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私私的成語 (115個)

    61

    以公滅

    成語拼音:
    yǐ gōng miè sī
    成語解釋:
    謂出以公心而去掉個人的情或恩怨。
    成語出處:
    《書·周官》:“以公滅,民其允懷。”蔡沈集傳:“以天下之公理,滅一己之情。”
    62

    憂國忘

    成語拼音:
    yōu guó wàng sī
    成語解釋:
    憂:憂慮。憂慮國事,忘記了
    成語出處:
    《古文苑·楚相孫叔敖碑》:“其憂國忘,乘馬三年,不別牝牡。”
    63

    一己之

    成語拼音:
    yī jǐ zhī sī
    成語解釋:
    指個人的心、利。
    成語出處:
    宋·李格非《書洛陽名園記后》:“放乎一己之,自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
    64

    廢公

    成語拼音:
    yǐ sī fèi gōng
    成語解釋:
    由于情而廢棄公務。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六回:“晃回顧眾將,厲聲大叫曰:‘若取得云長首級者,重賞千金!’公驚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國家之事,某不敢以廢公。’言訖,揮大斧直取關公。”
    65

    植黨

    成語拼音:
    yíng sī zhí dǎng
    成語解釋:
    結合黨羽,謀取利。
    成語出處:
    鄭觀應《盛世危言·議院上》:“籍貫不可分,素行不可考,智愚賢否不能一律,則營植黨,沽名罔利之弊生焉。”
    66

    植黨營

    成語拼音:
    zhí dǎng yíng sī
    成語解釋:
    建立小團體;牟取利。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4回:“一邊是一味的向家庭植黨營,去作那罔人勾當。”
    67

    中正無

    成語拼音:
    zhōng zhèng wú sī
    成語解釋:
    中正:正直。端莊正直,不存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五輔》:“為人君者中正而無,為人臣者忠信而不黨。”
    68

    秉公滅

    成語拼音:
    bǐng gōng miè sī
    成語解釋:
    秉:掌握,主持。主持公道,滅除
    成語出處:
    明 張居正《答鄭范溪書》:“今不務為秉公滅,振廢起墜。”
    69

    秉公無

    成語拼音:
    bǐng gōng wú sī
    成語解釋:
    秉:掌握,主持。指做事公道不攙雜
    成語出處: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73回:“以明天地鬼神,秉公無,但有報應輕重遠近之別耳。”
    70

    出公忘

    成語拼音:
    chū gōng wàng sī
    成語解釋:
    出于公心忘掉情。
    成語出處:
    清·梅曾亮《送周石生序》:“非出公忘、盡掃刮同異恩怨、屏置城府外,不足稱朝廷委任、寄耳目之意。”
    71

    骨肉

    成語拼音:
    gǔ ròu sī qíng
    成語解釋: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關系。比喻至親之間的深厚感情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不妨啟請內廷鑾輿入其第,庶可盡骨肉情,共享天倫之樂事。”
    72

    剛正無

    成語拼音:
    gāng zhèng wú sī
    成語解釋:
    剛:剛直;正:正直。剛直方正而沒有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27回:“為人剛正無,不輕一笑。”
    73

    假公營

    成語拼音:
    jiǎ gōng yíng sī
    成語解釋:
    見“假公濟”。
    成語出處:
    《元典章·進表》:“在外諸司不詳站赤生受指,以進表為由,假公營,濫行給驛。”
    74

    角巾

    成語拼音:
    jiǎo jīn sī dì
    成語解釋:
    脫掉官服,戴上頭巾,居住在宅。指閑居不仕。
    成語出處:
    《晉書 王濬傳》:“卿旋旆之日,角巾第,口不言平吳之事。”
    75

    棄公營

    成語拼音:
    qì gōng yíng sī
    成語解釋:
    丟棄公益,謀求利。
    成語出處:
    《元史·泰定帝紀》:“四方代祀之使,棄公營,多不誠潔,以是神不諳格,請慎擇之。”
    76

    切切

    成語拼音:
    qiè qiè sī yǔ
    成語解釋:
    下小聲說話。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語。”
    77

    淑弟子

    成語拼音:
    sī shū dì zǐ
    成語解釋:
    下;淑:善。對自己所敬仰而不能從學的前輩的自稱。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下》:“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淑諸人也。”
    78

    相傳授

    成語拼音:
    sī xiāng chuán shòu
    成語解釋:
    :不公開。下傳授本領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8回:“他恐鄰國再把音韻學去,更難出人頭地,因此禁止國人,毋許相傳授。”
    79

    相授受

    成語拼音:
    sī xiāng shòu shòu
    成語解釋:
    指不是公開的給予和接受。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52回:“交與你執著,才有個憑據,你才放心。那有我兩個人相授受的呢?”
    80

    心妄念

    成語拼音:
    sī xīn wàng niàn
    成語解釋:
    :利己;妄:虛妄,不實。為個人利益打算的種種想法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4回:“心里并不曾有一毫心妄念,不知此中怎的便如萬馬奔馳一般,早跳下炕來了。”
    * 關于私私的成語 形容私私的成語 描述私私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