運何言聞?’”
    136

    移山倒海

    成語拼音:
    yí shān dǎo hǎi
    成語解釋:
    移動山岳;倒翻大海。比喻改造的偉大氣魄。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6回:“善能移山倒海,慣能撒豆成兵。”
    137

    煙視媚行

    成語拼音:
    yān shì mèi xíng
    成語解釋:
    煙視:微視;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的樣子。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不屈》:“人有新取婦者,婦至,宜安矜,煙視媚行。”
    138

    移山填海

    成語拼音:
    yí shān tián hǎi
    成語解釋:
    移動山岳,填平大海。指仙術法力高超。現多比喻人類征服、改造的偉大力量和氣魄。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二折:“俺眾仙各施神通,移山填海,水盡枯干,教你無處潛藏。”
    139

    移山造海

    成語拼音:
    yí shān zào hǎi
    成語解釋:
    移動山岳,造出大海。比喻人類征服的偉大力量和氣魄。
    成語出處:
    朱德《和何香凝主任〈農村〉原韻》之二:“移山造海志掀天,千萬人民涌向前。”
    140

    以終天年

    成語拼音:
    yǐ zhōng tiān nián
    成語解釋:
    以:表示目的。終:結束,完了。天年:指人的的年壽。指養老送終。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師父只在此間過了,小弟奉養你母子二人,以終天年,多少是好!”
    * 關于自然的成語 形容自然的成語 描述自然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