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私私的成語 (115個)

    21

    結黨營

    成語拼音:
    jié dǎng yíng sī
    成語解釋:
    營:謀求。互相組成小集團;為謀得個人利而干壞事。也作“植黨營。”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宰相植黨營,孤負任使。”
    22

    賣公營

    成語拼音:
    mài gōng yíng sī
    成語解釋:
    指出賣公眾利益以謀求個人
    成語出處:
    《魏書 趙黑傳》:“高官祿厚,足以自給,賣公營,本非情愿。”
    23

    奉公

    成語拼音:
    miè sī fèng gōng
    成語解釋:
    滅:消滅。消滅念,一心為公
    成語出處:
    唐·元稹《崔倰授尚書戶部侍郎制》:“辟名用物者逃無所入,滅奉公者得以自明。”
    24

    損公肥

    成語拼音:
    sǔn gōng féi sī
    成語解釋:
    損害公家的利益而使人獲利。
    成語出處:
    《新華月報》1979年第1期:“在群眾中,有些人損公肥,無理取鬧。”
    25

    托公報

    成語拼音:
    tuō gōng bào sī
    成語解釋:
    借公事報怨。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杜周傳》:“方進終不舉白,專作威福,阿黨所厚,排擠英俊,托公報,橫厲無所畏忌。”
    26

    鐵面無

    成語拼音:
    tiě miàn wú sī
    成語解釋:
    形容公正嚴明;不講情面。鐵面:比喻剛直無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個‘監社御史’,鐵面無才好。”
    27

    舞弊營

    成語拼音:
    wǔ bì yíng sī
    成語解釋:
    舞:玩弄;弊:指壞事;營:謀求。因圖謀利而玩弄欺騙手段做犯法的事。
    成語出處:
    《漢書 翟方進傳》:“施奏咸與逄信邪枉貪污,營多利。”
    28

    玩法徇

    成語拼音:
    wán fǎ xùn sī
    成語解釋:
    玩:忽視;徇:曲從情。不顧公理王法,曲從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4卷:“聞知你公正廉能,不肯玩法徇……你與我把這事情用心問斷。”
    29

    舞弊

    成語拼音:
    xùn sī wǔ bì
    成語解釋:
    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人關系而弄虛作假;做不合法規的事。徇:依從;舞弊:用欺騙的方法做違反法規的事。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83回:“誰想這伙官員,貪濫無厭,徇舞弊,克減酒肉。”
    30

    以權謀

    成語拼音:
    yǐ quán móu sī
    成語解釋:
    以:憑借;權:權力;權勢;謀:謀求;謀取;利。憑著權利謀取利。
    成語出處:
    鄧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有的黨政機關設了許多公司,把國家撥的經費拿去做生意,以權謀,化公為。”
    31

    害公

    成語拼音:
    yǐ sī hài gōng
    成語解釋:
    謂因情而損害公道或公德。
    成語出處:
    《韓詩外傳》卷一:“楚白公之難,有莊之善者,辭其母,將死君……比至朝,三廢車中。其仆曰:‘子懼,何不反也?’曰:‘懼,吾也;死君,吾公也。吾聞君子不以害公。’遂往死之。”
    32

    舞弊

    成語拼音:
    yíng sī wǔ bì
    成語解釋:
    營:謀求;舞:玩弄;弊:壞事。為了謀求利而玩弄欺騙手段;違法亂紀。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南洋兵船雖然不少,叵奈管帶……營舞弊,那里還有公事在他心上。”
    33

    飽其

    成語拼音:
    bǎo qí sī náng
    成語解釋:
    飽:滿足;囊:口袋。指非法侵吞錢財,裝入自己腰包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3回:“他又并不將此款歸入公家,一律飽其囊。”
    34

    其利

    成語拼音:
    bù sī qí lì
    成語解釋:
    有。不把利益據為己有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形勢解》:“不伐其功,不其利。”
    35

    床笫之

    成語拼音:
    chuáng zǐ zhī sī
    成語解釋:
    笫:竹編的床席。床笫:床鋪。指閨房之內或夫婦間的話、事。
    成語出處:
    漢 孔鮒《孔叢子 答問》:“凡若晉侯驪姬床笫之,房中之事,不得掩焉!”
    36

    立公

    成語拼音:
    fèi sī lì gōng
    成語解釋:
    為公。
    成語出處:
    《戰國策·燕策一》:“寡人聞太子之義,將廢而立公,飭君臣之義,正父子之位。”
    37

    官報

    成語拼音:
    guān bào sī chóu
    成語解釋:
    官:公事。借助公事以泄憤。
    成語出處:
    元 施惠《幽閨記 圖形追捕》:“這狗骨頭,我倒替你官報仇!叫左右拿下去打!”
    38

    國耳忘家,公耳忘

    成語拼音:
    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
    成語解釋:
    為了公事而忘記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生。”
    39

    國爾忘家,公爾忘

    成語拼音:
    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
    成語解釋:
    為了公事而忘記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成語出處:
    魯迅《兩地書》:“而當時改革的人,個個似乎有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一種國爾忘家,公爾忘的氣概。”
    40

    公而忘,國而忘家

    成語拼音:
    gōng ér wàng sī,guó ér wàng jiā
    成語解釋:
    為了公事而忘記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國而忘家。’”
    * 關于私私的成語 形容私私的成語 描述私私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