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私私的成語 (115個)
-
41
公耳忘私,國耳忘家
- 成語拼音:
- gōng ěr wàng sī,guó ěr wàng jiā
- 成語解釋:
-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生。”
-
42
公私分明
- 成語拼音:
- gōng sī fēn míng
- 成語解釋:
- 公家的與私人的界限十分清楚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要敢說真話,反對說假話,不務虛名,多做實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則換人情。”
-
43
公私交困
- 成語拼音:
- gōng sī jiāo kùn
- 成語解釋:
- 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 成語出處:
- 《明史·食貨志六》:“虛糜干沒,公私交困焉。”
-
44
化公為私
- 成語拼音:
- huà gōng wéi sī
- 成語解釋:
- 將公有財產化為私有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六回:“但是武營里的習氣,所有的兵丁平時是從不習練;而且還要克扣糧餉,化公為私。”
-
45
兼愛無私
- 成語拼音:
- jiān ài wú sī
- 成語解釋:
- 泛愛大眾,對人沒有私心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道》:“中心物愷,兼愛無私,此仁義之情也。”
-
46
假公濟私
- 成語拼音:
- jiǎ gōng jì sī
- 成語解釋:
- 假:借;濟:補益;助。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
47
借公行私
- 成語拼音:
- jiè gōng xíng sī
- 成語解釋:
- 借公事的名義謀取私利。
- 成語出處:
-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第一卷:“見善忘舉者妒,知惡不劾者比,依違是非者譎,借公行私者佞。”
-
48
竊竊私議
- 成語拼音:
- qiè qiè sī yì
- 成語解釋:
- 竊竊:偷偷;私:私下;議:議論。背地里小聲議論。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一干人正在那里竊竊私議。”
-
49
竊竊私語
- 成語拼音:
- qiè qiè sī yǔ
- 成語解釋:
- 私:私下;背地里。指背著人悄悄地說話。
- 成語出處:
- 宋 蘇舜欽《上范公參政書》:“時尚竊竊私語,未敢公然言之。”
-
50
切切私議
- 成語拼音:
- qiè qiè sī yì
- 成語解釋:
- 切:通“竊”;切切:暗中,私下。指私下小聲說話
- 成語出處:
-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44回:“替子富另燒一口,為此對躺在煙榻上,切切私議。”
-
51
私仇不及公
- 成語拼音:
- sī chóu bù jí gōng
- 成語解釋:
- 及:到。雖有私人仇恨而不傷害公家之事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廢過,惡不去善,義之經也。”
-
52
私恩小惠
- 成語拼音:
- sī ēn xiǎo huì
- 成語解釋:
- 私:個人的;惠:好處,實惠。私人間的小恩小惠
- 成語出處: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飾邪》:“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莊公十年》:“小惠未遍,民弗從也。”
-
53
私心雜念
- 成語拼音:
- sī xīn zá niàn
- 成語解釋:
- 為個人利益打算的種種念頭。
- 成語出處:
- 郭小川《憶延安》:“在向陽的山坡上點起斗爭火焰,掃蕩著私心雜念,改造著資產階級的世界觀。”
-
54
私鹽私醋
- 成語拼音:
- sī yán sī cù
- 成語解釋:
- 私:秘密。比喻不敢公開見人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2回:“我在那邊睡也非為別的,因越了不過李大姐情,一兩夜不在那邊歇了,他守靈兒,誰和他有私鹽私醋?”
-
55
托公行私
- 成語拼音:
- tuō gōng xíng sī
- 成語解釋:
- 猶言假公濟私。假借公家的名義,謀取私人的利益。
- 成語出處:
- 唐·劉肅《大唐新語·極諫》:“而乃馮附城社,蔽虧日月,托公行私,交游群小。”
-
56
枉法徇私
- 成語拼音:
- wǎng fǎ xùn sī
- 成語解釋:
- 指官吏違法亂紀,包庇壞人壞事。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4卷:“聞知你公正廉能,不肯枉法徇私。”
-
57
枉法營私
- 成語拼音:
- wǎng fǎ yíng sī
- 成語解釋:
- 枉:歪曲,違反。指曲解破壞法律以謀私利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5回:“誠為枉法營私,原王章所不宥。”
-
58
無私有弊
- 成語拼音:
- wú sī yǒu bì
- 成語解釋:
- 私:私心;弊:欺騙、蒙混的事情。因處在嫌疑之地,雖然沒有私弊,但容易被人猜疑。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活地獄》第26回:“可是這個風聲出去,人家一定說是無私有弊。”
-
59
言不及私
- 成語拼音:
- yán bù jí sī
- 成語解釋:
- 言談之中不涉及個人私事。比喻為官忠心,一心為國
- 成語出處:
- 唐·房玄齡《晉書·王湛傳》:“臨終,與謝安、桓沖書,言不及私,惟憂國家之事,朝野甚痛惜之。”
-
60
因公假私
- 成語拼音:
- yīn gōng jiǎ sī
- 成語解釋:
- 借公務謀取私利。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固傳》:“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
* 關于私私的成語 形容私私的成語 描述私私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