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空閑的成語 (18個)
-
1
忙里偷閑
- 成語拼音:
- máng lǐ tōu xián
- 成語解釋:
- 偷:抽出;閑:空閑。比喻在繁忙中抽出一點時間。
- 成語出處:
- 宋 黃庭堅《和答趙令同前韻》:“人生政自無閑暇,忙里偷閑得幾回。”
-
2
清閑自在
- 成語拼音:
- qīng xián zì zài
- 成語解釋:
- 清靜空閑,無拘無束。形容生活安閑舒適。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四卷:“晝之所思,夜之所夢,連睡去的魂魄,都是忙的,那得清閑自在。”
-
3
酒余茶后
- 成語拼音:
- jiǔ yú chá hòu
- 成語解釋:
-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 成語出處:
- 魯迅《集外集拾遺 幫助文學與幫閑文學》:“但依我們中國的老眼睛看起來,小說是給人消閑的,是為酒余茶后之用。”
-
4
自暇自逸
- 成語拼音:
- zì xiá zì yì
- 成語解釋:
- 暇:空閑,閑暇;逸:安樂,安閑。自己找空閑安逸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5回:“而乃自暇自逸,惟宮臺是飾,必有危亡之禍矣。”
-
5
敬事不暇
- 成語拼音:
- jìng shì bù xiá
- 成語解釋:
- 敬:恭敬。事:侍奉,為他人效勞。暇:空閑。恭敬地為他人奔走效勞,忙得沒有閑暇之時。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明宗紀》:“時議皆以為安重誨方弄國權,從榮諸王敬事不暇,獨忌從珂威名,每于帝前屢言其短,巧作窺圖,冀能傾陷。”
-
6
席不暇暖
- 成語拼音:
- xí bù xiá nuǎn
- 成語解釋:
- 暇:空閑。連坐席還沒有來得及坐熱就起來了。形容很忙;多坐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
7
食不暇飽
- 成語拼音:
- shí bù xiá bǎo
- 成語解釋:
- 暇:空閑。沒有空好好吃飯。形容整日忙碌,連吃飯也沒空。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進五規狀·保業》:“當是之時,食不暇飽,寢不遑安。”
-
8
茶余酒后
- 成語拼音:
- chá yú jiǔ hòu
- 成語解釋:
- 泛指休息或空閑的時候。
- 成語出處:
- 魯迅《花邊文學 考場三丑》:“人們在茶余酒后作為談資的,大概是這一種。”
-
9
綽有余暇
- 成語拼音:
- chuò yǒu yú xiá
- 成語解釋:
- 綽:寬,緩;暇:空閑。形容態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北史·魏收傳》:“我綽有余暇,山立不動。”
-
10
酒后茶余
- 成語拼音:
- jiǔ hòu chá yú
- 成語解釋:
-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 成語出處:
- 魯迅《而已集 黃花節的雜感》:“從別的地方--如北京,南京,我的故鄉--的例子推想起來,當時大概有若干人痛惜,若干人快意,若干人沒有什么意見,若干人當作酒后茶余的談助的罷。”
-
11
接應不暇
- 成語拼音:
- jiē yìng bù xiá
- 成語解釋:
- 暇:空閑。指美景繁多,來不及觀賞。后多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應付不過來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85回:“普席又要吃酒,未免令人接應不暇了。”
-
12
寢不遑安
- 成語拼音:
- qǐn bù huáng ān
- 成語解釋:
- 遑:空閑。睡覺不能安眠。形容終日操勞忙碌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進五規狀》:“櫛風沐雨,東征西伐,掃除海內,當此之時,食不暇飽,寢不遑安。”
-
13
日不暇給
- 成語拼音:
- rì bù xiá jǐ
- 成語解釋:
- 暇:空閑;給:豐足;夠。每天都沒有一點空閑。形容非常繁忙。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封禪書》:“ 雖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
-
14
日無暇晷
- 成語拼音:
- rì wú xiá guǐ
- 成語解釋:
- 形容沒有一點空閑的時候。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所講的不是嫖經,便是賭局,花天酒地,鬧個不休,車水馬龍,日無暇晷。”
-
15
無是無非
- 成語拼音:
- wú shì wú fēi
- 成語解釋:
- 沒有是與不是。比喻空閑沒有事情
- 成語出處:
- 元·貫石屏《村里迓鼓·隱逸》曲:“冷清清無是無非誦《南華》,就里乾坤大。”
-
16
席不暇溫
- 成語拼音:
- xí bù xiá wēn
- 成語解釋:
- 席:坐席;暇:空閑。連座席還沒有來得及坐熱就起來了。形容很忙,多坐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白孤劍誰托,悲歌自憐,迫于恓惶,席不暇暖。”
-
17
應接不暇
- 成語拼音:
- yìng jiē bù xiá
- 成語解釋:
- 暇。空閑。風景好看;東西好而多;看不過來;或人、事物太多;來不及接待、應付。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
18
自顧不暇
- 成語拼音:
- zì gù bù xiá
- 成語解釋:
- 自己顧自己還來不及(顧:照顧;暇:空閑)。多指無法照顧別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 劉聰載記》:“彼方憂自固,何暇來耶!”
* 關于空閑的成語 形容空閑的成語 描述空閑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