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目識的成語 (4個)
-
1
目不識書
- 成語拼音:
- mù bù shí shū
- 成語解釋:
- 謂讀書很少或沒讀過書;不甚識字或不識字。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涑水記聞》第16卷:“目不識書,而能口占作詩,頗有才思。”
-
2
目不識字
- 成語拼音:
- mù bù shí zì
- 成語解釋:
- 指一個字也不認得
- 成語出處:
- 清·顧炎武《與友人論門人書》:“矧納貲之例行,而目不識字者可為郡邑博士。”
-
3
目不識丁
- 成語拼音:
- mù bù shí dīng
- 成語解釋:
- 丁:表示最簡單的字。形容連一個字也不認識。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
4
不識廬山真面目
- 成語拼音:
-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 成語解釋:
- 廬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認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質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關于目識的成語 形容目識的成語 描述目識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