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知道的成語 (258個)
-
241
遐邇聞名
- 成語拼音:
- xiá ěr wén míng
- 成語解釋:
- 邇:近;遐:遠。形容名聲很大;遠近都知道。
- 成語出處:
- 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重學敬德,遐爾著聞。”
-
242
虛驚一場
- 成語拼音:
- xū jīng yī cháng
- 成語解釋:
- 指事后才知道是不必要的驚慌
- 成語出處:
- 王朔《癡人》:“我堅信我會被稠密的氣流托住,托不住也會在墜落過程中倏地醒來,在床上虛驚一場。”
-
243
心里有底
- 成語拼音:
- xīn lǐ yǒu dǐ
- 成語解釋:
- 心中知道底細或內情而有把握
- 成語出處:
- 徐光耀《平原烈火》:“我們一見副政委精神就來了,跟著他,就覺著心里有底,腰里也硬。”
-
244
曉以利害
- 成語拼音:
- xiǎo yǐ lì hài
- 成語解釋:
- 曉:使人知道。把事情的利害關系給人講清楚。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 薛修義傳》:“遂輕詣壘下,曉以利害。”
-
245
一國三公
- 成語拼音:
- yī guó sān gōng
- 成語解釋:
- 公:古代諸侯國君的通稱。一個國家有三個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權不統一,使人不知道聽誰的話好。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五年》:“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
246
湮沒罕聞
- 成語拼音:
- yān mò hǎn wén
- 成語解釋:
- 湮沒:埋沒。名聲被埋沒,沒人知道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陸倕《石闕銘》:“鴻規盛烈,湮沒罕聞。”
-
247
湮滅無聞
- 成語拼音:
- yān miè wú wén
- 成語解釋:
- 名聲被埋沒,沒人知道
- 成語出處:
- 《晉書·羊祜傳》:“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望遠,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
-
248
軼事遺聞
- 成語拼音:
- yì shì yí wén
- 成語解釋:
- 世人不大知道的事跡和傳說。多指不見于正式記載的。
- 成語出處:
- 劉師培《論說部與文學之關系》:“故單辭只義,軼事遺聞,咸筆之于書,以冀流傳久遠。”
-
249
逸聞趣事
- 成語拼音:
- yì wén qù shì
- 成語解釋:
-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興趣的傳聞和故事。
- 成語出處:
- 語出《四庫全書總目 地理三 武林舊事》:“此十卷本,乃從毛氏汲古閣元版傳鈔,首尾完具,其間逸聞軼事,皆可以備考稽。”
-
250
逸聞瑣事
- 成語拼音:
- yì wén suǒ shì
- 成語解釋:
-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興趣的傳聞和故事。
- 成語出處:
- 語出《四庫全書總目 地理三 武林舊事》:“此十卷本,乃從毛氏汲古閣元版傳鈔,首尾完具,其間逸聞軼事,皆可以備考稽。”
-
251
逸聞軼事
- 成語拼音:
- yì wén yì shì
- 成語解釋:
-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興趣的傳聞和故事。
- 成語出處:
- 《四庫全書總目 地理三 武林舊事》:“此十卷本,乃從毛氏汲古閣元版傳鈔,首尾完具,其間逸聞軼事,皆可以備考稽。”
-
252
御用文人
- 成語拼音:
- yù yòng wén rén
- 成語解釋:
- 御用:帝王所用。為帝王所豢養只知道歌功頌德的無聊文人。比喻投靠有勢力的集團或有勢力的人物而為之吹噓的文人
- 成語出處: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原來請他去編撰縣志的,偏又不肯歌功頌德,當一名乖乖的御用文人,得罪了有頭有臉的人家。”
-
253
朝不慮夕
- 成語拼音:
- zhāo bù lǜ xī
- 成語解釋:
-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么樣子或發生什么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 成語出處:
- 晉 李密《陳情事表》:“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
254
朝不謀夕
- 成語拼音:
- zhāo bù móu xī
- 成語解釋:
-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么樣子或發生什么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5回:“這么一把年紀,死期也要到快了,才鬧出個朝不謀夕的景況來;不餓死就好了,還望翻身么!”
-
255
裝聾賣傻
- 成語拼音:
- zhuāng lóng mài shǎ
- 成語解釋:
- 故意裝作聾子傻子。形容明明知道,假裝糊涂。
- 成語出處:
- 老舍《四世同堂》二二:“他應當鼓舞起他們的愛國心,告訴他們抵抗敵人,但是他自己怎么還在這里裝聾賣傻的教書,而不到戰場上去呢?”
-
256
紫氣東來
- 成語拼音:
- zǐ qì dōng lái
- 成語解釋:
- 傳說老子過函谷關前,關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圣人過關。果然老子騎著青牛而來。比喻吉祥的征兆。
- 成語出處:
- 漢 劉向《列仙傳》:“老子西游,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
257
昭然著聞
- 成語拼音:
- zhāo rán zhù wén
- 成語解釋:
- 昭然:明白的樣子;著聞:眾所聞知。指明明白白,大家都知道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光武帝傳》:“符瑞之應,昭然著聞。”
-
258
作賊心虛
- 成語拼音:
- zuò zéi xīn xū
- 成語解釋: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成語出處:
-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重顯禪師》:“卻顧侍者云:‘適來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師云:‘作賊人心虛。’”
* 關于知道的成語 形容知道的成語 描述知道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