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自然的成語 (149個)

    101

    聲求氣應

    成語拼音:
    shēng qiú qì yìng
    成語解釋:
    應:應和,共鳴;求:尋找。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比喻志趣相投的人地結合在一起。
    成語出處:
    《周易 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出而萬物睹。”
    102

    水土不伏

    成語拼音:
    shuǐ tǔ bù fú
    成語解釋:
    水土:指地方,引申為環境。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8卷:“大抵此癥,起于飲食失調,兼之水土不伏,食積于小腹之中,凝滯不消,遂至生熱,升至胸中,便覺饑餓。”
    103

    聲應氣求

    成語拼音:
    shēng yìng qì qiú
    成語解釋:
    應:應和,共鳴;求:尋找。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比喻志趣相投的人地結合在一起。
    成語出處:
    《周易 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104

    聽風聽水

    成語拼音:
    tīng fēng tīng shuǐ
    成語解釋:
    形容善于賞玩景色。
    成語出處:
    相傳龜茲國王與樂人于大山間傾聽風和水聲,感興而制樂。唐 王建《霓裳辭》之一:“弟子部中留一色,聽風聽水作《霓裳》。”
    105

    天開圖畫

    成語拼音:
    tiān kāi tú huà
    成語解釋:
    形容景色秀美如畫
    成語出處:
    元·鮮于必仁《折桂令·西山晴雪》:“地展雄藩,天開圖畫,戶削圍屏。”
    106

    天理良心

    成語拼音:
    tiān lǐ liáng xīn
    成語解釋:
    天理:之理,上天主持的公理。良心:舊指人類純真善良之心。指人的天性善心。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7回:“一到院里,只聽鳳姐說道:‘天理良心!我在這屋里熬的越發成了賊了!’”
    107

    天人相應

    成語拼音:
    tiān rén xiāng yìng
    成語解釋:
    指人體與大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變化
    成語出處:
    《靈樞·邪客》:“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108

    天時地利人和

    成語拼音:
    tiān shí dì lì rén hé
    成語解釋:
    指作戰時的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和人心的向背。
    成語出處:
    《孟子 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孫臏兵法 月戰》:“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109

    同聲相應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成語解釋:
    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地結合在一起。
    成語出處:
    《周易 干》:“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
    110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tóng qì xiāng qiú
    成語解釋:
    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地結合在一起。
    成語出處:
    《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
    111

    貪天之功以為己力

    成語拼音: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lì
    成語解釋:
    貪: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把成功的事作為己的功勞。現指攘奪他人的功勞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
    112

    天緣湊合

    成語拼音:
    tiān yuán còu hé
    成語解釋:
    天緣:的機緣。舊時認為男女結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屬巧合。
    成語出處:
    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四折:“這婚姻是天緣湊合。”
    113

    天災地變

    成語拼音:
    tiān zāi dì biàn
    成語解釋:
    界發生的災害變異。
    成語出處:
    《魏書·崔誥傳》:“比年以來,天災地變,都在秦涼。”
    114

    天造地設

    成語拼音:
    tiān zào dì shè
    成語解釋:
    天建造的;地設置的。指的造就和安排。贊美事物形成;不用加工就十分完美。天地:指;造:制作;設:安排。
    成語出處:
    唐 田穎《問道堂后園記》:“回思向所辟諸境,幾若天造地設。”
    115

    天災地妖

    成語拼音:
    tiān zāi dì yāo
    成語解釋:
    界發生的災害怪異。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五儀》:“存亡禍福,皆己而已,天災地妖,不能加也。”
    116

    天真爛漫

    成語拼音:
    tiān zhēn làn màn
    成語解釋:
    純真;毫不造作。多指少年兒童純真可愛。天真:心地單純;不虛偽做作;爛漫:坦率
    成語出處:
    宋 龔開《高馬小兒圖》:“此兒此馬俱可憐,馬高三齒兒未冠,天真爛熳好容儀,楚楚衣裝無不宜。”
    117

    天真爛縵

    成語拼音:
    tiān zhēn làn màn
    成語解釋:
    天真:指人心地善良。形容思想單純、純真、活潑可愛,沒有做作和虛偽
    成語出處:
    茅盾《虹》:“她那種搶先說話的脾氣、頑皮的舉動,處處都露出天真爛縵。”
    118

    天災人禍

    成語拼音:
    tiān zāi rén huò
    成語解釋:
    天:的災害和人為的禍患。也比喻害人精(罵人的話)。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馮玉蘭》第四折:“屠世雄并無此事,敢是另有個天災人禍,假稱屠世雄的么?”
    119

    物競天擇

    成語拼音:
    wù jìng tiān zé
    成語解釋:
    達爾文進化論。謂萬物在優勝劣汰的競爭中,通過變異、遺傳和選擇的發展過程。
    成語出處:
    清·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因為物競天擇的公理,必要順應著那時勢的,才能夠生存。”
    120

    萬籟俱寂

    成語拼音:
    wàn lài jù jì
    成語解釋:
    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萬籟:界萬物發出的種種聲響。
    成語出處:
    唐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詩:“萬賴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 關于自然的成語 形容自然的成語 描述自然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