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理理的成語 (146個)

    121

    慘無人

    成語拼音:
    cǎn wú rén lǐ
    成語解釋:
    猶言慘無人道。指殘酷狠毒到極點,如野獸一樣。
    成語出處: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宣告各友邦書》:“嚴弄峻制,慘無人。任法吏之妄為,絲毫不加限制,人命呼吸,懸于法官之意旨。”
    122

    調陰陽

    成語拼音:
    diào lǐ yīn yáng
    成語解釋:
    猶言調和陰陽。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文帝紀一》:“宰相在上佐天子調陰陽,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內親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職。”
    123

    家長

    成語拼音:
    jiā cháng lǐ duǎn
    成語解釋:
    指家庭日常生活瑣事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便是褚大娘子,也和她兩年有余不曾長篇大論的談過個家長短。”
    124

    肌劈

    成語拼音:
    jī pī lǐ jiě
    成語解釋:
    比喻立論精辟,析義詳實
    成語出處:
    清 錢謙益《汲古閣毛氏新刻十七史序》:“圣賢之微言大義,綱舉目張,肌劈解,權衡尺度,鑿鑿乎指定于胸中。”
    125

    紛解結

    成語拼音:
    lǐ fēn jiě jié
    成語解釋:
    :整治;解:解開。整治紛亂,解開疙瘩
    成語出處:
    朱自清《山野掇拾》:“什么糾紛,什么葛藤,到了他手里,都是一刀兩斷;正眼也不去瞧,不用說靠他紛解結了!”
    126

    成語拼音:
    lián lǐ zhī
    成語解釋:
    不同根的草木、枝干連生在一起。比喻恩愛夫妻或至死不渝的愛情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枝。”
    127

    之木

    成語拼音:
    lián lǐ zhī mù
    成語解釋:
    不同根的樹木而枝干連生在一起。古時認為是吉祥的征兆。
    成語出處:
    《晉書 元帝記》:“一角之獸,連之木。”
    128

    慢條斯

    成語拼音:
    màn tiáo sī lǐ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嘆批:“寫紅娘從張生邊來入閨中,慢條斯,如不在意如在意。”
    129

    情恕

    成語拼音:
    qíng shù lǐ qiǎn
    成語解釋:
    恕:原諒;遣:排遣。以情相恕,以排遣。指待人接物寬厚和平,遇事不加計較。
    成語出處:
    《晉書 衛玠傳》:“玠嘗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遣,故終身不見喜慍之容。”
    130

    忍心害

    成語拼音:
    rěn xīn hài lǐ
    成語解釋:
    忍:殘忍。心地殘忍,喪盡天良。
    成語出處:
    《詩·大雅·桑柔》:“維彼忍心,是顧是復。”
    131

    深情底

    成語拼音:
    shēn qíng dǐ lǐ
    成語解釋:
    事情的內里真情與根由。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7回:“內中深情底,奴才不知道,不敢妄回。”
    132

    傷天害

    成語拼音:
    shāng tiān hài lǐ
    成語解釋:
    指做事兇狠殘忍;毫無人性。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呂無病》:“堂上以我為天下之齷齪教官,勒索傷天害之錢,以吮人癰痔者耶!”
    133

    伸冤

    成語拼音:
    shēn yuān lǐ wǎng
    成語解釋:
    洗雪冤枉。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一:“大略多守著現成的案,能有幾個伸冤枉的?”
    134

    上知天文,下知地

    成語拼音:
    shàng zhī tiān wén,xià zhī dì lǐ
    成語解釋:
    知:曉得,知道。形容學問淵博,無所不至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文經武律,以立其身。”
    135

    天文地

    成語拼音:
    tiān wén dì lǐ
    成語解釋:
    泛指知識、學問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3回:“某乃是中原一秀士,能知天文地,善會陰陽,識得六甲風云,辨別三光氣色,九流三教,無所不通。”
    136

    吞言咽

    成語拼音:
    tūn yán yān lǐ
    成語解釋:
    指不敢聲張和申辯。
    成語出處:
    《南史·王藻傳》:“其人雖眾,然皆患彰遐邇,事隔天朝,故吞言咽,無敢論訴。”
    137

    不通

    成語拼音:
    wén lǐ bù tōng
    成語解釋:
    指文章在詞句和內容方面都行不通。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選舉志》:“況此等多不究義,唯攻帖書,文既不甚通,名第豈可妄與?”
    138

    服人

    成語拼音:
    yǐ lǐ fú rén
    成語解釋:
    服:說服。用道說服別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139

    怡情

    成語拼音:
    yí qíng lǐ xìng
    成語解釋:
    陶冶性情。
    成語出處:
    漢·徐幹《中論·治學》:“學也者,所以疏神達思,怡情性,圣人之上務也。”
    140

    舊業

    成語拼音:
    zhòng lǐ jiù yè
    成語解釋:
    見“重溫舊業”。
    成語出處:
    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回:“再嫁呢,還是住家?還是索性大張旗鼓的重舊業?這倒是個大問題。”
    * 關于理理的成語 形容理理的成語 描述理理的成語。
    chengrenyouxi